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畜牧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文杰

月刊

0366-6964

xmsyxb@263.net

010-62815987 62816996 62893836

100193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畜牧兽医学报/Journal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畜牧兽医学报》编委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全国性的畜牧兽医学术刊物。创刊于1956年7月,刊登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企业研究报告以及对生产实践具指导性、启发性的文章。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重要引文数据库及文摘性期刊收录。主要栏目包括畜牧和兽医两大学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荷斯坦奶牛肝脏组织中与泌乳时期及繁殖力相关的基因共表达网络构建

    张志飞唐雪颖闵力童雄...
    528-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运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技术(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出荷斯坦奶牛(Bos taurus)肝脏组织中与泌乳时期及繁殖力相关的基因.本研究采用GEO数据库中的GSE62159数据集,该数据集分别包含高繁殖力(分泌到配种的平均时间间隔为85.6 d,n=24)和低繁殖力(分泌到配种的平均时间间隔为113.8 d,n=24)健康荷斯坦母牛在妊娠后期、泌乳初期和泌乳中期的肝脏组织转录组数据,使用R语言中的WGCNA包对该数据集进行共表达分析.将所得到的模块与不同泌乳时期以及不同繁殖力进行关联分析,得到目标模块,再依据连接度选择出排名前30的基因作为枢纽基因(Hub基因),对Hub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使用String网站构建出模块的蛋白互作网络(PPI),并使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Hub基因与蛋白互作分析(PPI)网络核心基因的交集,最终得到肝脏中与泌乳时期及繁殖力相关的目标基因.研究共得到14个模块,其中tan、greenyellow两个模块与泌乳时期相关,black模块与繁殖力相关.对hub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后,发现肝脏中与泌乳早期相关基因功能主要包括:有物质的合成代谢途径、脂质脂蛋白的基因表达、蛋白质的合成到分泌等;与泌乳中期相关基因功能主要包括:疾病、机体的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以及急性期等;与繁殖力相关基因功能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子宫内膜癌以及癌症等.筛选到的12个肝脏中与泌乳早期相关的目标基因有RPN1、SEC61A1、SEC61B、SEC61G、SSR1、SSR3、STT3A、DAD1、DDOST、ERLEC1、HM13 和 OSTC;6 个与泌乳中期相关的目标基因有ITGAL、ITGB2、LAPTM5、PTPRC、C3AR1和CTSS;4个与繁殖力相关的目标基因有:PDS5A、ROCK1、AQR和LTN1.本研究使用WGCNA、PPI、基因功能富集等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得到荷斯坦奶牛肝脏中与泌乳时期、繁殖力相关的目标基因,并对目标基因进行了功能富集分析,为高繁殖力及高产奶牛培育方向的科研工作积累了理论资料.

    荷斯坦奶牛肝脏泌乳繁殖性能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荷斯坦牛肺干细胞分离培养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晏辰周世莹张洋高扬...
    540-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利用荷斯坦牛肺间质干细胞(LR-MSCs),通过体外试验观察LR-MSCs在不同条件下的成骨分化能力,以期为临床应用及组织工程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本项目以荷斯坦牛(健康荷斯坦牛胎牛,0日龄,1只,雄性)为对象,通过无菌方法获得肺组织,通过组织块贴壁方法获得LR-MSCs,并将其原代培养.通过绘制3代、9代、15代细胞的生长曲线,测定其增殖时间及成体能力.利用RT-PCR技术对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73、CD90、CD106、CD166、CD34和CD45)的表达进行检测.对该基因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其进行遗传转化,观察该基因的多向性.结果显示,这种方法能获得LR-MSCs,它们在体外培养时表现为长梭形和螺旋形,并呈现典型的"S"曲线.第9世代的倍增时间比15世代的短,但比3世代的长(P<0.01);第9代LR-MSCs的成株率较3代明显降低,而15代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RT-PCR技术检测到在LR-MSCs中特异表达的 CD29、CD44、CD73、CD90.前期研究发现,LR-MSCs 可特异性地表达 CD29、CD44、CD73、CD90、CD106、CD166,而CD34、CD45则不表达.对LR-MSCs进行染色体组测序,发现其为正常二倍体(2n=60,XY).通过对荷斯坦牛LR-MSCs的免疫荧光染色及RT-PCR分析,证明LR-MSCs具有向脂肪、骨、软骨等多种细胞定向分化的能力.这可能为今后的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种子细胞.

