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国防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国防医药
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西南国防医药

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王国建;牛文忠

月刊

1004-0188

xinanguofang@126.com;minfsw@sina.com

028-86679082,86598516,86598539

610021

成都市锦江区天仙桥北路12号

西南国防医药/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National Defending Forces in Southwest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鸢尾素抑制小鼠骨样MLO-Y4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李瑞石婷婷王强张永先...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探讨鸢尾素对骨保护作用的机制,应用鸢尾素干预H2O2导致的小鼠骨样细胞MLO-Y4细胞凋亡实验,观察鸢尾素在骨样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分组处理小鼠骨样细胞MLO-Y4,处理方式如下:对照组、H2O2组(600μMH2O2处理6 h)、H2O2+鸢尾素组(1、10、100、200 ng/ml)浓度梯度组分别孵育48 h.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分别检测对照组、H2O2组、H2O2+鸢尾素组骨样细胞凋亡的变化,Annexin V-FITC/PI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RT-q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细胞凋亡相关基因Tfam、Bc12、Bax和Puma的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细胞增殖明显下降(P< 0.01);与H2O2组相比,H2O2+100 ng/ml和H2O2+200 ng/ml鸢尾素处理细胞的增殖活性均升高(P< 0.05).选择鸢尾素100 ng/ml为最佳浓度,检测不同处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发现,与H2O2组相比,H2O2+鸢尾素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21.03%,P<0.01);Tfam、Bax和Puma mRNA 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 0.01),而Bcl-2 mRNA 表达量显著升高(P < 0.01).结论 鸢尾素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信号,改善H2O2造成的小鼠骨样细胞增殖活性减低,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

    鸢尾素骨样细胞凋亡线粒体凋亡信号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NK细胞与肺功能关系研究

    白东琴黄红艳王雪红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肺炎中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变化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并被确诊为RSV肺炎的患儿82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龄健康婴幼儿82例为对照组,对处于空腹状态下的两组婴幼儿采取静脉血,检测自然杀伤细胞,并对两组婴幼儿实行肺功能的检测及自然杀伤细胞与患儿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婴幼儿血清中的自然杀伤细胞CD16+为(1.03±0.37)μg/ml、CD56+为(6.46±1.56)μg/ml、CD59+为(1.96±0.64)µg/m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观察组的每分钟通气量(MV)为(1.07±0.26)L/min、潮气量(VT)为(5.57±1.13)ml/kg、吸气时间(TI)为(1.01±0.12)s、呼气时间(TE)为(1.41±0.25)s、呼吸比(TI/TE)为(0.81±0.29)%、呼气峰流速(PEF)为(48.91±10.19)ml/s 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相关性分析CD16+、CD56+、CD59+与肺功能MV、VT和PEF指标呈正相关(P< 0.05),而CD16+、CD56+、CD59+与肺功能指标TI、TE、TI/TE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 在感染合胞病毒肺炎的婴幼儿患者体内,自然杀伤细胞CD16+、CD56+和CD59+的表达呈现上升趋势,且随着CD16+、CD56+和CD59+表达的上升,婴幼儿肺功能指标也呈现上升趋势.

    小儿合胞病毒肺炎自然杀伤细胞肺功能关系

    左卡尼汀对高原环境下大鼠睾丸抗氧化损伤的研究

    常德辉孔飞燕罗国雄康印东...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研究左卡尼汀(L-carnitine,LC)对模拟高原低氧环境下雄性大鼠睾丸损伤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LC低剂量组和LC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置于模拟6500 m海拔的低压氧舱内饲养28d.LC低剂量组和LC高剂量组通过腹腔注射分别给予50 mg/(kg-d)、100 mg/(kg·d)左卡尼汀注射液.进行睾丸组织匀浆中MDA、SOD和GSH-Px水平的测定.将两侧的睾丸置于固定液中,在光镜和电镜下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LC低剂量组和LC高剂量组的MDA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SOD、GSH-Px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 0.01).模型组睾丸组织的镜下超微结构明显受损,而LC干预组仅观察到较为轻微的病理改变,约翰森(Johnsen)评分明显较高(P< 0.01).结论 左卡尼汀可以提高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雄性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并可减轻高原环境对睾丸组织的损伤程度.

    左卡尼汀高原低氧睾丸抗氧化损伤大鼠

    左旋紫草素自组装纳米粒对破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研究

    郑德志刘瑞杰王婷婷张再媛...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左旋紫草素自组装(Asp)6-PEI@SK-PLGA纳米粒在体外对破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原代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72 h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培养基不含左旋紫草素)、左旋紫草素(L-shikonin,SK)原料药组(20 μg/L)、(Asp)6-PEI@SK-PLGA纳米粒组(20 μg/L),连续给药5 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态、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破骨细胞特异基因表达.结果 成功诱导PBMCs细胞为破骨细胞,与SK原料药组相比,(Asp)6-PEI@SK-PLGA组TRAP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且面积显著减少(P < 0.05),NFATc 1、c-fos mRNA水平显著降低(P< 0.05).结论 相对于原料药组,(Asp)6-PEI@SK-PLGA纳米粒能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分化.

