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畜牧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文杰

月刊

0366-6964

xmsyxb@263.net

010-62815987 62816996 62893836

100193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畜牧兽医学报/Journal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畜牧兽医学报》编委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全国性的畜牧兽医学术刊物。创刊于1956年7月,刊登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企业研究报告以及对生产实践具指导性、启发性的文章。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重要引文数据库及文摘性期刊收录。主要栏目包括畜牧和兽医两大学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组方优化试验设计方法概述

    王玉珊林德贵林珈好
    565-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方优化研究是中药方剂研究的重要环节,是中兽药产业化推广的关键步骤.本文介绍了中药组方的概念、组方优化的原则、目的、意义及指导思想等,总结了近年来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数理模型的两类中药组方优化方法,进一步对其中基于现代数理模型的试验设计方法,包括正交设计、均匀设计、基线等比设计、Plackett-Burman筛选试验设计、星点设计、中心组合设计、Doehlert设计等进行比较,并分析了不同方法在试验安排、数据分析和拟合模型等方面的优缺点、在组方优化领域的适用范围和实用性,并对未来的方法设计提出展望,为中兽药复方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中药组方优化试验设计数理模型

    病原微生物荚膜多糖的生物学功能

    谢黎卿杨洋彭远义李能章...
    576-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支原体、部分真菌等菌体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同时,荚膜多糖有助于菌体抵抗干燥和低温等不利环境,并通过在菌体表面形成物理屏障阻碍宿主补体的杀伤与吞噬作用.在长期多种应激-压力环境下,病原菌已进化出多种免疫逃避机制并促进宿主感染;在非病原微生物中,荚膜多糖可正向调节宿主免疫作用,并拮抗机体免疫因子,保护宿主免受病原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本文将结合本团队的相关研究工作,对荚膜多糖的结构、合成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免疫逃避机制和致病机制,特别是荚膜多糖正向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及其应用潜力等方面作一综述,为病原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和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荚膜多糖合成调控机制免疫逃避致病机制免疫调节

    噬菌体的跨黏膜转位以及噬菌体对机体免疫影响的研究进展

    刘燕坤林焱朱伟云
    588-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与动物的微生物群落在黏膜器官分布最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噬菌体可黏附于黏膜表面从而抵抗病原菌的侵袭;同时,噬菌体还可跨黏膜转位进入机体,并随血液迁移至其他部位的组织器官,进一步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包括促炎和抗炎反应,从而对机体整体免疫产生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可通过吞噬作用或产生特异性抗体来清除这些进入体内的噬菌体.目前,关于噬菌体转位及进入机体后与免疫系统互作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噬菌体黏附于黏膜并跨黏膜转位进入循环系统以及噬菌体进入机体后对整体免疫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更广泛深入地研究提供参考.

    噬菌体噬菌体转位炎症反应吞噬作用中和抗体

    猪RXRB基因SNPs检测及其与生长育肥和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彭雅鑫刘军赵诗瑜徐在言...
    596-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研究猪RXRB基因多态性位点,并筛选与猪生长育肥和繁殖性状显著相关的SNPs,为种猪的遗传改良提供新的遗传标记位点.本研究通过采集962头健康大白猪(美系大白459头,法系大白503头)的血液DNA,利用直接测序法和PCR-RFLP技术分别检测两个品系大白猪RXRB基因SNP位点,并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利用SAS8.0软件中的混合线性模型(Mixed)对RXRB基因SNP位点与表型性状值进行关联分析.利用Haplov-iew4.2软件对RXRB基因SNP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在两个品系大白猪群中共检测到10个SNPs,其中,美系大白有5个SNPs,法系大白有5个SNPs.经X2适合性检验,该10个SNPs在大白猪群体中均处于 Hardy-Weinberg 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结果表明,rs340542491、rs330162688和 rs326226767与达100 kg体重日龄达到显著相关(P<0.05);rs340542491、rs330162688、rs336609453和 rs332169586与活体背膘厚达到显著相关(P<0.05);rs340542491、rs325538588、rs691889709和 rs323107853与初生重达到显著相关(P<0.05);在体长中,仅rs324141460的GA基因型个体显著大于GG基因型(P<0.05);rs325538588和rs80789331与眼肌面积达到显著相关(P<0.05);在乳头数中,rs340542491和rs330162688与左乳头数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rs324141460与左、右乳头数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rs336609453和rs332169586与右乳头数达到显著相关(P<0.05).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在美系大白中,rs326226767-rs325538588处于强连锁不平衡状态(D'= 0.96,r2=0.91>0.33),rs330162688-rs324141460处于完全连锁状态(D'= 1),rs324141460-rs340542491 处于完全连锁状态(D'= 1),单倍型组合关联分析结果与单个SNP关联分析结果一致,单倍型组合与达100 kg体重日龄、活体背膘厚、初生重和乳头数等性状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在法系大白中,rs691889709-rs323107853处于完美连锁状态(D'= 1,r2 = 1),单倍型组合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单倍型组合与体长和乳头数达到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以上结果提示,RXRB基因内的10个SNPs可以作为猪育种改良的分子标记,同时对深入研究该基因功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RXRB关联分析连锁不平衡单倍型生长育肥繁殖性状

