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海
学海

胡传胜

双月刊

1001-9790

xue-hai@jlonline.com;xuehai1990@126.com

025-83391490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

学海/Journal Academia Bimestri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类国际交流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鲜明特征和世界意义

    王艺苑蒋明敏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资本主义现代性相比较,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动力、制度保障、价值基础、历史进程和交往原则等方面,展现了不同的特征.衡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不能囿于一时一地,而要立足于整个人类社会,从世界历史的维度整体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强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重塑了现代化的路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升了全球治理水平,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

    现代化中国特色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SSCI数据库(2013-2021)的分析

    尤振权张亮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遵循.通过分析CSSCI数据库(2013-2021)国内学术界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的研究可以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提出背景、战略意义与实践逻辑等,从理论和实践创新、现实针对性等角度进行全面阐发.下一阶段,针对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的研究阐释,要注重以战略思维把握其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善于从学理、哲理、道理、情理维度拓展研究视角,立足自我革命伟大实践丰富研究主题,在理论与现实的张力中激发研究的内生活力、动力和创造力.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CSSCI统计分析

    论政治大一统:内涵、本质和演进

    汪仕凯
    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一统的根本性质在于政治,并且正是政治创造了大一统,政治大一统是大一统的根本内容.政治大一统是指一种国家体制或者说政治制度体系,它以皇权为中心,以政治集中为本质,由郡县制、官僚制、选官制、儒家意识形态等政治程序与皇权高度耦合在一起组成.政治大一统是同王朝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王朝国家实际上依靠政治大一统作为内在支撑,政治大一统构成了王朝国家的深层结构,而王朝国家则是政治大一统的外在表现形态.发端于西周、极盛于清朝的政治大一统在近代中国遭遇到了"世界历史时刻",寻找到一种新的能够同现代国家融合在一起的政治大一统,就成为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根本所在.

    大一统政治大一统世界历史时刻

    以国家整合为中心的大一统理念:基于对秦汉间三场政治论辩的解读

    姚中秋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一统是中国的根本政治价值,对其进行研究不能局限于《春秋》公羊学的抽象义理,也不能局限于边疆问题或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王朝的局部政治实践.本文重返秦汉大一统国家构建的历史进程,以历史政治学方法解读其间发生的三场重要政治论辩、对话:秦统一之初的封建、郡县之辩;李斯反对淳于越,寻求学术一统的论述;汉武帝与董仲舒的策问一对策.分析这些追求国家一统的实践性思想文本可以确认:大一统理念以推进国家整合为中心,包含空间、政治结构、精神与社会、时间四个维度,体现为疆域一统、政治一统、文教一统、古今一统.

    大一统秦汉国家国家整合历史政治学

    级别弥散与官本位体制的成熟:对唐宋官僚制级别管理的考察

    刘杰
    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唐宋时期的级别管理为研究对象,以级别弥散为理论命题,分析唐宋官僚制走向成熟官本位的过程和机理.唐宋官本位体制的成熟从逻辑上可以分为如下步骤:首先是级别的结构性扩张,包括职位级别的品位化和品位级别的扩充,二者融为一炉,官僚制的重心向品位级别不断倾斜;其次是级别的功能性融合,品位级别不断向社会扩散,以精英吸纳的方式使大量"官人"散布在社会各领域和各层面;与此同时,官方通过各种制度安排,进行社会汲取,级别管理和社会水乳交融,崇"官"尚"官"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不断向社会扩散,官本位体制成为传统社会中重要的支配性力量.官本位体制成熟的过程,就是级别管理实现弥散的过程.

    官本位级别管理级别弥散职位级别品位级别

    "控制权"理论与政府治理:一个研究评述

    陈家建
    5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思想,"控制权"理论从目标设置、考核验收、激励分配三个维度研究政府组织的结构特征和运行逻辑.近年来,在中国政府治理的研究中,"控制权"理论被广泛运用,在组织结构、政策执行、项目制三个领域中都有大量研究借用"控制权"理论进行分析,学术影响显著.但是,学界对"控制权"理论的运用条件和适用度还缺乏深入讨论.同时,从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来看,"控制权"理论忽视了组织内非均衡权责的特征,仅从"控制权"的角度难以完整讨论中国政府治理的一些重要问题.

    不完全契约"控制权"理论政府治理项目制

    城市化的行政、福利、治理维度:控制权视角下的政策过程分析

    管兵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期学界对于控制权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科层制内部上下级政府关系进行讨论.当政策和治理从科层制内部延伸到市场和社会领域,政策过程背后的控制权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对比科层制内部上下级政府关系中的控制权结构和政社关系中的控制权结构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对社会治理逻辑、多元政策过程模式做出深入理解.本研究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市的城市化政策变迁和实践为例,细化分析城市化政策的不同维度,讨论在科层制内部进行区划调整的体制改革的控制权逻辑,以及在政社关系领域进行民生福利改革和基层治理改革的控制权逻辑,由此提供一个对长时段政策变迁与实践的理解视角.

    控制权城镇化科层制政策变迁村改居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优化:一个嵌入机制的分析框架

    梁海兵
    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乡村产业发展面临产业链条较短、融合层次较浅、要素活力不足的现实困境,以及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驱动机制阻断与外生动力村域脱嵌的客观情境,首先提出一个力图促进乡村产业内外动力联动发展的嵌入机制分析框架,并在该框架下从生产端、流通端和创新端分别讨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链式优化路径.其次,着眼于整个乡村产业的长效发展,本文构想了一幅基于产业链,拓展至产业集群,稳定在产业生态系统的"链-群-系统"乡村产业立体发展图景.最后,本文围绕乡村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分别从政府、下乡投资和农民等三个主体提出相关政策思考.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嵌入机制产业生态系统

    "生态乡村"建设:理论向行动的跃迁

    刘祖云刘腾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乡村"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从理论上看,从"生态乡村"概念的缘起到相关学术理论的发展,"生态乡村"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对相关文献的回溯和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生态乡村"理论运思的内在逻辑与实质内涵;与此同时,"生态乡村"建设必须由理论运思向实践行动跃迁,而从实践行动上看,"生态乡村"建设需要"技术支持",也需要"村民参与",更需要"消费转型",这是"生态乡村"实践行动方案的三个关键措施.

    生态乡村技术支持村民参与消费转型

    从失配到适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逻辑转换

    黄亚新王长青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作为实现供需匹配的重要手段,其实现目标既要有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又要有助于增进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基于公共管理的视角,可及性是一个评价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适合度的概念,应包括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适应性和可承受性等内容.供需失配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存在的基本症结,而财政失衡与资源错配是形成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失配的主要原因.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医疗资源配置、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服务质量反馈、医疗卫生支出补偿等方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是实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从失配到适配逻辑转换的根本路径.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医疗卫生支出可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