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赵心愚(兼)

月刊

1004-3926

028-85522071;85522577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4段16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注重民族问题和民族学方面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人口高质量发展:内涵解析、困境辨识与优化路径

    田天亮
    186-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驱动力.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前瞻引领性、整体协同性、创新驱动性、人民主体性等鲜明特征,它以"人口工作"为根基,追求"高质量"标准,以"发展"为目标,力求培育素质高、数量足、结构优、分布均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当前,人口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多重困境日益明显,亟须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与优化路径.为了更好地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系统观念为导向,加强人口工作的顶层设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调整和优化人口工作方针;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人口工作的根本价值立场;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支撑,全面夯实人口工作的物质基础.

    人口高质量发展人口工作中国式现代化系统观念

    教育、科技和人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支撑

    马佰莲赵龙
    196-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视阈下强调教育、科技和人才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客观规律性和鲜明的主观能动性,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战略布局.以教育、科技和人才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党中央立足国情、创造性地运用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在这一战略布局中,构成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体和以教育、科技与人才为侧翼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系统,其中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融通教育、科技和人才的主线,而教育、科技和人才则共同构成侧翼动力系统且分别处于基础、先导和核心位置.为促进教育、科技和人才共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正确的发展方向;坚持系统原则,尊重客观规律,加快建构教育、科技和人才合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三位一体布局;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正视、善于发现和勤于解决制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问题;坚持精神引领,充分激扬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胸怀天下,主动探寻人类现代化的历史规律和光明坦荡的发展路向.

    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科技人才协调发展

    儿童抚育、乡土中国、全球社会:费孝通教育人类学思想的三重视界及展开分析

    陈学金
    204-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分析费孝通教育人类学思想对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费孝通的教育人类学思想可以归结为三个根本问题:一是家庭如何教养儿童;二是学校教育如何服务乡土中国建设;三是教育如何参与构建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儿童抚育、乡土中国、全球社会是费孝通思考教育问题的三重视野.费孝通的教育人类学思想表征了20世纪中国"三级两跳"背景下的教育结构转型与文化特征.费孝通对家庭结构和儿童养育模式、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和世代伦理、农村教育困局和发展路径、跨文化交流教育等问题的分析为当代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比较参照.费孝通教育人类学思想的突出特征在于始终从社会文化互动的整体视野审视教育问题,分析教育与社会文化结构的关联,倾听并反映当地人的需求,遵循一种自下而上、内外互动的分析逻辑.这种人类学分析路径亦值得教育研究界参考借鉴.

    费孝通儿童养育农村教育跨文化交流教育人类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薛小平刘松涛
    213-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已有基础上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引发了学界广泛的研究.学界历经零星分散、系统专门、集成创新的研究阶段,从不同层面研究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条件与出场逻辑、科学内涵与主要特征、历史演进与基本经验、现实境况与推进路径、重大意义与文明价值,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问题,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体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但也存在一定不足.后续研究应致力于丰富研究对象类别、拓展研究视野及思路、推动跨学科交叉研究、注重运用实证经验研究方法、深化大众传播研究,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高质量发展.

    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电子竞技研究的进展与未来展望——基于Nvivo12的文本分析法

    黄菁
    221-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电子竞技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审视,以期提升中国电竞的国际化进程.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采用文本分析法,对2004-2023年间在CSSCI发表的电子竞技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中国电子竞技内容的研究概况和学术研究不足.研究发现,中国电子竞技研究内容包含理论研究、国外借鉴、发展困境以及优化路径四个方面;不足之处体现在缺乏长期性、跨学科以及多维度研究.未来中国电子竞技研究可建立学术与产业的联合研究机构、跨学科研究团队、数据共享平台,以此推动电竞文化宣传、增强电竞研究活力、提升电竞研究质量.

    中国电子竞技文本分析法文献综述Nvivo12

    中国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的价值功能、限度审视及调适路径——基于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图书馆的实证分析

    贾文龙
    231-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图书馆是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重要的"主战场",对于促进红色文化资源高质量传播与发展具有较强的"先天"优势.文章构建了"资源定制""内容运营""传播推广""空间建设"四维分析框架,同时综合运用质性研究法、虚拟民族志、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等实证方法对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的价值功能、限度审视及调适路径展开系统"深描".研究发现: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具有"教学科研""思政教育""宣传推广""实践体验"等方面的价值功能.但对中国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现状予以"刻画",进一步发现中国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存在资源定制集成程度与精准化程度有待深化;内容设置与服务功能有待优化;传播与推广的科学性有待提升;空间建设的规范性有待强化等几类较为典型的现实困境.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优化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的科学性;促进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活动的内容运营优化;强化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联动模式;推动红色文化空间的实践升级及服务能力提升等路径安排优化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以期为高校或者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与发展水平提升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功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