首页期刊导航|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半月刊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Journal Graziery veterinary scienc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蛋种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荆佳林赵国先龚建刚郝艳霜...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在蛋种鸡日粮中添加不同微生态制剂对其生产性能、蛋品质、养分表观消化率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1440只海兰白蛋种鸡(57周龄)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0只,试验Ⅱ、Ⅲ组分别饲喂添加0.1%、0.2%依润-200的基础日粮,试验Ⅳ组饲喂添加某种国产微生态制剂基础日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依润-200添加组均能降低料蛋比,其中0.1%添加组最为显著,料蛋比降低2.41%(P<0.05);0.2%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产蛋率提高1.96%(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微生态制剂的各处理组软、破蛋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种蛋合格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添加微生态制剂对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不同微生态制剂的各处理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微生态制剂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蛋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其中0.2%添加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提高最为显著(P<0.05),各试验组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变化均不大(P>0.05).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添加量为0.1%为宜.

    微生态制剂蛋种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敏感MDBK细胞克隆与鉴定

    刘国英范秀丽韩志玲闫聪...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采用有限稀释法将MDBK细胞进行克隆,并放大培养.将2种生物型(致细胞病变型和非致细胞病变型)的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混匀,接种克隆的MDBK细胞并收获毒液.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毒含量,筛选BVDV敏感细胞.试验成功获得4株单克隆细胞,其中C3株对病毒高度敏感且产毒稳定,确定为BVDV敏感细胞株.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MDBK细胞克隆间接免疫荧光

    畜牧养殖业废弃物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姚新年俞步清张在金陈宝林...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可以持久性存在于环境中,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功能广泛传播于菌群之间,携带有抗性基因的细菌最终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难以治愈的细菌性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该文主要针对畜禽养殖废弃物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污染这一问题,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对畜禽养殖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污染现状、产生和传播机制以及消除技术等进行了综述,为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抗性基因抗生素畜禽污水

    断奶仔猪腹泻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闫港侯俊丽陈志军程淑琴...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鉴定承德地区断奶仔猪腹泻病原菌并分析其耐药性,从承德地区不同养猪场采集腹泻断奶仔猪的肝脏、肛拭子、粪便等样品120份,试验采用细菌学鉴定法、K-B药敏纸片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采集的120份样品中分离得到了大肠杆菌42株、沙门菌23珠、志贺菌12株,42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新霉素等7种药物耐药率在59.5%以上,对头孢噻呋、头孢曲松、恩诺沙星等4种药物耐药率为14.3%~31.0%;23株沙门菌分离株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新霉素等8种药物的耐药率在47.8%以上,对头孢噻呋、头孢曲松、恩诺沙星3种药物的耐药率为13.1%~34.8%;12株志贺菌分离株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新霉素等7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0.0%以上,对头孢噻呋、头孢曲松、恩诺沙星等4种药物耐药率为16.7%~33.3%.研究为该地区断奶仔猪细菌性腹泻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断奶仔猪腹泻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耐药性

    江苏大丰麋鹿人工驯养试验研究

    侯立冰孙大明俞晓鹏陈晨...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是中国特有物种,野生种群在本土灭绝近200年,2018年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小麋鹿的人工驯养试验,通过合理饮食饲喂与建立条件反射、食物诱导强化训练等方式相结合,在试验场地对刚出生的小麋鹿个体开展驯养试验,总结了麋鹿驯养中饲养的日粮配比和成功驯化的技术方案,探讨了麋鹿人工驯养的关键措施和技术难点,为进一步开展人工驯养麋鹿提供技术参考和经验借鉴.

