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海
学海

胡传胜

双月刊

1001-9790

xue-hai@jlonline.com;xuehai1990@126.com

025-83391490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

学海/Journal Academia Bimestri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类国际交流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建设"一核多元"的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

    陈成文陈宇舟陈静
    12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织体系是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建设"一核多元"的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既是习近平对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建设探索的一个新创举,又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自身的演进逻辑;既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建设的经验总结,又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建设的实践回应.从实践上看,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仍然存在结构上的"碎片化"、内部关系上的"紊乱化"、功能上的"梗阻化"等困境.因此,要建设"一核多元"的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就必须坚持"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优化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的基本结构,走出结构"碎片化"困境;二是注重理顺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的内部关系,走出关系"紊乱化"困境;三是注重整合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的基本功能,走出功能"梗阻化"困境.

    "一核多元"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建设

    奔跑的大象:超特大城市的敏捷治理

    于文轩
    139-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深入,超大、特大城市不断涌现.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带来城市管理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传统的以科层制为基础的行政管理组织、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方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超大、特大城市高度复杂的治理问题,我们亟须构建新的理论,探索更加灵活、敏捷的组织形态,推动城市治理转型.借鉴相关研究,本文建构了一个敏捷治理的框架,该框架包含十大治理要素,将计算机软件工程中的敏捷方法引入政府治理的场域,为超大、特大城市治理提供理论指导.本文进一步以厦门疫情防控为例,指出敏捷性治理要素是厦门疫情防控成功的关键.敏捷治理不仅仅适用于非常态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在风险社会中,面对日益复杂和动态的政策环境和棘手的政策问题,发展敏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对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治理后科层制城市治理敏捷治理

    邻比冲突治理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评价:一个理论框架

    陈宝胜
    150-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梳理并借鉴政策工具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4e"型邻比冲突治理政策工具有效性评价理论框架.研究发现,我国传统政府强制性邻比冲突治理政策工具有效性偏低.完善多元协作的邻比冲突治理主体结构、形塑邻比冲突政策工具价值导向、厘清邻比冲突治理政策工具使用的基本原则,采用递阶类型化的邻比冲突治理政策工具模型,应能有效提升邻比冲突治理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邻比冲突政策工具有效性绩效评价递阶强制递阶类型化

    制度变迁与权力竞合:党组织融入企业管理的初期尝试——以改革前工业小说为资料

    林盼
    160-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企业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尤其是对改革开放之前的国企如何坚持党的领导、推进日常生产,既有的研究还较为欠缺,导致这一时期的企业管理状况如同"黑箱",相关论述多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其中.本文借鉴格申克龙的研究方法,采用工业小说作为资料,深入探讨改革开放之前的企业管理问题.研究发现,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建立之后,党组织在企业中话语权得以提升,打破了原有的生产秩序.由于党政分工的界限不清晰,权责上相互交织的局面时常出现,因此如何分配党政领导的权力,成为"大跃进"时期企业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工业小说突出展现了企业管理层的权力竞合与自上而下的纵向关系网络的两种现象,细致呈现了制度变迁对企业管理体系产生的冲击,企业管理层、技术人员、普通工人等均受到这一冲击的影响,由此形成了理念与实践上的差异.

    工业小说党委领导企业管理制度变迁权力竞合

    "四化"同步集成创新:时代逻辑与改革进路

    吕永刚
    17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和重要目标."时空伸延"与"时空压缩",是"四化"在西方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呈现的不同逻辑与特征.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四化"同步发展,遵循统筹兼顾与集成创新的时代逻辑,主要改革进路为深化产业创新集成改革以优化区域经济格局,深化城乡融合集成改革以优化工农城乡格局,深化资源要素集成改革以优化市场配置格局,深化平台示范集成改革以优化战略支撑格局,形塑纵深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制度环境.

    "四化"同步集成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时代逻辑

    认罪认罚从宽的刑事实体内涵辨析

    单锋姚杏
    17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罪认罚从宽并不仅仅是程序制度,其实体内涵也有待厘清.认罪并不必然构成自首或坦白,有自首或坦白情节也不一定成立认罪."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与"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之间是并立关系."认事"只能构成坦白,承认指控的罪名才能成立认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是认罚成立的前提条件,这就意味着认罚既要求愿意接受刑罚处罚,也要求积极履行赔礼道歉、退赃退赔、赔偿损失等义务.认罪认罚真正成为独立的法定多功能从宽情节,并不一定取决于在刑事实体法还是程序法中规定该制度,关键在于认罪认罚情节的类型化.应当将认罪认罚情节划分为自首型、坦白型与其他型,分别确定具体如何进行从宽处罚.对于不成立自首或坦白的其他型认罪认罚,可以从轻处罚.

    认罪坦白认罚退赃退赔类型化

    论我国主观预备合并诉讼制度之塑造

    王春阳石晓波
    186-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观预备合并诉讼是指在民事共同诉讼程序中,与诉讼标的有关的当事人均作为原告或原告将与诉讼标的有关的当事人均作为被告,提起不能并存的诉讼请求,并列明各当事人及诉请的顺位关系,原告声明法院优先支持先位诉请,预备先位诉请无理由时,请求法院支持后位诉请.主观预备合并诉讼形态符合诉讼经济、纠纷一次性解决、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实现实体权利等价值追求,具备本土化建构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在借鉴域外经验与考量我国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我国主观预备合并诉讼的主体合并类型应限于被告预备合并型,先后位之诉的合并类型应为仅存在获胜顺位关系型.其程序规则设计主要包括:先后位之诉在一审中应当一并审理和裁判;先后位之诉在上诉审中需诉讼程序统一进行;共同诉讼人中一人作出的实体性诉讼行为仅对自己生效,作出的程序性诉讼行为对全体生效.

    主观预备合并诉讼共同诉讼诉讼合并一次性解决纠纷

    转型与新生:澳门白话文学的兴起及文体变革

    赵海霞
    196-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进入大变革时代,因地理位置的偏离、人才的匮乏和内驱性的不足,白话文学在澳门几无自发产生的可能.同时,文化上与内地同根同源,文学发展与内地息息相通,又构成澳门白话文学产生的必然性.陈子褒在澳门倡导白话文、编写白话启蒙读本、推动启蒙教育,是晚清白话文运动在澳门的响应,为澳门白话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1920年雪社成员冯秋雪发表澳门第一首新诗.20世纪30年代是澳门白话文学的初创期,澳门本土有白话诗、文、戏剧和小说的发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澳门白话文学全面兴起.澳门白话文学产生在澳门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转型体现在"作家主体的转型"、"文学观念与作品形态的变化"及"文化下移与文体变革"等方面.知识分子的流动和市民对新思想的接受,对澳门新文学的产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相比同时期的内地和台港,澳门新文学的产生有其特殊性.

    澳门白话文学文体转型报刊新文学

    建构与调和:泰勒视域中语言与伦理关系新解

    王琼张萍
    205-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伦理冲突是当代道德哲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查尔斯·泰勒基于语言本体论立场,重新思考语言与伦理的相互关系,提出化解伦理冲突的新方案.通过肃清对语言本质的错误理解,泰勒主张语言和伦理之间存在建构关系,并以此论证伦理冲突发生的根源在于语言,不同伦理理解在主体达成对世界的普遍认知之后,获得互相通约的可能性.由于单纯的建构关系并不足以应对多元伦理理解带来的挑战,泰勒的"调和论"进一步阐释语言带给人类的"灵活性"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动物性本能,转变自身去追求更高的善,从而达到调和伦理价值体系之间纷争的目的 .

    查尔斯·泰勒语言本体论伦理伦理整体主义

    稿约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