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刘惠民

双月

2095-1914

swfubjb@vip.163.com

0871-63862787

650233

云南昆明白龙寺300号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系由西南林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出版,公开发行,面向全国组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宗旨,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秉承“树木树人、至真至善”的校训,弘扬“乐山乐水、无怨无悔”的精神,开展学术交流,传播科研成果,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为美丽中国和森林云南建设搭建宣传及交流平台。主要刊登生态哲学、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环境、生态法制等与生态相关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干旱胁迫对紫叶紫薇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王湘莹魏溧姣王晓明唐丽...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干旱胁迫对紫叶紫薇容器苗的生长及生理影响,以紫叶紫薇优良新品种'丹红紫叶'2年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设计了5个干旱胁迫强度处理,测定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对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紫叶紫薇容器苗的生长及生理的影响显著。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增加,紫叶紫薇容器苗叶片相对含水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总体上呈现降低趋势,重度干旱时这些指标分别比正常供水显著下降了 21。45%、40。45%、31。92%、3。30%、81。25%、89。29%、87。17%,极重度干旱时达到最低值。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强而一直上升,重度干旱时分别比正常供水显著增加了 122。92%、74。98%、288。34%,极重度干旱时达到最大值。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加重,过氧化氢酶活性、叶绿素相对含量、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中度干旱时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大,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则是轻度干旱最高,极重度干旱时最低。胞间CO2浓度随着干旱胁迫加强而先降后升,正常供水的胞间CO2浓度最高,中度干旱最低。紫叶紫薇容器苗具有抵御中度干旱的能力,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至30%~35%时应及时给苗木浇水灌溉。

    紫叶紫薇干旱胁迫容器苗生长生理

    吸附类2种藤本植物对攀附面和干旱胁迫的生长响应

    王桢珍范体凤翁殊斐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木质藤本山蒟与草质藤本合果芋盆栽苗为试验材料,设置无支持物和3种不同攀附面供其攀援,分析正常浇水和干旱胁迫下不同攀附面上植株攀援生长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探究干旱胁迫和不同攀附面对吸附类藤本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适应策略。结果表明:在地上部形态方面,干旱胁迫抑制了 2种藤本植物的气生根生长,在干旱无支持物处理中表现出最小的气根长度和数量;与无支持物相比,山蒟在砖墙面表现出显著高的主茎长;合果芋的气根长在木板面显著高于其他攀附面。在根系方面,2种植物均在正常浇水水泥面处理中有着较高的根长和根尖数;在无支持物处理中,山蒟的根系形态指标均最小。在生物量方面,2种植物的地上部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在干旱胁迫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根冠比有所提高,合果芋在正常浇水砖墙面处理中有着显著高的茎和叶柄生物量;2种藤本植物在各攀附面处理中获得了更高的地上部生物量,而在无支持物时,转而增加对地下根系投资来促进生长,其中山蒟在水泥面的总生物量是无支持物时的2倍。

    藤本植物攀援生长干旱胁迫吸附类垂直绿化

    外源IAA与ZT喷施对截干后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周驰宇张玉薇蔡年辉许玉兰...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不同的外源激素对云南松苗木平茬萌蘖生长的影响,以2年生云南松为研究对象,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IAA和ZT。结果表明:适宜截干后云南松苗高生长的最佳激素配比为IAA 300mg/L、ZT0mg/L,且在一定范围内IAA对苗高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苗高累计生长量随时间的变化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趋势,苗高生长的速生点和速生期伴随着IAA浓度的增加而延后。适宜截干后云南松苗木地径生长的最佳激素配比为IAA 0 mg/L、ZT 100 mg/L,且在一定范围内ZT对云南松苗木地径的生长有着促进作用,地径累计生长量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趋势。喷施IAA 300 mg/L、ZT 100 mg/L激素时,平茬后云南松苗木单株萌条数量最多,但均无显著差异。在IAA与ZT组合喷施作用下云南松苗木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ZT对云南松苗木地径的生长有着促进作用,并且ZT更利于苗木萌条数量的增加,喷施ZT在云南松萌条生长发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优于喷施IAA,即找到合适的激素及浓度可使云南松苗木萌蘖能力发挥最大。

