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建华

双月刊

1009-4482

xuebao@hnust.edu.cn

0732-8290354

411201

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期刊社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属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双月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反映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洛丽塔》的拼贴中的语用预设及其语篇功能

    田霞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探讨了<洛丽塔>语篇建构中拼贴语段的语用现象,在语篇的层面上阐释了含有语用预设的拼贴在文学语篇信息流中的运作机制,并论述了其语篇功能,从一个新的视角彰显了拼贴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技巧的张力.

    洛丽塔拼贴语用预设语篇功能

    信仰与信实的统一——《慈恩传》的叙事分析

    史素昭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叙事学的角度对<慈恩传>的文学性进行分析.作为一部僧侣传记,<慈恩传>的叙事既承担着载道的责任,又肩负着征信的使命;在信仰与信实之间作努力,在僧传与史传之间取得平衡,这使<慈恩传>体现出独特的叙事景观.

    《慈恩传》叙事信仰与信实统一

    从《鹧鸪天》和《梦亡妻》的对比看中西悼亡诗的差异

    蒋倩
    18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北宋诗人贺铸的<鹧鸪天>和英国十七世纪诗人弥尔顿的<梦亡妻>同为悼亡诗,同样真挚感人, 但二者在表达方式、感情基调方面却有较大不同:<鹧鸪天>通过大量平实朴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意象来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悲中有痛;<梦亡妻>则通过引用希腊神话传说和<圣经>典故来表达作者对亡妻的颂扬和怀念,悲中有慰.本文就此展开分析比较,并试图从文化角度对这种差异做出诠释.

    悼亡诗《鹧鸪天》《梦亡妻》表达方式感情基调

    苦难、追求与宗教思想——试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

    黎军
    19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文学史上一位颇具特色的作家.他特别倾重于表现苦难及苦难之中人的追求与犯罪,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他得出的最后结论是宗教信仰.他的创作尤其是代表作<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都贯穿着浓厚的宗教思想,往往触及人的灵魂深处,陀氏是一位拷问人类灵魂的大师.

    陀斯妥耶夫斯基文学创作苦难与追求宗教观念

    斯佳丽:现代人生存之困"镜"

    赵蔓芳
    195-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飘>中的女主角斯佳丽,身经乱世,因为生存的欲望,本能地偏轨于她扎根的传统,在偏离的轨道上越走越远.她在对传统的背叛与眷恋中煎熬,总是对不可知的明天怀着美好的期望,是现代人生存两难困境的一面镜子.

    《飘》斯佳丽生存困境传统明天的期望

    汉语名词重叠研究的类型学视角

    张则顺
    19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汉语普通话中,名词的重叠仅限于一些亲属称谓词和兼属量词的名词,而在很多方言中,名词重叠的现象非常普遍.名词重叠现象也广泛见于日语、印尼语等其他语言.从类型学和方言类型学的角度讨论汉语名词重叠的语法意义,表现形式﹑以及这些重叠形式的地域分布.

    类型学方言类型学名词重叠

    从英语词典看词条排列方式

    朱坷
    20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词条作为词典的微观结构,其排列方式对于词典使用者习得词汇来说尤为重要.以各个时期的各类英语词典为例,探讨词条内多义词义项、派生词、成语以及专名的排列方式,对传统的手段和新的模式进行归纳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词典编纂的建议.

    词典词条义项排列

    审美超越的修辞学——关于文艺意识形态的实践理性功能辨析

    曾淑艳
    204-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艺意识形态不但具有认识性,而且具有实践性.从实践性角度来看,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主要体现为一种实践理性功能.通过对人的思想行为所起的定向与调节作用,它确证了人的自由自觉的以及超越的本性.情感体验是它的基本方法论特点.

    审美超越文艺意识形态实践理性自由自觉性情感体验

    英语有标记主位的语篇衔接功能

    王莉芳
    207-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主位"这一基本概念出发,根据Halliday把主位分为"有标记主位"和"无标记主位",探讨了英语有标记主位的语篇衔接功能.发现英语有标记主位可以充当语篇衔接的具体手段,并且可以起到承上启下,推动语篇发展,突出新信息,强调某个成分或某些成分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表达对比的语义关系.

    主位述位英语有标记主位语篇衔接

    认知域间的转移:语法化的一种解释

    高丽萍
    209-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本源,是用空间概念表征时间概念的认知基础;过去时的本质特征是距离性,包括时间距离、与真实性的距离;过去虚拟语气实质上是过去时态表与真实性的距离,用过去时表示非真实性是通过隐喻化和语法化来实现的,是认知域间转移的表现,即由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再到真值域的体现.

    哲学认知语言学语法化隐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