    肺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原代培养诱导分化检测多向潜在能力研究

    LPA对牦牛卵丘细胞扩张因子HAS2、PTGS2和PTX3表达的影响

    刘斌王萌潘阳阳王靖雷...
    552-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在卵丘细胞扩张中的作用为切入点,旨在探讨不同浓度LPA对牦牛卵丘细胞(yak cumulus cells,YCCs)中卵丘扩张因子(透明质酸合成酶2(hyaluronate synthase 2,HAS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 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和正五聚蛋白 3(pentraxin 3,PTX3))表达的影响.本研究以健康成年(3~4岁)雌牦牛的YCCs为研究对象,取对数生长期的YCCs,将不同浓度的LPA(空白对照、阴性对照、5、15、30和50 μmol·L-1)作用于体外培养的YCCs,分别培养12、24、36、48 h后,CCK-8 检测 YCCs 的细胞活性,采用 RT-qPCR 和 Western-blot 法检测 YCCs 中 HAS2、PTGS2 和 PTX3 mRNA 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卵丘扩张因子HAS2、PTGS2和PTX3在YCCs中的分布.试验中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结果显示,LPA孵育12、24、36和48 h,对YCCs的活性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孵育时间为24 h时,LPA对YCCs活性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相比较于对照组而言,当LPA浓度为15 μmol·L-1时,不同孵育时间中YCCs的活性提升最为显著(P<0.05).当LPA浓度为15 μmol·L-1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AS2、PTGS2和PTX3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P<0.05),且YCCs中HAS2、PTGS2和PTX3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当LPA浓度大于15μmol·L-1时,HAS2、PTGS2和PTX3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本研究表明,LPA对YCCs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当孵育时间为24 h,并且LPA浓度为15 μmol·L-1时,活性提升最为显著(P<0.05).LPA可以增强YCCs中卵丘扩张因子HAS2、PTGS2、PTX3的表达,且其作用浓度具有剂量依赖性,最佳浓度为15 μmol·L-1.研究结果为阐明LPA促进牦牛卵丘细胞扩张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提高牦牛卵母细胞的质量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成功率提供理论基础.

    牦牛溶血磷脂酸卵丘细胞卵丘扩张因子

    新西兰白兔BMP15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表达模式及其在卵巢组织的表达

    陈孟娟刘雨晴王智通温佳乐...
    562-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获得新西兰白兔BMP15基因序列及其组织表达规律,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预测BMP15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选择180日龄性成熟的健康新西兰白兔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技术扩增BMP15基因CDS区序列,利用T4连接方法将目的片段连接至线性化的Pmcherry-N1和pCMV-Myc空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编码蛋白的性质及结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与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CMV-Myc-BMP15过表达情况.接下来,使用qRT-PCR检测BMP15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方法检测BMP15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内源BMP15在新西兰白兔卵巢组织定位情况.结果表明:克隆得到新西兰白兔BMP15基因CDS区序列长1 182 bp,PCR及测序结果表明pCMV-Myc-BMP15和Pmcherry-N1-BMP15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BMP15基因编码393个氨基酸;BMP15蛋白不稳定系数为55.32,等电点大小为9.69,是一种稳定的碱性蛋白质.BMP15蛋白共有26个磷酸化位点,15个糖基化位点,存在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树表明,新西兰白兔与猪亲缘关系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BMP15蛋白主要由 螺旋(38.68%)、无规则卷曲(37.4%)、延伸链(15.52%)、β-转角(8.40%)组成,为混合型蛋白.蛋白互作关系预测发现,BMP15蛋白与FSHR、FIGLA、BMPR1B、AMHR2、NOBOX等卵巢生长发育的相关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不同组织表达分析显示,BMP15基因在卵巢组织中特异性表达;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BMP15主要存在于在细胞质中.将pCMV-Myc-BMP15转染至HEK293T细胞内,BMP15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卵巢组织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BMP15主要定位在卵巢颗粒细胞的细胞质中.本研究成功构建了BMP15的真核表达载体,对BMP15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预测分析,在HEK293T细胞内成功过表达,并得到了该基因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组织表达情况及在卵巢组织的分布情况.为后续开展BMP15基因在卵巢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西兰白兔BMP15基因克隆组织表达细胞定位