    云南松外源激素截干生长萌条

    苦竹向茶园扩张后不同年龄立竹叶片的功能性状变化特征研究

    汪忠华陈双林胡瑞财郭子武...
    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苦竹茶园扩张后叶片形态性状及养分变化规律,揭示其环境适应策略及觅养特征,以连续成片的苦竹-茶园扩张林分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样地,分别为苦竹中心区(BF)、苦竹界面区(BA)、混交林界面区(MA)和混交林中心区(TB),分析1年生和2年生立竹的叶功能性状在扩展方向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沿苦竹向茶园扩张方向,1年生立竹叶形态性状呈逐渐增大趋势,在TB样地表现最高,但2年生立竹叶片形态性状随苦竹向茶园扩张呈"V"型变化,各指标在BA样地表现最低;1年生立竹叶比表面积及叶面积波动不对称性值在BA样地显著降低,但2年生立竹该指标在各样地间差异不显著。1年生立竹叶片CNP含量在BA样地显著高于其他样地,而2年生立竹叶片CN含量表现相反。不同年龄立竹叶片C∶N、C∶P、N∶P沿苦竹向茶园扩张方向均呈"V"型变化,在BA样地显著降低。随扩张进行,1年生立竹叶宽、叶面积、叶厚、叶干质量和比叶面积指标逐渐高于2年生立竹,在TB样地差异明显;各样地间1年生立竹CNP含量均高于2年生立竹,但C∶N、C∶P、N∶P表现相反,各指标在BA样地呈明显的年龄差异。总体而言,苦竹立竹叶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关系沿扩展方向发生了适应性调整,在资源竞争激烈的竹茶界面区域具有显著的年龄效应。

    茶园竹林叶片功能性状化学计量特征养分

    光环境差异对杉木幼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及根系种间竞争的影响

    林芳馨胥清利曲晓宇黄樱...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光环境变化与林下植被多样性、根系竞争的相关关系,以5年生不同造林密度(833、2500、6667株/hm2)杉木幼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林内光环境、林下植被多样性变化和根系竞争关系,探究造林密度引起的光环境差异对林下植被组成及根系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增大显著影响林内光环境,833、2500、6667株/hm2密度冠下总辐射分别为77。82、31。94、14。03 μmol/(m2。s),林下总照度分别为5893。13、1130。7、761。5 Lx。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规律;灌木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下降。随密度的增大,杉木细根生物量与杉木根系竞争指数均逐渐增加,而林下植被生物量及其根系竞争指数逐渐下降。光环境相关指标与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草本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杉木根系竞争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林下植被根系竞争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造林密度变化显著影响林内光环境,光环境相关指标随着造林密度增加而降低,造成杉木幼林林下植被生物量降低并影响林下植被多样性变化,并增强了杉木的根系竞争能力。综合杉木的生长状况,2500株/hm2为杉木适宜的造林密度更适合构建优质杉木人工林。

    杉木造林密度林下光环境细根竞争植被

    福州琅岐岛不同林下外来植物入侵对比研究

    王春晓钟址非钱志军陈颖...
    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来植物入侵严重威胁海岛生物和生态安全。为探究琅岐岛台湾相思、朴树、柠檬桉林下草本层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状况及其与本地植物的种间关系,采用α多样性、生态位、种间联结、入侵性分析比较了不同林下外来入侵植物的多样性、生态位特征、外来入侵植物与本土植物的种间关系及入侵程度。结果表明:3种林下共调查到10种外来入侵草本植物,隶属于5科8属,其中三叶鬼针草的生态位宽度和重要值最大,在3种林下入侵广泛;柠檬桉林的外来入侵草本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朴树林,3种林下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均无显著差异;3种林下多数外来入侵草本植物与本地优势植物生态位重叠程度和种间联结性均较低,种间竞争较弱;朴树和柠檬桉林草本群落的入侵强度系数和群落可入侵系数显著高于台湾相思林;3种林下多数外来入侵种与本地优势植物的竞争尚不激烈,但三叶鬼针草的入侵优势大,需要加强防控,同时保护群落灌草结构及物种多样性有助于提升群落对外来入侵种的抵抗力。

