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术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术探索
学术探索

江克

月刊

1006-723X

xstsyn@163.com

0871-8317526

650106

昆明市二环西路397号

学术探索/Journal Academic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核心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要求

    郭呈才刘静瑶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从理论维度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能够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从实践维度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政治方向、揭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回应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之问.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必须要坚持"七个着力"的实践要求,具体而言,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始终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精神共同富裕;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意蕴实践要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安全文化理念:价值意蕴、基本特征和理论底蕴

    储萃方世南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全文化理念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价值诉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总体国家安全观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观点,是治国理政的总体方略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的安全文化理念,与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安全文化理念具有整体性、防患性、统筹性、人民性等基本特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安全文化学说的理论底蕴.从安全文化的维度,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在"两个大局"交融互动的复杂态势下更强有力地抵御、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安全文化总体国家安全观

    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及实践路径

    周晓宇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深入学习和理解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生成逻辑,探究其理论根源、历史演进和实践发展,同时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领会其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要探索更为有效的实践路径,将这一思想转化为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具体行动,不断优化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发展,助力构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习近平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

    共同富裕中国方案的话语逻辑

    杨波戴艳军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任何思想理论都需要有效的话语来表达.中国在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的话语逻辑:以理论话语传承真理,确证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以学科话语依循学理,深入剖析了劳动价值论、经世济民思想和分配正义原则在共同富裕中国方案中一以贯之的学理之思;以融通话语加强对外传播,探寻世界价值观多样性中的共同性普及,宏观上扩大共同富裕中国方案融通中外的"朋友圈";以故事话语强化通识表达,实现共同富裕中国方案由高层的政治解读和理论传导向公众视野下移,进而在深邃的历史维度和宽广的世界格局中,牢牢掌握共同富裕中国方案这一人类迈向美好生活的"济世良方"的话语权.

    共同富裕中国方案话语逻辑话语权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研究

    朱发建李战青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人类文明不断实现跃升性演进的底层驱动,往往在中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具有共识性.人类每一次文明的进步、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都必然是生产力的巨大突破与跃升的结果,而科技创新在整个生产力结构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居于关键核心地位.新质生产力培育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而高质量发展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就意味着新质生产力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发挥强大的推动作用.

    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创新驱动

    向"新"而行: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的理论本然、时代必然与实践应然

    胡晓红李镕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的技术"新"要求,对人才创新的特"质"新突破,对教育创新的动"力"新激活,决定了培育创新型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需要新质生产力,但应试思维定势、传统教育模式、单一考评机制等新时代因素影响创新教育效能,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型人才培育进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下一番转换思维、优化模式、完善评价的自主培育硬功夫,方能攻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运行难题,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教育势能、提供科技保障、释放人才红利.

    新质生产力创新型人才科技创新创新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机理及其实践路径

    张伟军蒋锐
    4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高度重视文化视角、文化机理和文化路径.从文化视角看,文化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是辩证统一关系.从文化机理看,文化地理塑造民族格局,文化结构决定民族习惯,文化精神涵养民族性格,文化符号表征民族形象,文化教育培育民族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容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义之间高度契合,中华文化多维结构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复合内涵.从文化路径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本体建设,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话语优势,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规范保障,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治理能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核心文化实践.

    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机理文化路径

    人工智能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进路

    张晓雪孙迎光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进民族紧密团结和国家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将其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发展指向.从价值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三个维度探讨人工智能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人工智能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防范人工智能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风险.为此,应以价值引领夯实共同根基,以多元合作汇聚磅礴力量,以制度建构保障价值自信,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守正创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工智能赋能

    网络政治视域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机理、现实挑战、实践路径

    冯一鸣李建森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发展为我们党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新方式,网络政治真正筑牢了"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三位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随着网络平台逐渐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社会个体意识、国际敌对势力以及网络民族主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带来了重要影响与挑战.因此,必须认清网络政治带来的利与弊,积极稳固网络平台汇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力,持续拓展各民族网络空间发展的共享机遇,主动构建"互联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网络传播格局,不断健全网络空间风险防控体系,开创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

    网络政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机理现实挑战实践路径

    主持人语:观念史的现状及未来

    黄涛
    77-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