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术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术探索
学术探索

江克

月刊

1006-723X

xstsyn@163.com

0871-8317526

650106

昆明市二环西路397号

学术探索/Journal Academic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核心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一项基于多维度的历时性考察

    马元喜方盛举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历经传统、统筹与创新三个阶段,构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图景.其中,关于自然价值观的更迭,从生产质料转变为保障条件,再到新型财富,其价值得以不断扩容与彰显.同时,随着自然价值观的变化,人与自然关系也从传统阶段的相对分离,转变为统筹阶段的共在共存,再向创新阶段的共生共荣关系抵近.在这一关系变迁中,从发展优先为起点,到发展与保护统筹兼顾,最终演变为生态优先,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纵观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历程,绿色型发展作为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路径保障,实现了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创造性解构,进而为通往人类现代化新形态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自然价值观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绿色型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中国式现代化:互动机理与共进路径

    王娟任晓伟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中国式现代化肇始于党的初心使命、发展于党的百余年实践、形塑于新时代的中国语境.从二者的互动来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融入时代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丰富发展的实践基础.从共性特征出发,基于互动机理,可以看出,二者的同向共进需深化政党驱动的核心动力,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强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神引领,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指引,统合中国语境与全球视野的话语创新.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式现代化初心使命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三重维度探析

    赵文京赵海月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史.百年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通过回顾百年历史进程,在与西方共富观的对比中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实践的优越性及正确性,也为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总结.实践道路中形成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脱贫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类命运共同体

    毛泽东同志党的建设理论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林建华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理论指导实践.毛泽东同志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即马克思主义政党,创造性地称为一件"伟大的工程".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坚持和继承、创新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要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来推进,并且成功领导实施了这一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则是对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之举、战略之举.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建设系统工程

    理解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基于议程设置的视角

    李晨阳窦孝勇
    3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实践的日益蓬勃发展,呼唤创新的理论视角对其进行考察.为理解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如何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借助议程设置理论构建一个"提出政党外交议题—以政党外交渠道传播议题—推动政党外交议程制度化"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是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提出议题、主导创建政党外交机制传播议题、参与国际议程设置竞争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既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外交过程,也是一个可划分为数个有先后顺序、有彼此关联步骤的过程,更是一个可过程化、多维度考察的对象.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议程设置国际传播

    新型腐败:特征、诱因及惩治

    苏江涛舒绍福
    4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对新型腐败展开研究,旨在促进反腐效能的提升.新型腐败在主体、手段、危害、形式方面变异出了新特征,同时隐蔽性贯穿始终.通过归纳总结,发现腐败主体的心理扭曲、社会环境的客观变化以及反腐败制度资源不足构成了新型腐败的诱因.数字时代新型腐败的惩治需要嵌入数字技术,探寻腐败变异规律,完善反腐败协调机制,加强教育引导.

    新型腐败隐性腐败数字技术一体推进"三不腐"

    虚拟数字人:模因论的新"锚点"——模因论视域下的虚拟数字人:概念、特征和应用

    张丽锦吕欣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70年代道金斯提出"模因"概念后,模因理论发展先后经历了"生物学隐喻阶段""文化研究阶段"和2020年以来在AI技术推动下逐渐形成的"多模态智能化阶段",具备人的特征、可交互的新媒介"虚拟数字人"成为第三阶段的新锚点.本研究在模因论视域下,对虚拟数字人进行了概念和特征分析;同时,结合当前流行的虚拟偶像、数字员工、虚拟主播等应用实践,论述模因是如何通过"虚拟数字人"改变我们的信息加工方式、作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为分析虚拟数字人的价值、应用、进化提供一个新视角.

    虚拟数字人模因论数字模因

    基于ChatGPT的人工智能奇点论反思:本体预设、类比逻辑和主体关切

    林安蕾王艳华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的广泛应用再次激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能否突破奇点的讨论,这为我们反思奇点论的思想主张和叙事逻辑敞开新的思想空间.在本体预设上,人工智能奇点论秉持计算主义的智能观,其"世界是数"和"人是机器"的基本预设都是对世界抽象还原的结果,因而不能仅以机器算力的标准来评判人工智能对人类智能的超越.在类比逻辑上,人工智能奇点论将数据类比为经验材料、将算法类比为人类意识的做法,只是一种机械的形式化类比,其中抽象掉了以意识为载体的人类智能的社会历史内容,从而误将人工智能的自动性指认为人类智能的自主性.在主体关切上,人工智能奇点论对技术替代可能引发普遍失业的忧虑,虽然看到了技术发展可能使人贬值的深刻挑战,却没有透视到劳动与主体、技术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忽视了资本逻辑支配技术演变从而消解主体性的深层本质.

    ChatGPT人工智能奇点论人类智能

    智能合约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与对策

    刘沁予
    7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B2C合同中的一些消费者权利具有必须在特定阶段被提供的时间敏感性.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性和缺乏灵活性给消费者的时间敏感性权利增加风险,甚至与其相冲突.而这些权利反映了消费者保护法的基础价值,即使在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中也应被置于优先地位.为了能够适时行使这些权利,时间敏感性权利必须以特殊的方式运作.除立法制定具体的新规则外,短期内也可以通过现有规则加以规制.监管机构还需发挥执法职能,并应适当利用新兴技术.

    智能合约时间敏感性权利消费者保护法律规制人为干预

    人工智能自主交易行为的私法规制

    张志坚何艺华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具备电子法人地位,在特定领域内实施自主交易行为,视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对外形成真实的意思表示,具备行为合法有效的可能性.人工智能超越特定领域的行为效力待定,需由法定代表人代为或者追认,法定代表人的确定应当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动态调整.在人工智能自主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上,存在预期违约责任与违约责任两种类型,原则上以拥有独立财产的人工智能自身为责任承担主体.因为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除了财产赔偿方式,还可以针对人工智能本身设置修正程序、删除数据、强制销毁等专属承担方式.

    人工智能自主交易行为法律效力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