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农业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李跃建

双月刊

1001-4829

Jxuebao@sina.com

028-84504004

610066

成都市外东沙河大桥侧

西南农业学报/Journal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和重庆六省市农科院、所,共同举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牧业各个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区域综合开发和软科学方面的研究报告、专题论文、研究简报、学科进展述评等文章。本刊立足于大西南、面向全国、分学科地、及时地、有见地反映西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新成果、前沿动态,以推动农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发展。本刊热忱欢迎全国农业工作者投搞,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岩溶区镉污染棕色石灰土母质稻田土壤团聚体镉赋存特性研究

    黄雁飞钟蕙镁刘淑仪熊柳梅...
    412-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桂西北岩溶区镉(Cd)污染棕色石灰土母质稻田土壤团聚体Cd赋存形态特性,为区域内该类型Cd污染稻田稻米安全生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湿筛法将采样土壤团聚体分离成>2.000 mm、1.000~2.000 mm、0.250~1.000 mm、0.074~0.250 mm和<0.074 mm 5个粒级的团聚体,研究桂西北岩溶区0~20、20~30、30~50和50~80 cm剖面深度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不同粒径团聚体Cd含量及其主要赋存形态.[结果]各层剖面0.250~1.000 mm粒径团聚体占比较为稳定,均在30.00%以上,各层剖面间无显著差异(P>0.05).0~20 cm剖面(耕作层)中>2.000 mm粒径团聚体占比最大(40.20%),随着剖面深度增加,>2.000 mm粒径团聚体占比迅速降低,<0.250 mm粒径团聚体占比呈逐渐增加趋势.不同粒径团聚体Cd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0~20、20~30和30~50 cm剖面中,Cd主要富集在>2.000 mm粒径团聚体中,Cd含量分别高达2.22、1.66和0.95 mg/kg,在50~80 cm剖面中,Cd主要富集在1.000~2.000 mm粒径团聚体中.>2.000 mm粒径团聚体在0~30 cm 土层中对全土 Cd含量的贡献率最大.不同剖面深度团聚体中Cd赋存形态存在明显差异,0~20 cm剖面各粒径团聚体中Cd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可交换态Cd占比最小(<0.074 mm粒径团聚体除外),随着剖面深度增加,团聚体中可交换态Cd占比明显增加,当剖面深度增加至30 cm以下时,团聚体中Cd主要以碳酸结合态存在,残渣态含量最小.[结论]桂西北岩溶区Cd污染棕色石灰土母质稻田Cd主要富集在>2.000 mm和1.000~2.000 mm粒径的团聚体中;0~20 cm耕作层各粒径团聚体中的Cd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可交换态占比最小,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可交换态Cd占比明显增加,稳定形态Cd占比明显降低.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土壤大粒径团聚体含量,避免过度精耕和深翻,减少耕层土壤可交换态Cd含量,降低水稻生产过程中稻米Cd超标的风险.

    镉污染棕色石灰土稻田土壤团聚体镉赋存形态

    奶牛乳房炎相关IFNE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

    王正兴罗仍卓么王晋鹏包斌武...
    420-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干扰素ε(Interferon epsilon,IFNE)基因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s)炎症中的表达模式及其潜在的分子功能.[方法]通过PCR和测序技术得到IFNE基因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IFNE基因及其蛋白质特性;利用RNAi和qPCR技术检测IFNE、干扰素β(Interferon beta,IFNB)、干扰素κ(Inter-feron κ,IFNK)、半胱天冬酶 3(Cystathione aspartase 3,CASP3)、半胱天冬酶 9(Cystathione aspartase 9,CASP9)等基因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bMECs炎症反应中的表达量.[结果]IFNE基因的CDS长度为582 bp,可编码由193个氨基酸组成的具有亲水性且不稳定的非分泌蛋白.与对照组(0 h)相比,在LPS诱导3、6、12和24 h的bMECs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 β(Interleukin-1 β,IL-1β)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下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下同),表明成功构建了炎症细胞模型.在炎症细胞模型构建成功的基础上,采用qPCR检测bMECs内IFNE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0 h)相比,IFNE基因在LPS诱导bMECs3、6、12和24 h的表达量均极显著上调,且在诱导6 h的表达量最高.RNAi实验结果表明,干扰IFNE可使得炎症性bMECs内的IL-8、IFNB、IFNK和白细胞介素-10受体亚基β(Interleu-kin-10 receptor subunitβ,IL-10RB)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IL-6、IL-1β、CASP3、CASP9和BAD基因的表达量均呈极显著上调.[结论]IFNE基因在LPS诱导的bMECs炎症反应中的表达量极显著上调,干扰 IFNE基因可通过调控IL-6、IL-8、IL-1β、IFNB、IF-NK、CASP3和CASP9等基因的表达而缓解bMECs炎症反应,为奶牛乳房炎的分子治疗和抗乳房炎分子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IFNE生物信息学分析乳房炎

