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石油大学

朱世宏 教授

双月刊

1674-5094

028-83035158

028-83035260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西南石油大学学报中心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国际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4-509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51-1719/C(C为社会科学总论)。《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号已于2008年12月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了。《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设置的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石油天然气经济、理论与方法、语言及其他、探讨与争鸣等,主要刊登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文学研究、企业文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内容。《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由我校党委书记朱世宏同志担任。《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由原《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变更事项而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经济融合的要素治理创新

    黄涛杜云晗叶胥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演进的角度深刻把握中国城乡经济关系与推进现代化的外在特征与内在原因,对进一步理解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纵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城乡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城乡经济关系的变动始终与现代化的不同阶段命题相呼应。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与城乡经济融合逻辑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促使城乡经济融合的重点是推动实现城乡要素融合,城乡要素治理使得城乡经济关系呈现出符合现代化发展阶段特征的结构,并有力支撑着现代化进程。要进一步通过经济要素的有效治理,推动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高效组合、合理配置和有序开发,加快实现城乡经济融合,更好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城乡经济融合要素治理现代化经济要素

    视觉语法视阈下石油企业的国际化形象建构——以中石化宣传片"Fueling for a Better Life"为例

    王新博刘逸如
    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油企业宣传片是传播企业理念、建构企业国际化形象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对中石化集团公司英文官网企业形象宣传片研究发现,中石化集团通过再现、互动、构图意义,协同图片、文字、音乐、动作等多模态,成功塑造绿色、创新、关怀员工等企业形象,但国际化元素呈现不足,未涉及国际公益活动,宣传语言仅限于英文,单向输出理念较少考虑观众互动。石油企业应协调使用文字、图像等多种模态,展示更多国外场景、海外项目、中外合作等国际化元素,使用多种语言,建立观众互动,讲好石油品牌故事,展示包容共赢、责任奉献、可持续的国际化形象。

    石油企业国际化形象企业宣传片视觉语法多模态话语

    邓小平赋予现代化的中国式内涵的逻辑理路——从大道至简到衍化至繁

    谢婧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求索现代化之路可以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前,但是现代化建设迈入快车道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即邓小平赋予了现代化的中国式内涵后的实践场域。经过对"式""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审思,邓小平适时地让政治话语"现代化"和"中国式"同时出场,既撬动了经济发展的杠杆,又开启了时代潮流的闸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呈现良性互构。现代化的中国式内涵在基本标准、战略步骤、价值旨归的论述中演化出了完整稳固的理论内核,拓展出现代化的中国式内涵的理论空间。现代化的中国式内涵昭示了现代化道路的独立自主性,阐明了现代化道路的对外开放性,彰显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选择性,给世界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

    现代化中国式内涵邓小平中国共产党逻辑理路

    邓小平关于历史主动的理论与实践探赜

    陈国忠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邓小平将自觉能动性思想运用于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理论与实践愿景。在中国革命进程中,邓小平关于历史主动的思考与探索集中体现为广蓄力、备革命,估大局、预形势以及抓节点、促跃迁;在中国建设进程中,邓小平关于历史主动的把握与实践则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建设步骤与建设制度的勾划与践行中;在中国改革进程中,邓小平通过守正创新、战略思维以及敢于斗争明确了发挥历史主动的方法与路径。考察邓小平关于历史主动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邓小平历史主动历史自信历史创造历史引领

    流量赋能实体产业的内在机理与实施路径

    李盼道陈燃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加速融合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网红经济背景下,流量赋能实体产业为实体产业的数字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以流量变量为切入点,依据流量的内在逻辑,阐释流量内在主导逻辑演变下流量赋能实体产业的内在机理及其实施路径。研究认为,流量内在逻辑受流量关键变量的驱动,流量基于主导逻辑,分别借助空间流量、品牌流量、平台流量和关系流量,通过空间赋能、品牌赋能、平台赋能和数据赋能等内在机理,赋能实体产业的发展。未来,实体产业可以通过流量获取、流量留存与转向、精准获客以及流量变现等路径,实现流量对实体产业的价值赋能创造,为实体产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网红经济流量赋能实体产业数字经济私域流量

    负面事件对电商主播声誉的影响研究

    刘晓云蒋梦瑞梁坤
    4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播声誉是消费者直播购物的重要信号和主播赢得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维护良好的主播声誉是主播团队必须认真对待的核心议题。基于情景实验法探索负面事件对主播声誉的影响机制和主播声誉事后修复策略,结果发现:道德型负面事件和能力型负面事件对主播情感声誉的负向影响无显著差异,但能力型负面事件将显著降低主播认知声誉;消费者的能力信任与善意信任分别在负面事件影响主播的认知声誉与情感声誉方面起中介作用;主播负面事件与修复策略的交互作用显著,能力型负面事件在利益型修复策略下对消费者信任和主播声誉的修复效果优于情感型修复策略,道德型负面事件在两种修复策略下的修复效果无显著差异。因此,主播应重视负面事件的消极影响,根据不同的负面事件类型采取相应的差异化修复策略。

    电商直播负面事件主播声誉修复策略S-O-R理论

    环保税影响制造业财务绩效探析——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周斌雷雨柔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应和谐共生。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力量,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2018-2022年沪深主板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以技术创新为中介效应,探索环保税与制造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环保税可以促进制造业财务绩效提升,且具有正向的滞后效应;环保税能够激励制造业进行技术创新,效果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技术创新作为环保税与财务绩效之间的桥梁,发挥着关键的中介效应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制定更为精准的环保税政策以促进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环保税技术创新财务绩效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在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推进共同富裕

    吴吉圣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本质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应在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社会基本矛盾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要矛盾在推进共同富裕中起着主导作用,矛盾分析方法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方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对破解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共同富裕进行了艰辛探索与生动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应根据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积极汲取历史经验,在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矛盾分析法

    列宁晚年"政治遗嘱"中的文化建设思想及启示

    张小飞刘子涵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22年12月—1923年3月,列宁在病中口授了他一生中最后三篇书信和五篇文章,这些书信和文章被称为列宁晚年的"政治遗嘱"。在这些书信和文章中,列宁从对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反思中进一步深入思考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文化问题,提出了许多对后来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思想。这些思想包括如何破解俄国文化发展的困局、怎样提升机关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大力发展初级国民教育以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等,体现了列宁晚年对于文化问题的重视和担忧。百年后回看列宁"政治遗嘱",其中有关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对我们在新时代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然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列宁"政治遗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当代启示

    网络舆情挑战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立体化应对研究

    杜鹏蒲金凤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时代,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重大而深远,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产生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高校备受社会关注,是网络舆情发生和传播的主要领域之一,更是意识形态领域争夺的主阵地之一,网络舆情的参与人群、事件内容、处置过程、引导效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内容、过程、效果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面对网络舆情的挑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及教育环境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化应对路径。微观层面需注重供需两端的转变与创新、中观层面应加快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长效机制、宏观层面应规范与优化网络舆情传播的社会环境。

    高校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耦合性现实困境立体化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