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美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美域
新美域

王学辉

季刊

1009-7066

125421059@QQ.com

0351-4041173

030001

山西太原迎泽大街378号山西画院《新美域》

新美域/Journal NEW HORIZON
查看更多>>促进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弘扬传统文化,推出新人新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灵魂之塑——论张得蒂的雕塑艺术

    姚冬冬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得蒂的雕塑艺术主要继承以罗丹为代表的法派现实主义写实风格,并结合中国传统雕塑塑造手法,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东方艺术浪漫气质和写意风作品.笔者将张得蒂的雕塑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来进行解读:前期以普通百姓为原型的肖像创作;中期以名人肖像为主的写实主义纪念性雕塑;后期以城市雕塑建设为主的城雕艺术作品.试图探寻雕塑家张得蒂雕塑作品中的塑造技法及情感表现.

    张得蒂雕塑艺术雕塑

    解析彦涵木刻《不让敌人抢走粮食》

    陈泓安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彦涵木刻《不让敌人抢走粮食》丝丝入扣的情节、细腻精致的人物形象分析设定,紧张冲突的场景把握,还有稳中有变的构图形式,以及画面里所传达出来的一种战斗精神无一不证明这是一件值得细细品读的艺术精品.

    彦涵《不让敌人抢走粮食》延安木刻版画

    佛坐背饰拏具法相组合的历史溯源及其演变

    李文娟杨扬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拏具是藏传佛教之中的"动物"形象,主要作为佛像背饰和佛塔门饰的装饰性图案.它的出现经历了单体到组合的发展变化.拏具的题材起源于印度佛教艺术,传入汉藏地区后得到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其组合与样式展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整理大量的拏具组合遗存的图文资料,对拏具组合的溯源及演变进行梳理汇总.

    拏具演变组合

    四川绵竹年画文创在文化旅游开发中的重塑与探索

    李嵘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绵竹年画为研究对象,在深入了解年画历史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可用元素的提取并再设计,探索创新出更加融入现代生活、有绵竹年画特色的文创类产品.这有利于增强年轻一代对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也是乡村振兴和当地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

    绵竹年画文创产品文化旅游

    "喜相逢"纹样研究

    温娅萍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喜相逢"纹样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研究传统"喜相逢"纹样的论文并不多,且不说没有这方面的专著,就连提及"喜相逢"的篇章也寥寥无几.而且,很多以往的文献报道中,"喜相逢"纹样并没有被单独提及,多是作为大类纹样介绍中的很小的一个单元形式呈现.对于喜相逢的相关研究,许多学者往往从其美学特征分析,包括其形式美感和象征内涵的关注.文章试就有着悠久历史的"喜相逢"纹样研究作综述.

    传统喜相逢纹样文化

    西藏现代陶艺美学的继承与发展

    张雪梅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的制陶技术有着6000多年的历史,在藏族同胞的生活中担当着重要角色,烧煮、饮食、储藏都离不开它.藏人不仅把陶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具,还是他们生活中最为普遍和讲究的工艺品.对藏人而言,西藏的现代陶瓷艺术兼具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

    西藏现代陶艺继承与发展

    动画技术在公共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于子壹洪顺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动画与景观的概念和联系、动画技术在公共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动画技术公共景观设计应用

    机器人动漫形象的拟人化特征及原理探析——以《机动战士高达》为例

    贾然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机动战士高达》为例,分别从头部构造、躯干构造和四肢构造三个部分研究机器人动漫形象特征、原理与审美的关系.

    艺术设计人体美学机器人形象机动战士

    乡村振兴背景下动漫IP设计应用

    王潇慧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动漫IP应用的可行性和限制条件,然后从动漫形象设计和宣传推广工作两方面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

    乡村振兴动漫IP设计可行性应用策略

    景观在景观之外——浅探肖海生《不一样的风景》系列作品的城市学意义

    肖海波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的生活全方位地被城市化操控,城市里的媒介正在取消人们关注物质是否是意识的载体,虚拟已经成为人类普遍的生活方式,而肖海生虚构城市现实.虚构与现实的关系是肖海生一直关注的一条线索.他的《不一样的风景》系列作品,虚构与真实共时,在同一的时空中,两者构成了事物运动的有机核心,他试图通过社会现实问题的曲折呈现在城市废墟中找到出口.

    城市建筑虚构超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