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海
学海

胡传胜

双月刊

1001-9790

xue-hai@jlonline.com;xuehai1990@126.com

025-83391490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

学海/Journal Academia Bimestri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类国际交流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政策试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胡立法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试验是“中国模式”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它确保了改革开放行稳致远.政策试验之所以被证明是成功的,是因为它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确保了政策试验的成功.党的领导在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层面嵌入了政策试验,激励与约束相统一既保证了政策试验结果的有效转化又催生着地方政府踊跃进行政策试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弹性为政策试验留下了制度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能力内生地推动了政策试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政策试验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理论价值与实践行动

    冯梁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世界战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海洋形势复杂多变、海洋治理方兴未艾的关键时刻,中国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全球海洋治理、推进大国海洋合作、促进各国海洋事业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前进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需要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当前主要工作,应致力于丰富完善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清晰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原则,探索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方法,并就破解全球海洋领域中的棘手问题,创造性地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海洋命运共同体海洋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生产方式变革、国际经济规则重塑与制度型开放高地建设

    李国学东艳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从国际生产方式变革的制度需求与供给视角,构建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塑的理论分析框架,为中国制度型开放提供理论依据.总体上来看,目前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基本上体现了国际生产发展新趋势,但没有充分重视全球生产网络中其他权力主体在减少契约摩擦和促进国际贸易投资争端解决中的作用,也没有反映全球生产链上技术标准的公共产品属性.作为制度型开放高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应“先行先试”那些反映了国际生产方式变革制度需求的贸易投资新规则,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引领和推动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全球生产网络制度型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困境与应对策略

    顾成博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规定、法律制度和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了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所面临的法律困境.文章认为,我国尚缺少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系统性法律规范,法律规定与法律适用存在冲突,侵权行为认定制度不完善,法律救济措施不完备,司法审判标准不一致.制定单独的商业秘密保护法,优化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和实施商业秘密案例指导制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路径,并将有利于提升商业秘密保护的整体水平.

    商业秘密保密措施举证责任转移规则侵权事实推定原则不可避免泄露规则

    江苏如何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王维李思慧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对外科技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在局部领域成为全球领先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重要节点,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全球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江苏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宏观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多变,主要表现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增加了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科技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主要“承压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科技创新发挥更直接、更强劲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为江苏更快融入全球提供战略机遇.在当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我们提出江苏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路径及对应政策建议:一是在全球创新要素流动受阻的背景下,快速反应、灵活变通,在逆境中加速全球创新要素整合;二是突破传统全球创新网络融入方式,重构国际创新链,畅通国内创新链;三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与企业共担风险,集聚产学研力量,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技术,助力企业弯道超车;四是弱化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渠道的政治属性,更多发挥民营载体平台等的中间力量,畅通和拓宽融入渠道;五是把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以南京、苏州为重要支点和枢纽,构建区域创新网络,通过规模效应整体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科技创新创新网络深度融入创新链

    中国式协商民主:以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为例

    黄杰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十二届全国政协在继承优良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性发展出的一项协商议政制度.自2013年重启以来,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各个方面不断制度化、规范化.本文主要基于十二届全国政协75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资料,着重分析探讨了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基本结构、政策功能及政治意涵.双周协商座谈会是一种精英咨询型协商.协商的主体是社会各领域的优秀代表,协商的议题具体而务实.尽管并不具有法定约束力,双周协商座谈会通过多种渠道实现了协商与决策的连接,并发挥了政府决策智囊的作用.对双周协商座谈会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制度运作及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理解.

    双周协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政策影响

    补充民主政制:人民信访制度的再阐释

    孔凡义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社会普遍存在对信访制度妖魔化的现象,认为信访就是上访、信访就是维稳、信访就是人治、信访就是谋利或维权抗争.这些妖魔化现象的产生源于人们对信访制度的本质认知不清、对信访制度的定位认识不足.信访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有益补充,是一种补充民主政制.就本质而言,信访制度是一种民主制度,它是低门槛的民主、弹性的民主、直接民主、超越科层制的民主和群众民主.就定位而言,信访制度作为民主政制是补充性的,它是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的有益补充.信访制度因其独特的民意表达机制、权利救济机制、民主监督机制和政治认同机制,通过嵌入、代偿、兜底和纠错等方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有益补充.

    信访制度民主政制中国特色

    社区治理联合体:政社跨部门协作的边界与整合

    沈亚平王麓涵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治理联合体这一新型组织是由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整合而成的跨部门协作组织实体,其中各构成主体的边界模糊是必然结果.社区治理联合体是后现代主义的产物,其已超出了基于封闭性边界而对政社跨部门边界模糊进行研究的解释范围.因此,有必要基于边界的开放性,对政社跨部门边界模糊的演变过程与特点展开思考.政社系统关系在经历了社区分化与组织整合后,联合体中各组织的边界模糊呈现先天弱化性、高渗透性、非位移性的特点,组织内外在制度同构与同构扩散的影响下同质性越来越高.社区治理联合体这种赶超型、跨越式的发展,使得社会组织的自主性与基层社会的自治性都将受到边界模糊的进一步影响.

    社区治理联合体政社跨部门协作边界模糊制度同构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制度之思考

    缪昌武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警制度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于2004年正式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制度,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应对2019年末发生的新冠疫情中反应迟缓,未能发挥出应有作用,从而引发广泛质疑.调整预誓权限,赋予地方政府乃至基层政府预警权,成为改革预警制度的思考方向之一.本文通过对现行预警制度的特点及权限配置模式进行解析,将预警制度置于我国应急管理体制中,对其运行机制及存在问题进行具体考察,并基于“属地管理”原则,对优化预警制度的路径进行理性思考.

    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地管理原则

    单位制的共同体思想传统

    宣朝庆司文晶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长时段视角,审视思想传统与制度发展的关系,认为单位制在现当代的发展除了时代的需求之外,主要是由于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共同体思想及其实践.这种传统在近代以来受到大同理想复兴、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等因素的影响,使单位制体现出浓厚的共同体色彩.考察单位制的共同体传统,也可以对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问题进一步加深理解.

    单位制共同体思想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