    麋鹿驯养试验研究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牦牛瘤胃臌气的方式与效果分析

    索南求仲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试验旨在研究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牦牛瘤胃臌气的方式与效果.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牦牛瘤胃臌气疾病病例10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50例病牛,公牛26例,母牛24例;对照组50例病牛,母牛27例,公牛23例.2组牛均为1~3周龄,各项资料差异不显著,可以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通过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通过中西兽医结合方式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观察组腹部膨胀消失时间为3.1±0.7;张口流涎消失时间为4.2±2.1;呼吸急促消失时间为2.2±0.5;结膜发绀消失时间为2.6±0.5;食欲下降消失时间为3.1±0.8;情绪烦躁消失时间为1.2±0.2.对照组腹部膨胀消失时间为5.8±1.2;张口流涎消失时间为8.8±3.6;呼吸急促消失时间为5.3±1.4;结膜发绀消失时间为5.6±0.6;食欲下降消失时间为6.5±0.7;情绪烦躁消失时间为4.2±2.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牦牛瘤胃臌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中西兽医结合牦牛瘤胃臌气方式与效果

    河北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ELISA检测与分析

    程淑琴胡永青孙冲闫港...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河北部分地区不同猪场、不同阶段猪圆环病毒病2型(PCV-2)的感染情况.采集血清样品248份,采用PCV抗体诊断试剂盒(PCV-2-ELISA)检测其抗体水平及其阳性率.结果显示,采集的248份血清样品中,PCV-2抗体阳性216份,阳性率为87.1%,其中断奶仔猪PCV-2抗体阳性率为93.9%,后备猪PCV-2抗体阳性率88.0%,经产母猪PCV-2抗体阳性率84.1%;1~3胎母猪PCV-2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94.1%、91.3%、90.9%;4~6胎母猪PCV-2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9%、84.2%、75.0%.该地区PCV-2感染率较高,免疫效果较差,该研究为该地区的猪PCV-2的防控提供研究基础.

    猪圆环病毒2型(PCV2)ELISA抗体检测阳性率

    葡萄藤枝叶资源及饲养试验

    杜新形李保国肖凤梅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葡萄藤枝叶作为粗饲料用于育肥羊的饲喂,逐步解决农区养畜饲料匮乏问题,第五师八十三团天丰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7年5月15日至7月14日开发废弃的葡萄藤枝叶资源,加工调制后作为粗饲料的一部分用于育肥羊全混合日粮中,对60只6月龄左右育肥羊进行60 d的饲养试验.在全混合日粮中添加40%的葡萄藤枝叶,取得了育肥羊平均日增重达300 g以上的效果,进一步说明葡萄藤枝叶能够作为部分饲料资源进行应用.

    葡萄藤枝叶杂交小尾寒羊羔羊育肥推广利用

    高产奶牛隐性酮病的检测与治疗

    姜秀鹏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选取莱阳市201头成年母牛检测,采用同种方法检测尿酮,经检测发现,42头奶牛隐性酮病发病率20.9%.从42头病牛中随机选出20头,划分为2组,每组各10头,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观察不同胎次、日产奶量、生产周期、膘情与奶牛隐性酮病的关系,得出最佳试验结果,以此为依据科学选用检测治疗方法,提高高产奶牛隐性酮病的检测和治疗效果.

    高产奶牛隐性酮病检测质料

    赤大袋鼠饲养繁殖及人工育幼

    赵芳菊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对某地赤大袋鼠母兽3年的连续观察,基本掌握了赤大袋鼠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生长发育以及繁殖所需的条件,其中9只赤大袋鼠共繁殖了15只仔兽,其中9只存活,6只死亡.在此期间,从这些赤大袋鼠中选取2只进行了育儿袋的检查,并对育儿袋的生态环境进行记录,对赤大袋鼠仔兽在育儿袋的生长发育做了定期的观察和记录,同时对掉袋的赤大袋鼠进行人工育幼,并对赤大袋鼠的育幼过程进行记录总结,该文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赤大袋鼠的人工饲养、繁殖以及人工育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赤大袋鼠的饲养繁殖及人工育幼的研究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作出一丝贡献.

    赤大袋鼠饲养繁殖人工育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