    左旋紫草素自组装纳米粒破骨细胞分化

    MMP抑制剂雾化吸入对大鼠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的作用研究

    何喆李娅丽郭然李辉...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吸入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对大鼠烟雾吸入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8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急性烟雾损伤组(AU组)和烟雾+MMP抑制剂治疗组(ALI+BB组).观察各组大鼠24 h存活情况,分析大鼠血浆、BALF及肺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表达量及蛋白渗出情况,评估肺组织通透性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ALI+BB组大鼠24 h存活率为60%高于ALI组的35%(P< 0.05);ALI组血浆炎性因子和BALF中蛋白含量、炎性细胞、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肺组织含水量、血管通透性、MPO、HMGB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sham组(P< 0.05);而ALI+BB组大鼠血浆炎性因子以及BALF中蛋白含量、炎性细胞、炎性因子水平、MPO、HMGB1蛋白表达以及肺组织含水量、血管通透性、均低于ALI组(P<0.05);与sham组相比,ALI组大鼠肺组织可见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内出血及大量水肿液,肺空泡腔面积显著减少;MMP抑制剂治疗则显著改善上述情况.结论 MMP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烟雾吸入肺损伤大鼠的存活率,减轻大鼠肺部及全身炎症反应.

    急性烟雾肺损伤基质金属蛋白酶中性粒细胞炎症

    特战队员心理应激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黄燕琳刘钰瑞雷静陶然...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特战队员心理应激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心理应激自评量表(PSET)、中文版压力感知量表(CPSS)和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AERTQ)为研究工具,对武警部队不同地域的7个建制单位321名特战队员施测,并应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特战队员的心理应激得分为(14.169±3.846)分,低于军人常模,其中标准T分≥70的13人,占总人数4.3%.其心理应激发生频次较多的条目依次为4、1、9、2;(2)心理应激高、低分组压力感知和情绪调节方式中认知重视、情感求助和自我安慰3个维度得分均有显著差异;(3)特战队员心理应激水平与压力感知和认知重视呈显著正相关,与情感求助和自我安慰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压力感知和认知重视可正向预测心理应激,自我安慰可负向预测心理应激.结论 特战队员整体心理应激水平较低.压力感知与情绪调节方式是影响特战队员心理应激的重要因素,干预压力感知和情绪调节方式能有效降低队员的心理应激水平.

    特战队员心理应激情绪调节方式压力感知

    外周血胆汁酸水平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研究

    王洁曹亚萍刘娟祁莹...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现阶段外周血胆汁酸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外周血总胆汁酸等血清学指标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 这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病例组为1574例结直肠癌患者,对照组为159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两组血清学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对于CRC的患病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 病例组血清总胆汁酸、碱性磷酸酶、葡萄糖、CEA、CA153、CA125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57岁、城市居民、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降压药、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血清总胆汁酸、CEA、CA199、CA125是结直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胆囊切除、他汀类药物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呈负相关.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患者生存期无关.结论 胆汁酸与结直肠癌发病相关,其是结直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深入机制仍待进一步探讨.

    血清胆汁酸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

    全身骨显像在疲劳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孙志勇陈静黄叶周后蓉...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与MRI影像进行比较来评估全身骨显像在疲劳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医院就诊并最终确诊的疲劳性骨折的患者30例(男性2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0.73±3.841)岁,比较其使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所行全身骨显像(静脉注射99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及同期(1w内)磁共振影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比较.结果 受检的疲劳性骨折患者中,全身骨显像检出病灶数为(3.13±2.193)处/例,MRI为(1.87±1.332)处/例(P<0.01),全身骨显像共检出94处部位,而MRI检出56处部位.结论 在疲劳性骨折的诊断中,全身骨显像对于病灶的检出率高于MRI,有利于该病的诊断中对多个部位的寻找,而MRI可作为细节观察的有利补充.

    全身骨显像全身显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疲劳性骨折

    Hippo-YAP1/TAZ信号通路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孙菱琦孙红斌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Hippo-YAP/TAZ信号通路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在89例神经胶质瘤组织中,观察YAP和TAZ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s x2检验和Spearman统计学方法,研究YAP和TAZ蛋白水平与胶质瘤病理组织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YAP和TAZ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89例胶质瘤组织中,YAP1和TAZ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50.6%和44.9%.结果显示,两种蛋白的高表达分别与胶质瘤的高病理组织分级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307和0.392,P<0.001);两种蛋白之间的表达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990,P<0.001).结论 Hippo-YAP1/TAZ信号通路与神经胶质瘤肿瘤病理组织分级密切相关,YAP1和TAZ蛋白相互促进并参与胶质瘤的恶性进程.

    Hippo信号通路YAP1TAZ胶质瘤临床意义

    运动疗法对盘源性腰痛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黄莉李越廖涛邓尚...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运动疗法对盘源性腰痛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9月医院收治盘源性腰痛患者116例,按住院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施以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疼痛(VAS)评分和JOA评分变化以及治疗1个月后的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运动疗法能更有效改善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其腰椎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运动疗法盘源性腰痛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