    外来植物种间联结环境因素群落琅岐岛

    紫茎泽兰入侵对高黎贡山百花岭人工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蒋华聂江洪陈鹏杨涛铭...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紫茎泽兰入侵对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高黎贡山保山段百花岭周边3个受紫茎泽兰入侵人工林样地中的草本和灌木植物种类和数量,分析了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3个样地共采得植物93种,隶属26目38科83属;紫茎泽兰入侵造成样地植物群落物种数和出现频度下降明显,入侵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下降极显著;随着月份增加,入侵地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变化,物种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于10月上升显著;入侵地群落结构变化明显,荨麻、青蒿、荩草、马唐草表现出较好的物种多度和竞争作用。研究得到了紫茎泽兰入侵状况下高黎贡山白花岭人工林草灌植物名录,可为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评估提供植物多样性数据基础,为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紫茎泽兰生态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高黎贡山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群落物种多样性

    滇中高原湖泊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研究

    王舒刘凤莲
    6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滇中高原湖泊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 2000-2020年的景观要素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0年,耕地和林地始终是滇中高原湖泊流域的基质景观,面积最小的景观始终为未利用地。研究期内,滇中高原湖泊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有所改善,低风险区面积增加,中高风险区面积减少。2000-2020年,除分维度指数外,研究区内未利用地的各景观格局指数均为最高。总体上看,草地破碎度和损失度较高并呈上升趋势,建设用地的分离度和干扰度较高并呈下降趋势,水域的分维度与其余景观类型的分维度差距较大。由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知,近20a来,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正相关且空间聚集性在上升;由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知,研究期内,"高-高"聚类主要分布在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和盘龙区的交界处和呈贡区与澄江市的交界处,"低-低"聚类区域主要分布在湖泊及其周围和植被生长茂密的地区。本研究可为滇中高原湖泊流域的生态整治起积极作用,也可为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景观生态风险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空间自相关高原湖泊

    云南生态环境质量演变过程及驱动力分析

    范金明张超钱慧朱夏力...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GEE平台的MODIS遥感影像,计算并分析了 2000-2020年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过程;利用GWR模型,分析了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并对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空间上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2010年为典型年份,受极端干旱影响,生态环境质量下降。200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全局莫兰特指数均高于0。7,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异质性较大,表现在高寒山区和石漠化地区,其中滇西北地区表现为高值聚类,滇东石漠化地区表现为低值聚类。生态环境质量与降水呈正相关,与人类活动呈负相关,与气温、海拔、GDP、城镇化既有正相关,亦有负相关。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复杂性,应重视滇西北高寒地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滇东地区的石漠化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环境质量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演变过程驱动力云南

    内蒙古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赵琦秦富仓张恒董晓宇...
    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土壤侵蚀数据,对2001-2020年的土壤侵蚀变化状况进行了研究,结合来自自然、社会经济和地理区位的多源数据,运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所选的10个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并对不同年份土壤侵蚀预测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内蒙古黄土高原从2001-2020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从1221。96 t/(km2·a)变为155。97 t/(km2·a),主要以微度和轻度侵蚀占比最大,20 a间微度侵蚀面积有所增加,轻度、中度和强烈侵蚀有所减少。根据模型结果显示,在内蒙古黄土高原地区影响土壤侵蚀发生显著的因素有5个,其中坡度是最显著影响土壤侵蚀发生的因素,其他显著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为距居民点最近距离>距道路最近距离>NDVI>年均降水量;模型的R2=0。89,说明拟合结果较好,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内蒙古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侵蚀量预测。通过绘制土壤侵蚀发生风险图,发现土壤侵蚀发生概率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黄土高原北部、东北部的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以及西部的阿拉善左旗,这些地区受人类开发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比较明显。

    土壤侵蚀时空分布随机森林内蒙古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