    miR-7靶向调控CTSK对贵州黑山羊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刘彬陆情梅杨永鲜周明帅...
    429-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miR-7与CTSK基因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贵州黑山羊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贵州黑山羊优良品种保藏、选育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在线数据库筛选miR-7与CTSK基因3'UTR的结合靶点,通过将CTSK基因3'UTR插入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中进行互作位点检测;采用CCK-8和划痕试验检测miR-7是否靶向调控CTSK基因影响贵州黑山羊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过表达miR-7后采用RT-qPCR检测其对促增殖蛋白PCNA、抗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CTSK基因3'-UTR2个预测靶点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双荧光素酶试验结果表明CTSK基因3'UTR区的2个预测靶位点均受miR-7调控;CCK-8和细胞划痕结果表明,转染miR-7试验组的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NC)组;RT-qPCR结果表明,上调miR-7能极显著上调PCNA和BCL2的表达,抑制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结论]miR-7可以靶向结合CTSK的3'UTR区2个靶位点并极显著抑制CTSK基因的表达;过表达miR-7可以显著促进贵州黑山羊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并促进增殖标志基因、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和抑制促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miR-7靶向调控CTSK表达影响贵州黑山羊繁殖性能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贵州黑山羊miRNACTSK卵巢颗粒细胞细胞增殖和迁移

    晒田环境胁迫对克氏原螯虾卵巢组织、卵黄蛋白原及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袁畅李蔚黄玉英何苹萍...
    436-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克氏原螯虾在晒田环境胁迫条件下卵巢组织学特点、卵黄蛋白原浓度及营养物质代谢水平的变化,探索其性成熟过程中体内营养物质变化相关机制,为晒田环境胁迫促进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这一生产操作的改良和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对象分为晒田组与对照组克氏原螯虾,在晒田胁迫0、3、7、10 d时分别采集30只雌性克氏原螯虾,取卵巢进行石蜡切片和HE染色,并采集试验组的卵巢、肝胰腺和血清,检测卵黄蛋白原mRNA表达水平和浓度及营养物质代谢水平.[结果]雌性克氏原螯虾在晒田胁迫期间共鉴定出4个卵巢发育阶段,包括卵黄发生前阶段(Ⅰ期,卵巢为黄色,卵母细胞直径150~250 μm)、初级卵黄发生阶段(Ⅱ期,卵巢为橙色,卵母细胞直径250~600 µm)、次级卵黄发生阶段(Ⅲ期,卵巢为棕色,卵母细胞直径高于600 µm)、成熟阶段(Ⅳ期,卵巢为黑褐色,卵母细胞直径高于1000 μm).晒田胁迫0 d时,晒田组与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率相似;晒田胁迫10 d时,晒田组雌性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率升至96.67%,而对照组仅升至60.00%.随着胁迫时间增加,晒田组和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的卵巢与肝胰腺的卵黄蛋白原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卵黄蛋白原mRNA在肝胰腺的相对表达量大于卵巢;试验期间,晒田组和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卵黄蛋白原在肝胰腺的表达总量均大于在卵巢的表达总量,且卵黄蛋白原在肝胰腺的贡献率均大于在卵巢的贡献率.晒田组与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卵巢、肝胰腺和血液中的卵黄蛋白原浓度均随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晒田组浓度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肝胰腺卵黄蛋白原浓度与卵巢卵黄蛋白原浓度、肝胰腺卵黄蛋白原浓度与血清卵黄蛋白原浓度、卵巢卵黄蛋白原浓度与血清卵黄蛋白原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晒田胁迫时间增加,晒田组和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血蓝蛋白(Hem)、总蛋白(TP)、乳酸(LA)和葡萄糖(Glu)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晒田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晒田组和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含量呈上升趋势,晒田组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晒田环境胁迫期间共鉴定出4个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阶段.随胁迫时间增加,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卵黄蛋白原mRNA相对表达量和浓度均呈上升趋势,卵黄蛋白原的肝胰腺贡献率大于卵巢贡献率.克氏原螯虾体内Hem、TP、LA和Glu含量降低,TG和TC含量升高,表明晒田环境胁迫对卵巢发育具有积极作用.

    克氏原螯虾晒田环境胁迫卵巢发育卵黄蛋白原营养物质代谢卵巢组织学

    基于分数阶微分的葡萄叶片SPAD值高光谱遥感反演研究

    郭松舒田刘春艳冯恩英...
    446-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高光谱遥感技术反演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可能性,构建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反演模型,为快速且无损估测葡萄长势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西南山区成熟期葡萄叶片为研究对象,同步获取冠层叶片高光谱数据和SPAD值,研究不同分数阶(0.0~1.4阶,步长0.2阶)微分光谱反演葡萄叶片SPAD值的能力,构建多个基于特征波段和光谱指数的单因素模型及基于连续投影算法的多因素模型.[结果]不同SPAD值葡萄叶片原始光谱曲线整体一致,在可见光区域反射率较低而在近红外区域反射率高;可见光、近红外区域反射率与SPAD值分别呈反比和正比;随着分数阶上升,特征波段由近红外向红边靠近,光谱指数由近红外与蓝光组合变更为近红外与绿光组合,单因素模型建模变量相关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在0.6阶达峰值;除0.6与0.8阶外,其余分数阶微分光谱单因素模型建模变量均为DSI;多因素模型优于单因素模型,机器学习算法可提升传统回归模型精度,所有模型以0.6阶下SPA-GA-XGBoost回归模型精度最优,其建模与验证R2分别为0.79和0.75,相应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15.54%和14.45%.[结论]分数阶微分变换在葡萄叶片SPAD值反演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特定分数阶下,光谱指数优于特征波段,GA-XGBoost算法能产生较好的建模效果.

    葡萄叶片SPAD分数阶微分光谱指数GA-XGBoost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