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汪寿阳

月刊

1000-6788

xtll@chinajournal.net.cn

010-62541828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Journal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 Practice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刊。主要刊登有关系统科学、系统理论、系统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系统工程在工业、农业、军事、教育、科研、国民经济以及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等各领域中的应用成果以及解决上述领域中实际问题的科学技术报告;介绍国内外研究情况、人物等的动态报道,科普性综述文章以及书刊评介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偏好视角下的绿色发展:政府监管、企业转型与金融机构投资选择

    潘大鹏郝亚杰王雪妍张紫琼...
    2411-2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发展涉及面广,涵盖范围大,利益诉求差异性使得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三方在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博弈中无法达成有效共识.本研究基于绿色偏好视角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绿色监管、绿色转型和绿色债券投资行为决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绿色偏好大小对绿色发展存在不同影响.企业绿色偏好对绿色转型起决定性作用.首先,当企业的绿色偏好较大时,即便政府不进行绿色监管或金融机构不投资绿色债券,企业仍然会进行绿色转型生产.而企业绿色偏好较小时,会出现政府做出绿色监管决策但不产生政策效应的现象.其次,当企业的绿色偏好大小处于特定区间,而金融机构和政府的绿色偏好较大时,存在绿色转型和绿色债券发行同时成功或同时失败两种可能.最后使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本文主要结论.

    绿色发展绿色债券绿色偏好演化博弈

    中国对欧盟出口隐含碳及驱动因素:省级尺度分析

    高鑫林绿李萌王海林...
    2423-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构建中国分省-世界多区域嵌套投入产出表,从省级尺度测算中国对欧盟出口隐含碳排放,并利用结构分解分析进一步研究隐含碳变动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对欧出口隐含碳排放为2.49亿吨,相当于中国碳排放总量2.45%;隐含碳的省级分布差异明显,江苏、广东、山东、河北、浙江、辽宁和内蒙古这七个千万吨以上的省份合计占56%;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直接相关的基础金属、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业四个行业对欧出口隐含碳为2144万吨,占中国对欧出口隐含碳9%.从2012年到2017年,中国对欧出口隐含碳减少了 1662万吨,12个省份对欧出口隐含碳增加,18个省份实现减少;生产结构效应或直接碳强度效应是绝大部分省份隐含碳变动的首要驱动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中国管理隐含碳及未来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提供一定的参考.

    投入产出模型中欧贸易隐含碳排放省级尺度碳边境调节

    能源输送转型困境的症结解析与破解路径——基于多区域CGE模型的"三西"地区-京津冀地区"输煤转输电"研究

    姜春海王敏李亚静
    2434-2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煤转输电"对于改善能源受端地区生态环境和减少煤炭消费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中却陷入困境.本文基于"三西"地区向京津冀地区"输煤转输电"实践,利用多区域CGE模型定量分析了"输煤转输电"对二者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应.发现当前"输煤转输电"能源输送转型困境的根本症结在于能源送端与受端地区之间利益失衡,即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获益而"三西"地区却遭受大气环境和经济双重负面冲击.本文结合"十四五"大气环保目标,得出2021-2025年"三西"地区向京津冀地区"输煤转输电"的年均增长合理区间为[14%,27%],提出对两地区开展联合大气治污的环保优化税率区间,以及经济补偿和分配方案.本文为摆脱"输煤转输电"转型困境提供了破解路径和方案参考,有助于京津冀地区顺利完成生态目标.

    输煤转输电污染转移环境保护税大气治污经济补偿

    人工智能与企业韧性——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经验证据

    肖兴志解维敏
    2456-2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提升中国经济韧性的关键举措.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之一,工业机器人依靠数字技术和大数据算法来执行各项任务,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本文根据中国2012-2019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增强了企业韧性,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促进技术创新两条机制增强企业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韧性的积极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产品技术复杂度高、技术匹配度高以及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本研究为人工智能经济后果研究增添了新的证据,拓展了企业韧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也为通过人工智能增强企业韧性,进而提高中国经济韧性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政策启示.

    人工智能企业韧性工业机器人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李楠张璐刘钻扩
    2475-2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企业债务问题频出,违约风险不容忽视.在低碳绿色发展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境规制,在激励企业碳减排的同时,是否对企业违约风险产生影响?本文基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20年试点地区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研究碳交易政策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碳交易政策显著降低了试点企业特别是高污染企业的违约风险.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碳交易政策可以通过促进绿色创新、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和缓解融资约束三条路径降低违约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试点政策在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力度较强以及公众环境关注程度较高的地区,对企业违约风险的缓解作用更显著.本文拓宽了环境风险与违约风险关系的相关研究,丰富了碳金融市场微观层面效果的经验证据,同时也为企业绿色转型中的金融风险防控提供了有益启示.