    猪卵泡液外泌体处理卵巢颗粒细胞的SNP/Indel筛选分析

    刘阳光章会斌文浩宇谢帆...
    576-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分析卵泡液外泌体对卵巢颗粒细胞基因的影响,了解卵泡液外泌体在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理,为母猪繁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6月龄、健康状态良好且体重相近的二元母猪为材料,屠宰后收集卵巢150枚,利用梯度离心法获取卵泡液外泌体与猪卵巢颗粒细胞(porcine ovarian granulosa cells,POGCs),并在体外将卵泡液外泌体与猪卵巢颗粒细胞共培养.通过RNA-seq技术对猪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 samples,GC,n=3)和与外泌体共培养的猪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exosome co-culture samples,GCE,n=3)进行测序.结果显示,在GC和GCE组中平均每个样品获得5.54×107条clean reads,Q20和Q30质量得分均在92%以上.在GC和GCE组的6个样品中共获得1 310 979个SNPs突变和104 498个InDel突变,其中纯合型SNP/Indel突变数量为170 426个,杂合型SNP/Indel突变数量为1 245 052个,突变杂合子数目明显高于纯合子且SNP的发生率较高.另外,在突变类型中,转换类型共计973 003个,颠换类型339 974个,转换的类型显著高于颠换类型.经基因注释,突变主要发生在基因3'UTR、5'UTR、内含子区域,其次为外显子和基因间隔区.另外,通过与差异基因对比后,够筛选出1 583个候选基因,经GO和KEGG功能富集发现,候选基因主要与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增殖/凋亡过程相关.此外,共发现14个与细胞周期、增殖/凋亡通路相关的关键候选基因,其中11个基因存在互作关系.本研究获得的这些SNP/Indel信息可为后续研究外泌体在母猪生殖上的调控奠定科学基础.

    卵泡液外泌体卵巢颗粒细胞SNPRNA-seq

    精氨酸及其代谢物抑制热应激诱导仔猪支持细胞凋亡的机制

    霍元楠邱美佳张姣姣杨炜蓉...
    587-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分析精氨酸及其代谢物在调节热应激诱导仔猪支持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本试验选择3周龄健康雄性仔猪25只,采集睾丸并从中分离支持细胞,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将体外培养的仔猪睾丸支持细胞在44℃条件下处理30 min作为热应激模型,质谱多重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氨基酸代谢物,添加外源精氨酸和精胺,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iNOS、BAX、FAS、ARG1,ODC和SSAT1的表达,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Arg1、Arg2和Odc mRNA水平,通过试剂盒检测精胺水平.结果显示,热应激显著降低了精氨酸(P<0.01)和瓜氨酸(P<0.05)水平,提高了腐胺(P<0.05)和鸟氨酸(P<0.01)水平,但精胺(P>0.05)水平无显著变化;热应激也显著增加了 Inos(P<0.01)、Arg1(P<0.01)、Arg2(P<0.01)和Odc(P<0.05)mRNA的表达以及NO(P<0.01)的含量并导致细胞凋亡率上升(P<0.01).添加0.05 mmol·L-1外源精氨酸提高了热应激条件下SCs的活力(P<0.05)和精氨酸(P<0.01)含量,降低了 BAX(P<0.05)和FAS(P<0.05)蛋白水平和相对凋亡率(P<0.01),同时也显著降低了 iNOS(P<0.01)蛋白水平和NO(P<0.01)含量,提高了精胺(P<0.01)含量,缓解了热应激下SCs的凋亡(P<0.01);添加外源精胺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以上结果表明,热处理通过增强Arg-NO代谢途径诱导SCs凋亡;添加外源性精氨酸和精胺可增强Arg-精胺代谢,减少NO的产生,从而抑制热应激诱导的SCs细胞凋亡.

