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刘惠民

双月

2095-1914

swfubjb@vip.163.com

0871-63862787

650233

云南昆明白龙寺300号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系由西南林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出版,公开发行,面向全国组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宗旨,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秉承“树木树人、至真至善”的校训,弘扬“乐山乐水、无怨无悔”的精神,开展学术交流,传播科研成果,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为美丽中国和森林云南建设搭建宣传及交流平台。主要刊登生态哲学、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环境、生态法制等与生态相关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苏淮安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植物区系及群丛特征研究

    王艳梅王丹丹嵇英杨龙飞...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于2022年夏季和2023年春季对江苏淮安白马湖湿地公园中的维管植物进行了系统调查。基于调查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划分群丛类型后进行多样性计算。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记录69科161属232种野生维管植物,8个优势科所含物种数占总物种数的50。86%,单物种记录的属所含物种数之和占总物种数的一半。在这232种维管植物中,草本、典型木本和木质藤本植物的物种数依次为201、28种和3种,中生、水生及湿生植物分别有176、28种和28种。在科级区系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广布科占绝对优势(58。21%);在属级区系分布区类型中,温带分布属占优势(39。00%),热带分布属次之(33。96%);在种级区系分布区类型中,温带分布种则占绝对优势(54。35%)。春季,有16种主要植物群丛,其中,野老鹳草群丛的物种数最多,而救荒野豌豆群丛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值较大,菰+狐尾藻群丛分布最广;夏季,有12种主要植物群丛,其中,喜旱莲子草+稗群丛的物种数最多,紫萍+浮萍群丛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值较大,水烛+芦苇群丛分布最广。江苏淮安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维管植物物种较丰富,但水生及湿生植物物种占比较少,外来入侵种较多;公园内草本植物群丛类型季节变化明显。

    维管植物植物区系植物群丛湿地公园淮安白马湖

    大兴安岭次生林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梁晶文翟凯涛李静王子瑞...
    98-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兴安岭根河林区和黑龙江漠河林区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30块样地对其群落结构、土壤状况、林分空间结构、抵抗力指标、水源涵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选择平均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全氮等16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森林健康评价综合指数评价大兴安岭次生林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并结合地面样地调查数据,将研究区森林健康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结果表明:该研究区13。33%的样地处于亚健康状态,26块健康等级的样地总体占比86。67%,无不健康、中健康和优质森林。从林型角度分析,阔叶次生林森林健康状况较好,继续维持,以促进其向"优质"状态转变;针阔混交林森林健康状态偏低,适当植树造林、疏伐、修剪、施肥,还需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在不同龄组中,健康状态最高的是幼龄林,亚健康状态最高的是成熟林。其中幼龄林健康占比91。18%,亚健康占比8。82%;中龄林健康占比87。30%,亚健康占比12。70%;近熟林健康占比74。96%,亚健康占比25。04%;成熟林健康占比33。33%,亚健康占比66。67%;过熟林健康占比66。67%,亚健康占比33。33%。总之,大兴安岭根河林区和黑龙江漠河林区的次生林森林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大部分处于健康状态,而部分次生林需要采取一定的经营手段来提高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层次分析法大兴安岭

    农林基质生物炭联合香根草对铜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

    张晓凤马珮瑶邓志华刘艳琴...
    10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盆栽试验,分析添加稻壳生物炭(DBC)、椰壳生物炭(YBC)和玉米秸秆生物炭(JBC)对土壤基本性质、土壤Cu、Cd和Pb的形态分布及香根草各部位Cu、Cd和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生物炭及生物炭联合香根草处理均提高了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单施生物炭及生物炭联合香根草处理后,土壤中Cu、Cd和Pb总量降低;培养3个时间段内,土壤中可利用态Cu和Pb占比降低,残渣态Cu和Pb占比增加,残渣态Cd占比先减少后增加;添加生物炭显著降低了香根草根部重金属Cu、Pb、Cd的累积。生物炭有利于香根草将Cu、Cd、Pb稳定在根部,降低土壤中Cu、Cd、Pb的有效态,可应用于Cu、Cd、Pb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

