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术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术探索
学术探索

江克

月刊

1006-723X

xstsyn@163.com

0871-8317526

650106

昆明市二环西路397号

学术探索/Journal Academic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核心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方世南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闪耀着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神之精华的璀璨光辉.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逻辑严密、系统完整,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高度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其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性认识而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实践遵循.

    习近平文化思想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建设网络强国的"十个坚持":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宋丽萍王强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个坚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网信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密码,是以理论概括形式呈现的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原则."十个坚持"从政治力量、价值取向、发展道路、基本方略、整体思路、重要任务、发展动力、外部规范、世界视野、实践主体十个维度阐明了其科学的逻辑体系与丰富的理论内涵."十个坚持"对推进建设网络强国实践具有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意义,应当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十个坚持"网络强国网信事业信息化

    习近平关于规范和引导资本重要论述的三维逻辑

    王施泽胡子祥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何、如何规范和引导资本是习近平近年来在多个场合屡次论述的重要问题.在理论之维上,习近平关于规范和引导资本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理论,借鉴了历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资本的成功经验,回应了新时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要求.在内涵之维上,习近平从国家层面、民族层面和人民层面,剖析了规范和引导资本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实践之维上,习近平明确了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升党驾驭资本逻辑的能力;坚持系统观念,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把握规范和引导资本的问题;坚持守正创新,走好规范和引导资本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三者统一的现实路向.

    习近平规范和引导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建构向度":作为中国现代性建构方案的新诠释

    李尚宸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倡导和践行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既契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现实关切,又把握住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公共性诉求,是人类共同利益凝聚的价值共识,也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重要价值方案.其内蕴着历史、实践、价值以及文明向度的建构性内容.在建构的历史向度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与建构主要体现为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主体的总体解放效度,即寻求的是个人主体、民族国家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主体形态的统一解放;在建构的实践向度上,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蕴含着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理性",不断构筑着多元现代性语境下的人类美好交往实践;在建构的价值向度上,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马克思追求人的自由个性解放与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道德价值理想,生动彰显了符合全球正向价值的"善治"之举;在建构的文明向度上,全人类共同价值遵循视域融合原则,尊重文明多样性,包容不同社会生活共同体的价值视差,积极打造文明平等互鉴基础上的文明新形态.

    全人类共同价值"建构向度"中国现代性人类命运共同体

    智能方法作为"第五范式":人工智能时代科研范式的"新物种"

    颜世健喻国明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AI for Science"为代表的智能技术与科学研究的耦合正深刻地改变着常规科学的研究进程,并引发一场关于科学研究的范式革命.本文以科学范式的演进为视角,结合大语言模型在当前科研流程中的核心应用,提出了智能科学范式的概念,并讨论了人工智能作为媒介在科学研究中的功能统合作用和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价值.本文认为,智能科学范式的基本内容包含功用层面的效率提升与理解增强,研究层面的边界突破与能力跃升,思维层面的认知拓展与主体性觉醒.作为科学研究的"第五范式",智能科学范式的意义体现为跨学科的价值连接、对研究路径的统合以及深度人机协作下的主体强化,分别对应了人工智能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主体上对于科学研究的变革性影响.从科学研究到产业实践,随着人工智能与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将会改变社会千行百业的生长逻辑和内部结构,并推动社会全实践领域实现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的生产和发展.

    AIforScience第五范式智能科研范式智能研究方法

    虚幻、现实与数字鸿沟:"洞穴隐喻"下的元宇宙

    石庆波石开忠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但在社会学哲学交叉领域缺乏经典命题与当代最新发展之间的时空对话.本文引入古希腊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探讨元宇宙在社会领域的发展与影响.将"洞穴隐喻"及人类对元宇宙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洞中场景是虚幻的"现实",洞外场景是现实的"虚幻",返洞场景是数字鸿沟.基于符号互动论及群体思维论认为,面对元宇宙社会到来,不同的个体和群体往往陷入虚幻、现实的两端无法调和,进而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应对元宇宙带来的新挑战,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促进知识传播和社会认同势在必行:开启元宇宙开放对话之门,铸造元宇宙信息批判之剑,构建元宇宙多样繁荣之场,增强元宇宙多维互动之域,倡导元宇宙平台建设之责.

    数字社会数字鸿沟洞穴隐喻元宇宙

    欧盟数据治理中的"一站式"监管:运行机制、实施困境及启示

    陈统
    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的实施改变了欧盟数据治理法律碎片化的状态,欧盟国家数据保护机构以多种合作机制增强执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一站式"监管机制是保证欧盟成员国间共享权限的结构化合作方式,由领导型监管机构牵头开展数据跨境案件的执法,遵循闭门协商和客观标准两个原则,具有重要的执法管辖协调作用.但目前该机制的运行存在程序不透明及效率低下的问题,可能导致管辖竞择现象的出现,影响各成员数据保护机构的独立性.我国应当在司法层面积极回应欧盟的监管工具输出,通过数据合规部署全球数字经营战略,同时反思我国数据保护机构的设置与职权分配,借鉴"一站式"监管中的管辖协调机制,改革我国数据保护领域的"多头治理"模式,切实提高数据领域的执法水平.

    个人数据保护"一站式"监管跨境数据传输执法管辖权冲突

    当代语境下文化转型的内涵、逻辑与价值

    孙杰远魏亚丽
    6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转型是检视人类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尺度,与制度创新、经济转轨相互作用,表现为经济形式、政治基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转变.当代语境下的文化转型集中体现为文化范式的转变、文化生态的演变、文化心理的嬗变等方面.之所以形成以上认识,在于文化转型彰显了文化演进的理论必然性,见证了文化变迁的历史必然性,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实践必然性.这就要求文化转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文化领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确保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运用系统、辩证和创新思维以及健全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以确保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重塑文化主体性并协调技术与人文以确保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文化转型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

    马德全金炳镐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必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反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了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的"纲"得到有效落实,必须了解其核心——中华民族的基本特征,这是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性、自信心的前提和基础.高质量城镇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各民族大杂居状态充分实现、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助推;实现共同富裕是增强各族人民自信心、自豪感,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大力传承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中华优秀文化,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精神纽带.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内涵、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吴光学孙迎光
    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崭新的现代文明形态,是中华文明的赓续与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党和国家为中华文化擘画的宏伟蓝图,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站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上,全面厘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内涵,深刻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意蕴,准确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遵循.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始终秉持开放包容与交流互鉴;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坚守初心使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与时俱进与守正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强国人类文明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