    热应激精氨酸睾丸支持细胞细胞凋亡

    剪接因子hnRNPF对蒙古马精子生成的影响

    翁雅娟李蓓芒来薛嘉宁...
    598-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究可变剪接因子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F(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F,hnRNPF)对蒙古马精子生成的影响.本研究提取并培养3岁性成熟蒙古马睾丸支持细胞;构建hnRNPF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将载体转染至蒙古马睾丸支持细胞中;每组3个重复,分别在转染0、24、48、72 h时利用CCK-8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情况并确定最佳转染时间;提取转染后与未转染的蒙古马睾丸支持细胞RNA,设计已知与精子生成相关基因的引物进行qRT-PCR试验,检测精子生成相关基因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hnRNPF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构建成功;CCK-8检测发现,细胞经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72 h后活性最高,并且转染后细胞活性要高于未转染细胞活性,说明hnRNPF过表达会促进蒙古马睾丸支持细胞的增殖;qRT-PCR结果显示,精子生成相关基因(PKMYT1、CDC25C、YWHAZ、BUB1、BTRC、CCNE 1、CALM1、PLK1、REC8、MAPK3、ADCY7)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量差异显著,均在转染hnRNPF过表达载体细胞中含量较高.本试验结果表明,剪接因子hnRNPF可能对于蒙古马精子生成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为提高蒙古马精子数量和精液品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蒙古马hnRNPF精子生成可变剪接

    基于转录组数据挖掘外源褪黑激素影响水貂卵巢发育的分子机制

    高娅薇彭弟孙朝阳晏子越...
    607-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究外源褪黑激素(melatonin,MLT)影响水貂卵巢发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随机选取相同饲养条件下、体重相似的200只3月龄健康白色雌性水貂,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埋植1粒含MLT 18 mg·粒-1的埋植剂,对照组埋植1粒不含MLT的空粒,当水貂处于准备配种期时随机采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只水貂的卵巢,然后采用Trizol法进行总RNA提取,构建cDNA文库,并利用Illumina平台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分类和KEGG通路注释,寻找MLT调控卵巢发育的相关候选基因和代谢通路.为进一步验证测序数据的可靠性,随机选取6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PCR验证.转录组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SNPs位点均在120 000个以上,且均主要出现在基因区,两组的SNP突变类型均为转换型多于颠换型和杂合型;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发生SE事件的数量最多;本试验共获得9 631个新基因,其中有1 323个、1 317个新基因分别注释到TrEMBL和NR数据库,注释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数据.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共发现20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36个未被注释的基因),69个为上调基因,137个为下调基因;GO功能富集显示,共计7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生殖过程;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共计7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5条与繁殖相关的通路.综合GO功能分类和KEGG通路注释结果分析,共筛选得到4个与MLT影响卵巢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均为上调基因,分别是KRT19、GSTT1、ALAS1和NR4A1.本研究通过对MLT埋植和未埋植MLT的准备配种期水貂卵巢进行转录组学分析,挖掘出MLT可能通过调节KRT19、GSTT1、ALAS1、NR4A1等基因促进卵巢发育,研究结果对水貂的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水貂褪黑激素转录组卵巢发育差异表达基因