    生物炭香根草重金属污染形态分布

    寻甸不同生境类型的蝴蝶多样性时空动态分析

    何凯李斌强杨晓军白清瑞...
    11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蝴蝶作为环境监测指示物种在云南寻甸县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情况,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利用样线法对寻甸县7种生境的蝴蝶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7种生境中,共记录蝴蝶物种74种,隶属于9科49属。其中酢浆灰蝶和欧洲粉蝶个体数量最多;河谷的蝴蝶物种丰富度最高,草原的个体数量最多;不同生境类型间的蝴蝶物种数和香农威纳指数存在差异。生境类型间的蝴蝶物种组成以周转过程主导,其中天然林和农田生境的周转值最大,村庄和草原生境的嵌套值最大。寻甸县蝴蝶多样性存在明显的月份变化,7月物种数最多,5月最少。因此,寻甸县的蝴蝶生物多样性保护应以全生境保护为宜,以兼顾不同的蝴蝶类群,其中蝴蝶物种数最高的河谷生境应优先保护;同时,在蝴蝶多样性最高的月份,应给予重点监测。

    Beta多样性周转组分嵌套组分寻甸

    鄱阳湖越冬中期水鸟群落多样性研究

    刘鹏冯莹莹章密韩卫杰...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鄱阳湖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重要的水鸟越冬地,长江中下游及东亚地区最大和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和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采用定点直接计数法对鄱阳湖越冬中期水鸟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鄱阳湖越冬中期水鸟有7目12科63种,以雁形目和鸻形目的鸟种占绝对优势(69。84%),优势种有豆雁(29。22%)、白额雁(17。96%)和鸿雁(14。54%),雁鸭类数量占总数量的75。62%;在区系组成和居留型上,古北界物种和冬候鸟是鄱阳湖越冬中期主要分布的鸟种,分别占调查种数的76。19%、60。32%,调查还发现有部分夏候鸟在鄱阳湖越冬。调查的水鸟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列入中日候鸟协定、中澳候鸟协定的鸟类分别44种、15种。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近危等级以上有14种。通过与长江中下游几个重要的越冬湿地水鸟群落相似度比较,发现本次调查的越冬水鸟与东洞庭湖相似度最高(相同种44种),为0。8000。

    鄱阳湖越冬中期水鸟群落多样性

    云南不同生态区云南松林地上生物量光学遥感饱和特征研究

    卢腾飞李元杰施凯泽秦燕...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计算云南松林地上生物量密度,借助地统计学中的半变异函数,对生物量原始波段光谱饱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CY生态区外,各生态区云南松林生物量均与OLI的b6原始波段均有最强的负相关性。各生态区的b6波段反射率均随着生物量的增大而减小,最终趋于饱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各生态区的生物量饱和值分别为 NW 的 205。863 t/hm2、NE 的 118。675 t/hm2、CY 的 223。375 t/hm2、SC 的 190。385 t/hm2、SW的210。750 t/hm2、SY的167。354 t/hm2,较高的饱和值出现在滇中、滇西地区,而较低的饱和点分布于滇东北和滇南地区,这与云南松林的适生区有较强的相关性。本研究可为采用光学遥感数据估测生物量的饱和现象研究提供参考,为生物量的精准反演提供技术支撑。

