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施荣

月刊

1001-506X

xtgcydzjs@126.com

010-68388406

100854

北京142信箱32分箱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Journal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英国《科学文摘》(SA)收录,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用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它是面向高科技开发和应用的跨学科期刊,以传播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坚持深度与广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针,努力反映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两大领域的最新成就,报道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科学、军事系统分析、飞行器控制、雷达、光电探测技术、信息获取与处理、运筹学管理与决策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资源分布视角下区域保障调度模型研究

    胡志刚楼京俊史跃东
    3093-3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作战中,装备保障需求呈现出一定分布特征,保障供应也随时动态变化,如何匹配供需进而进行保障调度成为提升区域保障能力的关键。针对区域资源供需的分布特性,运用最优传输理论,建立资源分布视角下区域保障调度模型。首先,构建分布视角下的区域保障调度基本模型,考虑决策层级将其拓展为多分辨率模型,然后基于sinkhorn算法提出保障调度概率方案作为转换,进而给出多分辨率模型的保障调度方案求解算法。案例分析表明,非指数分布和自由竞争环境下,保障调度方案具有鲁棒性。

    装备保障资源分布保障调度最优传输

    基于非支配遗传算法的HLA仿真系统数据采集策略

    王佩骐鞠儒生张淼段伟...
    3103-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采集是仿真执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效率对整个训练仿真活动的最终效果和效率具有重大影响。然而,在现有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HLA)的分布式仿真系统中,集中式数据采集在单个步长内读写海量数据,会影响仿真正常推进,而分布式数据采集会造成大量冗余数据,且采集模块的开发不具备通适性。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弱分布式数据采集结构,利用多个采集成员实现并行数据采集,并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NSGA-Ⅱ)制定采集任务在多个成员间的分配策略,实现数据采集负载的均衡分布。仿真结果和真实系统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显著提升数据采集效率,同时减少数据采集成员执行过程中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内存消耗。

    数据采集高层体系结构大规模分布式仿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采集效率

    基于连通度的作战体系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丁泽柳季明杜静
    3112-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备坚实可靠的组成结构是作战体系有效执行作战任务的基础和充分发挥体系效能的前提。为了判断评价作战体系结构在遭到打击破坏或出现故障损耗情况下的持续运行能力,基于体系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连通程度,从点连通度和边连通度两个角度入手,研究给出一种作战体系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利用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检验,可服务于作战体系设计与建设。

    连通度作战体系结构可靠性

    多星姿态协同中的几何鲁棒控制

    胡洋刘学超李化义曹芊...
    3118-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星系统的姿态协同控制问题,通过不变扩展卡尔曼滤波(invariant extended Kalman filter,InEKF)对航天器进行姿态估计,将航天器的姿态估计与传递矩阵独立;结合无向通信拓扑构建多星特殊正交群(special orthogonal group,SO(3))姿态模型,推导SO(3)上姿态协同误差。然后,基于SO(3)提出基于一致性理论的姿态协同控制算法。其中,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虚拟扰动进行拟合补偿,所提出的算法考虑空间扰动,以保证协同控制器适用于整个姿态空间,实现多星姿态协同、跟踪期望姿态和执行器能力约束下的协同。根据LaSalle不变集理论对系统进行分析,证明系统具有全局渐近稳定性。最后,利用六星航天器系统校验了所提姿态协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多航天器特殊正交群协同控制径向基函数不变扩展卡尔曼滤波

    基于多目标蚁狮优化算法的月球InSAR卫星编队构型设计

    舒睿贾庆贤于丹杜耀珂...
    3128-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月球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卫星编队构型设计问题。首先,建立了基于相对偏心率/相对倾角(eccentricity/inclination,E/I)矢量的月球InSAR卫星相对动力学模型。然后,研究了月球轨道摄动环境下的编队飞行长期稳定飞行条件。进一步,以相对测高精度和模糊高度为优化指标,同时考虑星间安全性,给出了月球InSAR卫星编队构型优化的目标函数。针对现有的研究方法难以解决构型设计的多目标问题,应用改进多目标蚁狮优化算法实现了月球InSAR卫星编队构型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其在基线使用率方面更优,从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月球InSAR卫星编队构型设计蚁狮优化算法