    杂交组合断奶仔猪腹泻与FUT1基因遗传变异的关联分析

    方晨郭飞胡瑞举杨明华...
    610-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究杂交组合断奶仔猪腹泻与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1(FUT1)遗传变异的关联性.本试验选择35日龄的杜滇、杜藏、杜洛克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按品种分为3组,分别为113、165、87个重复.通过测序对FUT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断奶仔猪腹泻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FUT1基因存在T18C、C229T、C2418A、A306G4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和杂合度均处于中度,C229T、C2418A、A306G为错义突变,可能是影响猪腹泻的关键位点.T18C位点TT基因型的杂交组合杜滇猪和杜藏猪、C229T位点的CC基因型、C2418A位点的CA基因型和A306G的GG基因型的3种猪腹泻程度相对较严重,呈显性遗传.结果说明,品种和FUT1基因多态性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性和相关性.

    杂交组合FUT1基因遗传变异断奶仔猪腹泻抗病育种

    猪ADAR2基因全长cDNA克隆、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分析

    张跃博王立刚侯欣华刘欣...
    620-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克隆猪作用于RNA的腺苷脱氨酶2基因(ADAR2)全长cDNA序列,同时对该基因在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进行探索.利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对大白猪ADAR2基因mRNA全长序列进行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5日龄大白猪心、肝、肺、肾、脾、脑、小肠、背最长肌和背部脂肪9种组织中ADAR2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猪ADAR2基因cDNA全长6 305 bp,共包含12个外显子,编码704个氨基酸,与人、黑猩猩、猕猴、长臂猿、黄牛、山羊和绵羊的CDS区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均在84%以上.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2个双链RNA结合基序和一个脱氨酶结构域.猪ADAR2在检测的各组织中均表达,其中在肺中的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猪ADAR2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且发现其在猪体内广泛表达,为深入研究ADAR2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ADAR2表达cDNA克隆RACE

    鸡Apob基因组织表达与CRISPR/Cas9敲除系统的构建

    吉琳杨秋月方斐旻窦虹...
    630-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究Apob基因在鸡肝脂质代谢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对鸡Apob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利用RT-qPCR检测Apob基因在4周龄黄羽肉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每组设置3个重复,进行3次平行试验.根据鸡Apob蛋白关键结构域,在Apob基因外显子设计3对sgRNA,构建Cas/gRNA载体;将重组质粒转染DF-1细胞后,利用T7核酸内切酶Ⅰ(T7 endonuclease I,T7EⅠ)酶切法和TA克隆测序法筛选敲除活性位点并计算敲除效率.利用RT-qPCR检测基因敲除后亚克隆细胞中Apob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鸡Apo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23.356 ku,平均亲水性为-0.300,为稳定的蛋白质,并且该基因主要在鸡的肝、肾和小肠组织表达.敲除载体转染至DF-1细胞后,T7EⅠ酶切发现,Cas/gRNA6、Cas/gRNA7和Cas/gRNA8三个位点均可发挥敲除活性,TA克隆测序结果表明,三者的敲除效率分别为33.3%、65%和80%.同时,RT-qPCR结果显示,转染Cas9/gRNA7、Cas9/gRNA6、Cas9/gRNA8的细胞中 Apob 基因 mRNA 表达水平约分别下调99.96%(P<0.01)、85%(P<0.01)、47%(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鸡Apob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和蛋白的理化性质;成功构建了鸡Apob基因CRISPR/Cas9敲除载体,并筛选出最佳敲除位点,获得了 Apob基因敲除的亚克隆细胞,为进一步探索Apob基因在鸡肝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Apob基因CRISPR/Cas9脂质代谢