    碳排放权交易违约风险绿色创新环境信息披露融资约束

    基于LSTM预测信息的在线融资融券组合交易策略

    刘伟龙张永杨兴雨
    2493-2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内融资融券市场日渐成熟和金融科技不断进步,构建智能化的融资融券交易策略成为量化金融领域的重要话题和关键挑战.该文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预测信息构建专家策略,提出了集成专家意见的在线融资融券组合交易策略.首先,使用多个技术指标作为输入变量,通过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股价的涨跌趋势.其次,考虑投资于单支股票的专家,根据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构建各专家的买卖策略.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表现的权重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模型确定每个专家的权重.最后,为说明所构建策略的有效性,利用股票市场历史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策略能够获得高于基准策略的绩效表现,并在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优越性.

    机器学习融资融券在线投资组合LSTM神经网络

    复杂社会经济条件下基于网络模型的传染病防控政策研究

    杨昆鲍勤程兵汪寿阳...
    2509-2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复杂社会经济条件下研究传染病的动态传播机制和防控措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将社会网络模型和流行病传播模型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社会接触网络的流行病传播模型(contacting network based S-E-IN-IF,CNSEII).现有的静态社会网络难以体现防控政策对网络结构的影响,为弥补这一不足,本文搭建了以"个体-家庭-社会"为主体的无标度的三级网络.基于该网络结构的CNSEII模型能够刻画防控政策对疫情传播的动态影响,帮助制定科学有效的传染病防控政策.本文进一步提出并证明了疫情清零的必要性条件和防控隔离有效性定理,为科学防控重大突发传染病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应用仿真模拟对比了不同参数组合对疫情防控结果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病毒强弱和对病毒的筛查力度会显著影响疫情清零时间,在减少疫情感染人数方面,降低不同家庭之间的连接程度比直接影响个体节点与社会主网络的接触概率更加有效.

    社会网络动态清零疫情防控无标度网络

    广义多选择合作博弈的Shapley值

    胡勋锋李登峰
    2524-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选择合作博弈是允许局中人有多种行动选择的合作博弈.狭义多选择合作博弈要求所有局中人的行动集相同.广义多选择合作博弈则允许不同局中人有不同的行动集.本文在广义多选择合作博弈框架下重新审视狭义多选择合作博弈的一类Shapley值,利用公理化方法给出了它在广义多选择合作博弈中的扩展,给出了详细的数值算例说明其计算过程,并指出它可用于分析供应链韧性.研究结果既丰富了多选择合作博弈理论,又可为供应链韧性分析提供新的途径.

    合作博弈多选择Shapley值供应链韧性

    竞争环境下的供应链道德采购与披露决策

    易余胤赖金凤
    2532-2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采购与信息披露是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焦点问题.为解决企业关于道德采购与信息披露决策的权衡问题,探究企业道德采购与信息披露决策之间的互动机理,本文构建了由履行社会责任的道德供应商与存在违背社会责任风险的非道德供应商、两个竞争实力不一的买方企业所构成的二级供应链模型,其中,两个买方企业首先决策是否进行道德采购,然后决策是否披露采购来源.通过逆向归纳法求解博弈模型的均衡结果,并重点探讨了披露成本与市场份额之间的权衡对买方企业采购决策和披露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进行道德采购会促进企业进行信息披露,反之亦然.但随着披露成本的上升,企业将倾向于隐瞒其采购来源,企业进行道德采购的概率也随之下降,而市场声誉(道德采购所带来的市场份额增加和非道德采购被曝光的概率)则能激励企业的道德采购和信息披露行为.此外,两企业的道德采购与披露决策也受到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在披露成本适中时,市场竞争越激烈,双方的决策越趋同.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道德采购信息披露

    考虑政策组合的生鲜供应链财政补贴与减税策略

    朱江华张旭梅但斌
    2557-2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大力发展生鲜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针对政府选择何种策略有效干预生鲜供应链的问题,分别构建了无政府干预、对生产商实施增值税减免、生产成本补贴、增值税减免加生产成本补贴四种情形的博弈模型,从改善社会整体福利的视角研究了最优的政府干预策略,剖析了不同策略如何影响生鲜供应链的均衡决策.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在实施增值税政策时,其征收的增值税随着税率的增大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提高税率对供应链各主体收益的负向影响从生产端向消费端逐级加强.考虑政府干预成本后,随着单位补贴率的增大,政府的最优干预策略依次为组合策略、生产成本补贴策略、增值税减免策略.三种策略均可有效平抑物价、扩大供给、提升新鲜度,其中组合策略的激励效果相对显著.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不确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