    云南松地上生物量生物量饱和Landsat8OLI生态区

    基于无人机与Sentinel-2数据的滇西北高山松LAI估测研究

    周文武钱常明舒清态邱霜...
    14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香格里拉市典型高山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应用无人机获取低空航拍的多光谱影像,使用冠层间隙率模型计算LAI,联合Sentinel-2影像提取的植被指数,基于随机森林和贝叶斯优化算法改进后的随机森林模型(BO-RF)研究建立高山松叶面积指数估测模型,运用留一交叉验证方法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预测精度(P)和平均绝对误差(MRE)评价估测模型拟合精度,使用BO-RF模型进行区域尺度LAI遥感反演。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影像,使用冠层间隙率模型计算的LAI均值为4。24,标准差为0。96。贝叶斯优化算法能有效提高机器学习模型估测精度,BO-RF 模型的 R2=0。82、RMSE=0。41、P=90。03%、MRE=8。78%,较未优化前,R2 提高了 20。59%、RMSE减小了 24。07%、P提升了 2。87%、MRE降低了 1。78%。使用BO-RF模型估测研究区LAI和空间制图,均值为4。25,主要分布在[4,6]区间,占比63。15%,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关系数达0。75,R2=0。58。LAI总体分布趋势为中间高、四周低,中部和北部区域是LAI高值主要分布区,低值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研究结果可为使用机载超高分辨率光学数据耦合星载中分辨率卫星数据快速精准遥感估测大空间尺度的森林叶面积指数提供参考。

    贝叶斯优化算法机器学习无人机哨兵2号叶面积指数

    思茅松森林碳储量动态预测研究

    顾纯僖欧光龙刘畅徐健楠...
    150-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次云南森林调查的81块思茅松永久样地数据结合遥感,经过自变量筛选相关性显著的遥感因子作为思茅松林碳储量反演建模备选变量,采用K-NN、RF、PLSR3种模型优选出思茅松天然林碳储量遥感估算最佳模型,并用碳储量估算值拟建立多种预测模型对2030年思茅松天然林碳储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决定系数(R2)最高为0。83,均方根误差最小为5。55,预估精度最高为83。2%,AICc值最小为162,具有最优的拟合效果,可用于思茅松天然林碳储量的估算。随海拔升高,思茅松天然林碳储量呈"单峰"变化,碳储量主要集中分布于海拔1500-2000 m区域。幂函数模型和多项式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多项式回归模型精度优于幂函数模型,其R2和RMSE分别为0。960和0。054。思茅松森林碳储量预测结果显示2030年思茅松森林碳储量将达到2961。204 t,较2000年实现增汇42。095 t/hm2。本研究为更好地把握森林碳汇的变化规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思茅松碳储量森林固碳随机森林多项式回归模型

    大豆油基硫醚多元醇/乙基纤维素超分子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闫如玉聂圆李梅林明涛...
    158-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乙基纤维素(EC)成膜的质脆性,以天然大豆油及其衍生物环氧脂肪酸甲酯、环氧大豆油为原料制备了 3种硫醚多元醇(EATP、ESTP、EHTP),分别将其以30∶70的经验质量比与EC进行复合制备了 3种增韧改性EC基复合膜,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动态机械热分析等表征其性能。结果表明:3种大豆油基硫醚多元醇与EC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复合膜断裂面孔洞数量相对较少,亲水性和柔韧性显著增强,玻璃化转变温度显著降低。与EC膜相比,EATP和EHTP改性复合膜的热稳定性略有下降,ESTP改性复合膜的热稳定性优于EC膜。

    大豆油乙基纤维素增韧改性超分子结构复合膜

    基于ICEEMDAN-Laplace的足尺定向刨花板振动信号模态分析

    窦佳明周卢婧刘电霆张厚江...
    168-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无损、便捷检测足尺定向刨花板的动态剪切模量、弹性模量,在振动条件下通过改进型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和Laplace小波相关滤波法相结合来实现振动信号模态识别。采集足尺定向刨花板振动信号,通过ICEEMDAN分解得到若干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将正交性指标和相关系数用作判据指标,并融合二次模态分解,筛选出含有足尺定向刨花板模态信息的IMF分量,再通过Laplace小波相关滤波提取足尺定向刨花板的固有频率,将检测结果与静态实验和仿真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频率实验与仿真结果误差较小,在0。8%范围内;长度、宽度方向弹性模量动态检测结果与静态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282、0。74848,证明两者存在显著线性关系;面内剪切模量动、静态检测结果之间呈显著线性关系,相关性达到0。733 85。

    足尺定向刨花板ICEEMDAN分解Laplace小波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无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