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曲艺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傅谨

季刊

1002-8927

010-63351659

100073

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400号

戏曲艺术/Journal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关注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发展方向,全面展示学院的各项科研成果,既能使外界更了解中国戏曲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也能为致力于戏曲研究的同仁们提供全面、丰富的资料来源,并保持它的学科性和通俗性和趣味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活儿"说话:戏曲装扮营造方略的新思考

    潘天梁怡迪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戏曲舞台上装扮与表演相辅相成、相互成就.传统戏曲表演中不同行当有不同的活儿,对应不同的戏曲装扮.随着戏曲艺术的繁荣,戏曲新编历史题材剧目和戏曲现代戏正不断充盈着戏曲演出舞台,随之引发了对当下戏曲艺术应如何守正创新的探讨.戏曲装扮的繁荣从始至终离不开戏曲表演的活儿,本文以戏曲演员的要"活儿"到戏曲装扮的给"活儿"再到装扮营造的妙"活儿"三个维度,思考当下戏曲装扮以"活儿"说话的营造方略,在坚守传统的同时探寻创新的路径,使戏曲装扮的营造真正做到保留戏曲韵味与融合时代特色的守正与创新.

    活儿戏曲装扮营造方略守正创新

    明清杂剧在俄罗斯的翻译和研究

    高玉海
    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杂剧的鼎盛时期在元代,至明清时期杂剧尽管有了很大的变化,作品数量也增多,但已经被由南戏发展而来的传奇剧的兴起所取代.俄罗斯汉学界对明清杂剧文本翻译极少,但对明清杂剧的研究是相当广泛和深入的,不但对徐渭、朱有燉等著名杂剧作家有专门的研究,而且还出版了系统探讨明清杂剧的学术专著.文章对俄罗斯汉学家马利诺夫斯卡娅、索罗金、马努辛等在明清杂剧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系统梳理、描述和评论.

    明清杂剧马利诺夫斯卡娅徐渭朱有燉

    以苏联档案解读1935年梅兰芳剧团访苏的外交因素

    刘祚黎
    13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1935年梅兰芳剧团访问苏联取得巨大成功,但这不是单纯的文化交流,还与当时的地区安全局势和两国关系密切相关.笔者研究相关的苏联档案资料发现,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推进,以及德国法西斯潜在威胁的加剧,中苏迫切需要完成从恢复邦交到增加合作的推进.为此,两国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特别是苏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运作梅兰芳剧团访苏,试图借此打开中苏增进合作的突破口,在苏联的对华安抚与对日绥靖之间发挥平衡作用,这是借文化交流"低政治"撬动外交关系"高政治"的典型案例.

    梅兰芳文化交流中东铁路低政治

    梅兰芳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剖析

    陈天一
    14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我国学者在梅兰芳戏曲艺术领域的研究规律,透视该领域学术研究热点,从而推动梅兰芳戏曲艺术研究走向深入,有必要对目前国内梅兰芳研究进行整体审视,特别是量化分析.而CiteSpace可"出乎其外"覆盖全学科进行发文情况统计,绘制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并对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机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因此,借助CiteSpace较为强大和科学的软件功能,可以清晰展现国内在梅兰芳戏曲艺术研究领域的研究力量、学理嬗变脉络、研究时代进程,并能进一步找寻研究短板和学术"盲区",拓展新的研究空间.

    梅兰芳研究热点与前沿可视化图谱CiteSpace

    文化政策类型学视域下中国戏曲政策的演变与发展

    王纪澎
    162-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戏曲政策以服务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政策为目标.从文化政策类型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戏曲领域扮演了"工程师"的角色.改革开放后,我国戏曲政策从"工程师"类型转向了"建筑师"类型并延续了"工程师"类型的一些传统.本文通过对我国戏曲政策类型的演变分析以及对当前戏曲政策工具的类型分析,以期启发戏曲学界对文化政策领域的进一步研究,通过增加政府在支持和促进戏曲传承发展中的新角色、新类型,从根本上扭转戏曲艺术生存发展的现实困境,促进戏曲艺术稳健而多元的发展,滋润人类的精神家园.

    文化政策戏曲政策类型学

    投稿须知

    《戏曲艺术》编辑部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