    滑翔制导炮弹多炮齐射协同弹道规划与协作范围确定方法

    尹秋霖陈琦王中原王庆海...
    3139-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滑翔制导炮弹多炮齐射打击固定目标的协同攻击场景,为充分发挥整体控制能力,增强打击效果,研究着眼于弹群的协同方案弹道规划问题。首先,考虑到攻击不同距离目标时飞行方案的侧重点与弹道特性差异,为滑翔制导炮弹进行战区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寻优指标因战区而异的全弹道协同规划模型。其次,针对实战中的战斗队形配置问题,提出一种简单通用的协作范围确定方法。随后,针对现有协同方式在处理多阶段规划问题时存在的适用性或最优性方面的局限,提出一种双层自适应协同策略。最后,分析特殊作战任务引入的额外约束条件对战区划分与协作范围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简捷有效地确定可行工况,辅助战斗队形的配置;同时,相比于传统的分布式策略,在所提的协同策略作用下,不同战区内的方案弹道均具有优越性。

    弹道规划多炮齐射同时弹着战区划分协同策略协作范围

    自由度可调模块单元系统运动学并行建模

    费军廷贾庆轩陈钢
    3150-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个自由度可调模块单元组成的系统,提出含标准化流程的模块化机器人拓扑结构数学描述及运动学并行建模方法。首先,建立模块单元运动传递库,并提出含标准化流程的四元组矩阵模块化机器人拓扑结构数学描述。接着,以模块单元运动学模型为基础,考虑多分支模块化机器人各分支间耦合影响,建立适用于链式模块化机器人的位置级与速度级运动学模型。随后,提出模块化机器人运动学并行建模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该算法能够适应各类型拓扑结构模块化机器人的快速建模。拓扑结构数学描述与并行计算的引入降低了模块化机器人建模难度,提升了建模效率。

    模块化机器人拓扑结构分支空间雅可比矩阵并行建模

    复杂环境下的飞行器在线航路规划决策方法

    杨志鹏陈子浩曾长林松...
    3166-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飞行器在线航路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的飞行器在线自主决策方法。首先对飞行器运动模型、探测模型进行了说明,然后采用DRL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对飞行器飞行控制策略模型框架进行了构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课程学习(curriculum learning,CL)的CL-DDPG算法,将在线航路规划任务进行分解,引导飞行器进行目标靠近、威胁规避、航路寻优策略学习,并设置相应的高斯噪声帮助飞行器对策略进行探索和优化,实现了复杂场景下的飞行器自适应学习和决策控制。仿真实验证明,CL-DDPG算法能够有效提升模型的训练效率,算法模型任务成功率更高,具有优秀的泛化性和鲁棒性,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复杂动态环境下的在线航路规划任务中。

    在线航路规划深度强化学习自主决策课程学习威胁规避

    输入时滞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入受限一致性控制

    刘伟民王永越马欣阳刘金琨...
    3176-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具有输入幅值约束的输入时滞机械系统,研究基于有向图拓扑的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一致性控制问题。对于只有部分智能体能够接收到理想信号的情况,提出一种观测器,使每个智能体都能观测到理想信号,并证明观测误差的指数收敛性。在控制器设计中,通过将系统的输入积分反馈到控制器中,消除输入延迟的影响;结合输入积分法和双曲正切函数,在解决输入延迟问题的同时限制控制输入幅值,并利用FMINCON函数优化控制参数。最后,利用李雅普诺夫方法证明控制目标的实现和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观测器和控制器能够有效实现系统的一致性控制。

    多智能体系统有向图输入受限输入延迟一致性控制

    欠驱动条件下自主水下航行器轨迹跟踪动态性能预设控制

    李晓斌徐东杨雪
    3185-3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在复杂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条件下高性能轨迹跟踪需求,提出预设动态性能及收敛时间的三维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对欠驱动AUV的前向位置道进行扩维,构建面向控制的一体化多输入多输出轨迹跟踪模型。然后,结合动态过程函数与预设时间控制理论,建立动态性能预设轨迹跟踪控制系统,使得AUV轨迹跟踪暂态品质可由动态过程函数直接决定,而跟踪误差的实际收敛时间也可由单个控制参数准确预设。最后,为避免控制奇异现象和"微分爆炸"现象,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分别融入绝对值修正法和径向基函数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拟合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显著提升欠驱动AUV的抗扰性和暂态品质,实现快速平滑的高性能三维轨迹跟踪。

    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动态过程函数预设时间控制理论动态性能预设轨迹跟踪控制径向基函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