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孔祥科

月刊

1003-1286

xwahz@sina.com

0371-65795932 65795931

450008

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段28号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Journal Journalism Lover
查看更多>>本刊是“新闻爱好者的下半月理论版”。栏目有本月评论、特稿、传媒观察、随笔、新闻窗、理论与思考、广告探微、新闻与法制、采写编、网络传播、新闻教育、报海钩沉、国际新闻界、声屏世界、办报经纬、党政论坛等。读者对象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电视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孙永旭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新闻是电视新闻中一支出奇制胜的“轻骑兵”,篇幅虽小,却展示着媒体及记者的采写水平.而电视短新闻最能体现竞争力的就在于对现场感的捕捉与运用.因此,无论从新闻本质还是受众需求出发,研究和探讨短新闻的现场感是电视媒体发挥自身优势必不可少的内容.文章针对短新闻现场感的性质、特点并配以获奖新闻案例,探究了现场感在短新闻中的具体运用.

    电视短新闻现场感新闻敏感

    “放”与“收”的艺术——谈河南卫视《知根知底》栏目形态

    许春敏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2年,河南卫视新推出一档文化娱乐类栏目《知根知底》,本文认为该栏目在文化类栏目的娱乐化呈现上做出了尝试,力求做到节目定位收放有理,节目形态收放科学,节目设置收放有度,节目效果收放有节,节目推广收放有序,但节目在细节表现、制作手段、内容把控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河南卫视知根知底文化娱乐节目

    网络时代下营销方式的探索——微博营销

    王飒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大部分企业依旧以传统的营销手段占据着较大的资源和市场,但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的不断发展,一股以微博营销为代表的网络营销正以一种迅猛的态势席卷着整个互联网市场.微博营销,顾名思义是由微博所催生的一种新型网络营销方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微博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差异,探讨微博营销能否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从而在网络营销的大世界中占据独特地位,并在中国市场得到规范发展.

    企业微博粉丝听众互动潜在市场舆论环境危机公关法律

    基于社交网站的广告传播策略研究

    陈慧朱晶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网站是目前互联网发展趋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社交网站特点,从用户的软性诉求和用户关系角度出发,重点分析社交网站广告传播可以采用的一些策略,提出了社交网站广告传播可以采用基于用户关系的人际关系传播策略、基于用户行为特征下的差异化传播策略、软性诉求传播的策略.

    社交网站广告传播软性诉求用户关系差异化策略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记者的专业素养

    周春红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了传统媒介背景下新闻摄影记者的基本专业素养.并通过对媒介融合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推理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摄影记者更应坚定政治立场,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素养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新闻照片的后期制作技术,熟知不同媒体的特点,学习多种媒体的采集技术,了解不同媒介的优缺点,转变思维方式,以顺应媒介融合对新闻摄影记者的需求,做全能型的新闻摄影记者.

    媒介融合新闻摄影记者专业素养多媒体采集思维方式

    活动策划:地方门户网站经营制胜新途径

    高亢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门户网站的经营问题对地方网站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指出,与全国性大型商业网站相比,地方门户网站在网民数量、点击量等方面相差十分悬殊.在靠点击量与大型商业门户网站比拼无法取胜的情况下,地方门户网站走以活动带动经营、不拼流量拼创意的经营路径,是一个社会影响好、收益见效快的办法.本文重点讨论了活动策划对地方门户网站的四个方面的好处,并对地方门户网站如何做好活动策划提出了实用性的建议.

    地方门户网站活动策划广告经营营销策略

    汉字——智慧的结晶

    刘钦荣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字是汉语和汉文化的载体,历史悠久且魅力无限.本文从造字和组字两个方面分析汉字,展现了汉字所凝聚的几千年来亿万人民的高超智慧,及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汉字造字组字智慧

    新理念·新视角·新成果——《广播影视新视角丛书》序

    胡正荣孙宜君
    89页

    立体的自传 一代人的缩影——喜读李根林新著《一路走来》

    刘文凤
    90页

    诗的美——欣赏杂记

    邓质钢
    91-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