    绵羊Muscli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肌细胞糖代谢和胰岛素作用的影响

    郑腾飞辛香韩高链李孟心...
    641-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绵羊Musclin对糖代谢和胰岛素作用的影响,本试验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预测,并构建绵羊Muscli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分4组对绵羊胎儿成肌细胞进行处理:空载体组(pcDNA3.1)、Musc-lin 过表达组(pcDNA3.1-Musclin)、空载体+胰岛素组(pcDNA3.1+Insulin)、Musclin过表达+胰岛素组(pcDNA3.1-Musclin+Insulin).然后分别在分化48和72 h时收集细胞,检测Musclin对正常或添加胰岛素培养的分化状态绵羊肌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cDNA3.1-Musclin.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绵羊Musclin蛋白含有一个信号肽,并在28氨基酸位点处存在一个酶切位点.亚细胞定位在胞外,属于分泌蛋白.其二级和三级结构以c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细胞试验表明,绵羊Musclin基因过表达明显减少了正常或胰岛素处理的绵羊肌细胞糖原含量并增加了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诱导分化72 h时,过表达Musclin抑制了 Musclin过表达组和Musclin过表达+胰岛素组绵羊肌细胞中IRS1、AKT1、AKT2、GLUT1、GLUT4基因mRNA表达,并促进了 GSK3β mRNA表达;而诱导分化48 h时,只有GLUT4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综上所述,绵羊Musclin基因过表达可以影响肌细胞糖代谢并减弱胰岛素的作用,二者相互协调以维持糖代谢稳态.其作用机制涉及到上述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且与绵羊成肌细胞的分化状态有关.

    绵羊Musclin基因生物信息学真核表达糖代谢胰岛素

    西门塔尔牛与我国地方黄牛的杂种优势预测分析

    范婷婷陈燕张路培徐凌洋...
    653-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利用覆盖全基因组和与性状相关的SNPs标记分析西门塔尔牛和地方黄牛两个亲本群体的遗传结构,通过亲本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预测不同杂交组合在生长、胴体和肉质性状上的杂种优势.本研究选择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牧场的1 222头西门塔尔牛和8个地方黄牛品种190头共组成8个杂交组合,对亲本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利用牛770K SNP芯片对两个亲本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通过牛QTL数据库筛选与目的性状对应的QTLs,对全基因组SNP位点进行映射分析得到与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利用两种SNP标记构建状态同源矩阵,计算各杂交组合亲本间的遗传距离.结果,所有亲本群体聚成3类,西门塔尔牛聚成一类,北方黄牛(蒙古牛、西藏牛和柴达木牛)聚成一类,南方黄牛(昭通牛、平武牛、南丹牛、文山牛和凉山牛)聚成一类.西门塔尔牛与北方黄牛在PCA图上的距离较近,说明两者之间亲缘关系相对较近,遗传背景差异较小.在各性状中,遗传距离最大的亲本组合都是西门塔尔牛与南丹牛杂交组合.除了大理石花纹评分性状是西门塔尔牛与昭通牛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其余性状遗传距离最小的亲本组合都是西门塔尔牛与平武牛杂交组合.据此推测,各性状杂种优势较优的可能组合是西门塔尔牛与南丹牛杂交组合.

    地方黄牛SNP标记杂种优势遗传距离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的狮头鹅Indel标记分析

    王慧芳周光现孙永峰陈新企...
    662-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利用重测序技术分析狮头鹅基因Indel差异并探讨其产蛋调控通路.本研究选用产蛋量有差异的成年狮头鹅和吉林白鹅母鹅各5只,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方法,对两个品种基因组水平的插入缺失突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测序共得到350.35 Gb数据,其中Q20与Q30平均值分别为96.74%、92.19%;通过注释分析发现了 748 821.2个Indel变异位点.10只试验鹅的Indel位点在编码区(CDS)的分布趋势和数量与参考基因组相似,其中有11 737个Indel位点导致了插入或删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筛选产蛋相关通路,发现在GnRH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催产素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以及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通路中分别有15、1、1、1、18个变异基因参与狮头鹅产蛋调控.结果显示,通过Indel位点分析表明,GnRH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催产素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和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通路均与狮头鹅产蛋有关,并进一步筛选出可能的产蛋相关基因.这些数据将为我们研究狮头鹅繁殖性能提供有效基础和依据.

    狮头鹅重测序Indel信号通路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