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视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视野
新视野

李燕奇

双月刊

1006-0138

xin_shiye@sina.com xin_shiye@sohu.com

010-68007097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6号

新视野/Journal Expanding Horizon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党校校刊。旨在为提高广大党政领导干部的马列主义思想理论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董志勇张雪媛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创造性提出并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尽管如此,当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还大量存在,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高水平开放、共同富裕等方面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新时代新征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聚焦高质量发展短板弱项,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具体路径包括: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制度环境;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社会向度"

    田毅鹏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所谓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社会向度",主要是指从社会的视角出发,以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而由此建构起来的以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和社会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及实践模式.以社会建设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向度",在中国式现代化"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主要包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强调发展的均衡性、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社会向度"的实践中,我们必须要处理好"社会向度"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向度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社会发展中秩序与活力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政策前瞻性与现实可操作性之间的关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升级和社会进步.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向度社会建设社会活力城乡融合

    以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宋冬林冯子洋谢文帅
    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有企业对我国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历史贡献.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确保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新征程上,以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路径包括:提升国有企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国有企业产业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力,助推新发展格局构建;提高国有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支撑能力,助推国家经济安全维护;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助推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

    金融敏感性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与政府监管

    张文魁
    3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敏感性企业集团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存在,但尚未引起必要的学术关注,更没有得到必要的政策覆盖.科学界定、细致识别金融敏感性企业集团,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进公司治理、改善政府监管,不但有利于企业自身健康地、规范地发展,也有利于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金融敏感性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改进,应该健全基于穿透式披露的关联交易和关系融资决策程序、风控体系,应该规范破产方案和跨境并购重组方案的审查制度,并可以考虑对高管与董事的薪酬决定机制进行改革.金融敏感性企业集团的政府监管改善,应该在企业自身穿透式披露的基础上,建立适当的资金流监视与预警制度,并且应该加强对涉嫌金融犯罪的调查与执法工作,以及强化国家协作机制.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金融敏感性企业集团的议题,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敏感性,需要在深入研究和良好实践的基础上,寻求一种合理平衡的、适可而止的公司治理指南和政府监管框架.

    金融敏感性企业集团金融风险公司治理政府监管

    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方位和实践逻辑

    胡敏
    4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重大目标、重大原则、重大举措,具有划时代意义.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全面审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方位,需要以大历史观观照现实,以新的历史观审视全面深化改革,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夯实改革创新的文化基础,厚实推进改革的历史主动精神;需要以新的战略观审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握推进改革的战略布局,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需要以新的发展观审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改革与发展良性互动,不断以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从改革方法论上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需要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化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律性认识;需要正确理解"六个坚持"的相互关系,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逻辑;需要把握好"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以钉钉子精神把全会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全面深化改革时代方位历史观战略观发展观

    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几点思考

    张海东吴依萍
    5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议题.新发展阶段具有全新的特征,表现在城市化、全球化、工业化、老龄化、市场经济新进程等多个方面.这些特征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流动,塑造了社会流动的新格局.高水平的社会流动是社会活力的源泉.在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发生复杂变化的情况下,分析社会流动的机制变化及其新趋势,并寻求理论解释,对于探讨进一步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的举措具有重要意义.为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亟需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消除跨地域流动障碍,打破体制壁垒,扫清先赋性、结构性障碍,促进社会代际流动,实现各社会阶层的和谐互动.

    新发展阶段社会流动社会活力新型生产关系

    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基层工会思路

    王中女
    6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基层工会是实现这一转化的重要载体,其原因在于:基层工会以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为根本方针,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成了先天必然联系;能及时适应职工队伍发展变化,从而将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理念落实到基层工会工作实践中;以制度设计和参与过程有序性为工作保障,能有效规避民主失序风险;以务实的维权服务为基本职责,体现出实质民主的价值内涵.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工会中具有良好基础,表现为:基层工会制度与实现全链条民主权利相关联,权益保障工作与满足全方位职工诉求相一致,工会阵地作用与全覆盖组织保障相统一.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基层工会要深化制度创新,构建全链贯通的制度体系;树立需求导向,构建联系广泛的工作体系;发挥阵地作用,构建有效覆盖的组织体系.

    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效能民主形式基层工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历史经验

    杨德山郭薇
    7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建构中国特色现代化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些经验主要集中在:政治上坚定坚持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和原则;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方法上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坚持守正与创新、改革,自主与合作、开放相结合,不断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政治方向和原则发展和联系改革与开放

    新时代的中国信用监管:理论维度、模式分析和实践应用

    刘鹏李杰钊
    8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用监管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与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机制与关键支撑,其战略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国新时代的信用监管,如何能成为平衡"放得活"与"管得住"的重要工具?制度、工具、价值和技术四个理论维度各有其价值和优势.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一个综合的信用监管框架应当考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整合各研究视角的优势,形成一个既符合法治原则,又能适应市场变化,同时考虑技术发展和文化价值的全面信用监管体系.新时代中国信用监管体系应寻求在行政主导下与现代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路径.针对我国信用监管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应注重主体跨部门协同、对象覆盖面拓展、工具数字化升级及绩效成本效益优化.

    信用监管政府—市场关系市场监管

    政策奖惩机制与地方政府选择性执行:基于环保领域的比较案例分析

    张友浪赛娜赵萌琪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政策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如何开展政策执行.在我国的政策实践中,中央各项政策往往包含差异化的奖惩设计.在不同奖惩条件下,地方政府受到注意力与资源的约束,无法对所有政策议题保持同等的关注度,而是会根据每个政策领域中奖励与惩罚的明晰度来策略性地选择相应的执行模式,以实现对奖励的追求和对惩罚的规避.基于政策领域奖惩明晰度的分析框架,可将政策执行模式划分为:争先式执行、加码式执行、试验式执行与象征式执行.通过对环保领域奖惩条件明晰度不同的四项政策的比较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对奖惩明晰度不同的政策产生了不同的行为动机,并表现出多样化的执行策略.

    选择性执行政策明晰度奖惩机制邀功动机避责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