    盐酸不溶灰分测定方法影响肉鸡饲粮代谢能准确性的比较研究

    宋明强解竞静欧娟王钰明...
    619-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改进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Society,简称AOCS)测定盐酸不溶灰分(AIA)标准方法的上样量和过滤介质,以简化测定步骤、提高测定精度,并通过AOCS改进法与AOCS标准方法测定AIA,比较两种方法的重复性、可加性及准确性,为准确评价肉鸡对饲粮的代谢能(AME)提供可靠的技术.本研究分为两个试验.试验一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通过两种方法(AOCS改进法、AOCS标准方法)对6个样品(3个饲粮、3个排泄物)分3个批次测定AIA含量,比较两种测定方法的可重复性;然后,通过两种方法测定6个混合饲粮和6个混合排泄物样品AIA的实际含量,同时,根据混合饲粮和混合排泄物的组成及AIA含量得到其AIA的计算值,采用配对设计比较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差异以检验两种测定方法的可加性.试验二采用配对试验设计,比较两种方法测定AIA计算13个饲粮AME与全收粪法测定AME的差值,验证两种方法评价饲粮AME的准确性.结果表明,AOCS改进法测定3个饲粮和3个排泄物AIA的总变异系数(TCV)分别在2.13%~5.83%和1.71%~2.83%,而AOCS标准方法测定上述样品AIA的TCV分别在4.69%~15.37%和1.50%~5.79%;AOCS改进法测定6个混合饲粮和混合排泄物AIA实测值和计算值的差值分别在0.004%~0.017%和0.002%~0.029%,而AOCS标准方法测定上述样品实测值和计算值的差值分别在0.037%~0.071%和0.015%~0.072%.AOCS改进法测定AIA评价饲粮AME与全收粪法AME测值相差在0.021~0.251 MJ·kg-1 DM,而AOCS标准方法测定AIA评价饲粮AME与全收粪法AME测值相差0.025~1.799 MJ·kg-1 DM.综上所述,从测定AIA的重复性、可加性及对AME测定值的准确性上,AOCS改进法均优于AOCS标准方法.

    盐酸不溶灰分测定方法代谢能肉鸡

    饲粮中添加腐殖酸钠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肉鸡肝组织炎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王栋柳可欣何炎峻邓守翔...
    629-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腐殖酸钠(sodium humate,HNa)对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感染肉鸡肝组织炎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健康的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鸡3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CON组,基础饲粮)、模型组(ST组,基础饲粮)、低剂量HNa组(L-HNa组,基础饲粮+0.2 g·kg-1 HNa)、中剂量HNa组(M-HNa组,基础饲粮+0.4 g·kg-1 HNa)、高剂量HNa组(H-HNa组,基础饲粮+0.6 g·kg-1 HNa).在试验第22~24天,CON组肉鸡每天灌胃1 mL PBS,ST、L-HNa、M-HNa和H-HNa组肉鸡每天灌胃1 mL 3 × 109 CFU·mL-1的S.Typhimurium,试验周期24 d.结果显示:1)与ST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6 g·kg-1的HNa显著提高了肉鸡的平均日增重(P<0.05).2)与CON组相比,ST组肉鸡肝组织表现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脏指数增加,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HNa均缓解了肝组织的病理学损伤(P<0.05).3)ST组肉鸡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显著高于CON组(P<0.05);相较于ST组,L-HNa、M-HNa和H-HNa组肉鸡血清中AKP、ALT和AST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4)与CON组相比,ST组肉鸡肝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饲粮中添加HNa缓解了 S.Typhimurium感染对肉鸡肝组织抗氧化功能的损伤(P<0.05).5)与ST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HNa显著降低了肉鸡肝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8、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分化抗原68(CD68)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了IL-10、精氨酸酶-1(ARG1)和CD 163的mRNA表达(P<0.05).6)与CON组相比,S.Typhimurium感染显著提高了肉鸡肝组织核因子KB(NF-KB p65)、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天冬蛋白酶-1(Caspase-1)的蛋白表达,降低了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蛋白表达(P<0.05);饲粮中添加HNa抑制了 S.Typhimurium感染引起的肉鸡肝组织NF-κB和NLRP3信号通路的激活.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HNa可以通过降低肝组织炎症反应、提高肝抗氧化功能、抑制肝NF-κB和NLRP3信号通路的激活缓解S.Typhimurium感染引起的肉鸡肝损伤.

    腐殖酸钠鼠伤寒沙门菌肝组织炎症抗氧化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