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海
学海

胡传胜

双月刊

1001-9790

xue-hai@jlonline.com;xuehai1990@126.com

025-83391490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

学海/Journal Academia Bimestri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类国际交流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作者死亡后的著作人身权“保护”

    朱力影曾培芳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品被传播后,“作品使用者的独立性”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由此引发了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个性与作品使用者在精神消费作品过程中产生的个体认知孰轻孰重的问题.根据知识产权利益平衡理论,作者死亡后,作品使用者在精神消费作品过程中产生的个体认知应当重于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个性.因此,《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5条的“保护”应当理解为义务属性,即作者的继承人、受遗赠人或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负有保护已经死亡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法定义务.倘若作者的继承人等未能履行该法定义务,可以由检察机关依据《民事诉讼法》第55条的规定提起知识产权公益诉讼.

    作者死亡著作权人身权保护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英雄观的继承与超越

    储成君陈继红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英雄观的合理内核,构建了体现中国共产党价值使命并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英雄观,并从三个方面实现了英雄主体的平民化转向:以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作为战争英雄和民族英雄的主体构成、基于“无名英雄”的概念将英雄的主体扩展为普通群众、实现了英雄的职事化转向,由此克服了传统英雄主体精英化的历史局限性.中国共产党倡导集体英雄主义,坚持群众史观与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由此实现了对传统个人英雄主义的超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价值理念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英雄观英雄气概英雄主体集体英雄主义

    公共政策正向排斥的应然向度:政治哲学的视域

    钟裕民陈辉
    160-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政策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工具,公共政策排斥是这一核心工具的常用手段.基于政治哲学视域,公共政策正向排斥应遵循必要性、合法性、合理性要求.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为实现、增进和维护社会公正和促进公共生活良性的运行,国家有必要充分运用公共政策正向排斥这一重要手段:或是将不应当享受政策益处的社会成员、群体或区域排除在政策受益范围之外;或是否定、遏止、排斥某种不当的价值、理念或行为.同时,社会也要积极防范公共政策排斥偏离必要性、合法性、合理性原则而走向负向排斥的泥沼.

    排斥公共政策正向排斥必要性合法性合理性

    二维语义理论:查莫斯的认知解读策略

    陈晨
    16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学者的改良和完善,查莫斯的二维语义理论获得较大的包容性.查莫斯对该理论做出了新的认知解读,但仍然具有矛盾与含糊之处,即后验必然真理及核心议题之间不兼容,理想化的理性思维能力概念不清.符合查莫斯严格要求的理论策略,只能建立于一种形而上学式样的解读策略之上.

    查莫斯语境解读认知解读完美理性思维

    吴澄对《礼记·王制》篇的改编及其意义解析

    王启发
    172-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代礼学家吴澄所著《礼记纂言》,收录了原本《札记》中的36篇,并对其中19篇的原有内容进行了程度不同的调整和改编,包括《王制》篇.吴澄对《王制》篇原文的调整和改编,除了《王制》开篇一段内容位置没有变化外,有所侧重地对其他的段落章句进行了归类性调整,可见吴澄并没有将《王制》篇视为一个原本成熟的整体篇章,而是认为或因为错简传抄而成为《礼记》原本的样子.吴澄对《王制》一篇的内容按照一定类别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所以具有改编的性质,而其归类标准以及排列顺序则为:“记制爵”“记制禄”“记度地居民”“记教士官人”“记制刑明禁”“记质成制用”“记养老恤穷”“记廵守朝聘”“记田”“记丧”“记祭”等部分.吴澄将原本的《王制》篇重新编排分作上述11个部分,形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篇章.本文先以表格形式将《礼记·王制》篇原文与吴澄《礼记纂言》改编后的《王制》篇进行对比,叙述吴澄对《王制》篇所作调整和改编的基本情况,之后重点就吴澄对《王制》篇所作调整和改编的内在逻辑与合理性进行探析,以见吴澄所作改编的意义.

    吴澄礼记纂言王制篇改编解析

    法国近代早期的生活节奏与观念演变——基于《牧羊人万宝通历》的人类学考察

    王印
    18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社会人类学的“节奏”概念,以《牧羊人万宝通历》为研究对象,对法国近代早期历法中所包含的循环时间结构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关于当时大众生活节奏隐性周期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生活的循环节奏和线性节奏的历时性考察,探讨多种因素在观念嵌套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及其对时间结构、生活节奏乃至大众心理的影响,从而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情绪基调问题提出新的思考.

    法国近代历法《牧羊人万宝通历》循环时间

    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贸易保护思想的发展和形成

    孙莹
    18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英国农业、工业和贸易状况的不断恶化,与自由贸易政策针锋相对的保护主义学说不断涌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主张逐渐臻于完善,并最终形成了以英国历史经济学派为代表的帝国特惠思想.这一时期,国际贸易趋势和规模经济的出现为这种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条件.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理论和运动相互促进,实现了英国国家政策从自由贸易向帝国特惠的转变.本文着重探究了英国帝国思想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贸易保护历史经济学派帝国特惠

    英国新工党政府与志愿组织的合同合作

    周真真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解决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困境是英国乃至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1998年,英国新工党政府与志愿组织代表签署了《政府与志愿及社区组织合作框架协议》,这意味着官方与民间的合同合作方式在英国首次以政府政策的形式出现.这是新工党社会服务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与以往不同的是,新工党政府不再仅仅将志愿组织看作是为其提供服务的工具,而是要承认其政治地位,以赋予市民社会新活力,并通过重新恢复活力的市民社会,为福利制度创造能够良好运行的国内环境.

    英国志愿组织合同合作市民社会

    2019西方思想年度述评(下篇)

    刘擎
    20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科学家共同体发出警告,全球气候进入紧急状态.思想界对优绩制造成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后果展开辩论和反思.当代资本主义的实践面临来自平等主义和人道主义立场的挑战,激发了新一波改良资本主义的思考.2019年的这些焦点议题显示,面对困境寻求变革的探索,正在成为西方思想界的重要趋势.

    全球气候危机优绩主义资本主义的未来

    气候变化的伦理书写与正义边界——兼评陈俊的《正义的排放》

    徐峰
    21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伦理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外伦理学的研究热点.陈俊教授的新著《正义的排放》一书以参与国际对话为指向,以分析说理的论证为进路,以正义理论的建构为目标,尝试为可接受的全球气候协议提供有力的道德辩护.该书聚合“向后看”蕴含的历史逻辑和“向前看”蕴含的发展逻辑,既厘清了历史排放责任的疑难,也为当前排放空间和减排成本的分配提供了一种平等主义式的辩护.

    气候变化分配正义平等主义《正义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