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美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美域
新美域

王学辉

季刊

1009-7066

125421059@QQ.com

0351-4041173

030001

山西太原迎泽大街378号山西画院《新美域》

新美域/Journal NEW HORIZON
查看更多>>促进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弘扬传统文化,推出新人新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飘逸永恒:艾德莱斯绸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寇凌燕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艾德莱斯绸是我国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织造不仅体现了"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融合,还丰富了新疆地区及中亚、中东地区间的经济生产和文化交流.本文通过研究艾德莱斯绸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阐述其传统手工艺流程,探讨保护和推广艾德莱斯绸的重要性,为艾德莱斯绸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艾德莱斯绸传统非遗保护

    任伯年寓沪时期人物画创作转变探析

    石莉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任伯年是海派绘画的前期巨擘.入沪后,其人物画创作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素描中的写实技法;二是突破旧有的传统构图模式,探索新的框架,在空间布置上别具匠心;三是不断丰富作品内容,以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理解,赋予作品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任伯年人物画创作转变

    方寸之间的雅趣 ——宋代花鸟小品艺术风格探析

    戴文俊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的成熟和极盛时期.千百年来,宋代花鸟小品一直以其严谨的造型、工细的线条、典雅的色彩、精微的刻画影响着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对宋代工笔花鸟小品进行系统梳理,探析其艺术特点及成因,进而对工笔花鸟画的形式、审美和价值进行深度分析.

    宋代花鸟小品艺术风格探析

    水彩风景画的意象性研究

    赵艳娇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彩风景画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注重写生,创作者需要对周围景色、光线、色彩等内容进行主观构造,最终创作形成一幅格调清新自然、色彩明亮动人的水彩风景艺术作品.中国当代水彩风景画具有明显的意象性特征,该特征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绘画技巧创新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将进一步对水彩风景画的意象性展开探讨,旨在为本土水彩风景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水彩风景画意象性艺术

    水彩画创作中留白的艺术运用

    欧阳娉婷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水彩画实践创作过程中,留白是一项较为重要的艺术语言,其不仅仅关乎到整个水彩画作品的完整度,还可以升华创作者想要表达的艺术主题和思想见解.文章探讨水彩画创作中留白的艺术运用,旨在为大家提供借鉴参考.

    水彩画创作留白艺术运用

    达利绘画中超现实主义的语言结构

    孙梦雨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达利作为20世纪最为出色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在空间结构、场景搭建以及符号语言的搭配与运用方面成就卓著.本文主要在超现实主义绘画思潮的背景下,对达利绘画中的题材选择、矛盾运用以及语言结构进行分析与阐述,以助于从多维视角对其作品进行解析.

    达利绘画超现实主义语言结构

    "象外之境" ——论《听琴图》中的美学意涵

    国少楠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听琴图》为宋徽宗之作,绘以鼓琴活动下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场域,折射出特有的美学意涵.由于传统文化符号浸染形成的定式思维所限,人们对该画的理解易局限于由"象"层面显现的心性思维.本文认为《听琴图》所蕴含的美学观应是以老庄美学为溯源的"象外之境",笔者在文中对由"象"生"境"的具体形成动因进行分析,以还原化的视角解读画中"象外之境"的美学意涵.

    《听琴图》老庄美学

    关于意向油画及民族化的思考

    张婉宁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画在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壤中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内涵,与中国绘画上的表现形式和技法技巧相互融合,使得外来油画更具有民族特色,促进了油画民族化,也成为新时期中国油画的一个新起点.

    油画意向艺术民族化

    浅析风景油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形式

    宋荣耀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风景油画创作中,色彩的表现力不仅仅对事物的真实表现感人至深,而且真实表现以外的感情因素也同样是打动观众的真正能量.色调是风景油画作品中的主旋律,一幅好的风景画色调就像是一首朗朗上口的诗歌,像一曲优美的旋律,婉转回荡,使人记忆犹新.在风景油画创作中,只有按照艺术创作规律融入自身情感因素,让情感作为画面中的主导思想,才能把握好作品内容和色彩,更准确地把握好画面的表现方向.

    意境色调内心情感审美情趣

    高校书法基础课程教学思政融合目标梳理

    杨海燕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课程思政的角度,结合书法基础专业课程,研究二者的融合目标,厘清书法课程教学中的思政目标,为书法基础课程思政融合建设奠定基础,以期为其他课程思政融合提供参考,共同致力于研讨显性思政与隐性教育的有机融合.

    书法教学思政融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