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孔祥科

月刊

1003-1286

xwahz@sina.com

0371-65795932 65795931

450008

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段28号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Journal Journalism Lover
查看更多>>本刊是“新闻爱好者的下半月理论版”。栏目有本月评论、特稿、传媒观察、随笔、新闻窗、理论与思考、广告探微、新闻与法制、采写编、网络传播、新闻教育、报海钩沉、国际新闻界、声屏世界、办报经纬、党政论坛等。读者对象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三农”报道——以《潇湘晨报》为例

    张明罗丽君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三农”报道以及相关研究依然严重缺乏.本文选取湖南省最有影响力的市场化纸媒《潇湘晨报》作为研究对象,从报道来源、内容分类、报道立场、报道体裁、报道数量、报道篇幅和版面安排等项目来探析其“三农”报道的策划和具体运作,力求总结有关经验和教训,以提升“三农”报道的水平,从而推动“三农”问题进一步得到有效解决.

    两型社会"三农"报道潇湘晨报

    选用新闻图片须把握好两个关系

    王冠星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新闻图片资源日益丰富.面对来源多样化的新闻图片,编辑人员在选取、使用时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关系,即客观性与艺术性的关系、画面与文字的关系.新闻图片强调对人、事、物的客观、忠实记录,而优秀的新闻图片又合理运用了摄影艺术表现手法.画面与文字说明就像新闻图片的“两条腿”,只有协调配合才能以最佳方式传递新闻信息.

    新闻图片客观性艺术性画面文字说明

    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校报的转型与创新

    张弘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发展迅猛,校报作为校园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挑战.打造高校文化高地是校报转型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应对新媒介挑战的必由之路.本文认为,高校校报亟待顺应新媒介变革的趋势,要在报网融合、文化立报中拓展校报发展空间,通过转型和变轨树立校报文化品牌.

    新媒介校报转型创新

    校园手机报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屈桃贾举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手机移动网络也异军突起,而校园手机报作为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媒介产物,理所应当地成为当下高校信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校园手机报是手机报的一种,它依托于手机移动网络,为高校学生量身打造.本文着力从校园手机报的优势和特点出发,深入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手机报作为信息传播载体对高校学生的积极影响.

    校园手机报优势与特点载体建设

    数字媒体环境下艺术类实验室发展探索

    方梦阳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持续发展,数字媒体逐步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实验室的发展和数字媒体也紧密相关,包括实验室的教学和研发、成果的发布和展示.无论是传统艺术还是各类新媒体艺术方面,艺术类的实验室都需要在新的数字媒体环境下探索新的建设方案.

    数字媒体环境艺术类实验室艺术实验传播

    “模拟广告代理竞标”课程建设初探

    柳庆勇覃进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拟广告代理竞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满足广告业界需求的专业人才.从课程论来看,“模拟广告代理竞标”课程建设,不仅要明确其教学目标,而且要科学设计其教学过程,还要完备其开设条件,既包括人,也包括物.

    模拟广告代理竞标课程建设高校

    论受访者心理预设障碍突破与沟通策略——以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为例

    谢明香王玥璐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闻采访实践中,采访者往往会遇到一些不配合或不够配合的受访者,他们的心理预设障碍为采访的进行树立起一道道屏障,从而使采访目的难以达到.本文以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为例,针对受访者带有障碍性的心理预设,解读新闻记者在采访时如何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来优化采访效果,突破层层障碍,有效调控受访者的心理预设,从而取得最佳访问效果,使新闻价值最大化.

    新闻采访心理预设《看见》突破与沟通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新闻集团的政治行为

    李岚
    58-60页

    《中国好声音》节目发展现状与经营理念探析

    刘宝珍王江蓬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2年盛夏,由浙江卫视播出的《中国好声音》 (The Voice of China)节目红遍大江南北,一时间,关于电视歌唱类选秀节目的讨论再一次进入高潮.本文试图运用国际传播的视野和理念结合中国本土化特色来探究该节日的发展现状、经营理念与未来走向,彰显出它既是音乐大餐,又是文化盛宴的时代品质和特色.

    《中国好声音》发展现状经营理念

    代际元素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传播效果——以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为例

    冯丹阳毛东东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视综艺节目是当今电视媒体非常重要的节目类型,其发展已进入瓶颈时期,克隆化、同质化成为电视媒体人必须解决的问题.2011年5月,深圳卫视一档全新的怀旧类综艺节目《年代秀》的开播,无疑让电视受众、电视媒体人眼前一亮,在栏目的策划中通过对代际元素的合理运用,可以让不同年龄阶段的电视受众在节目中找到各自的情感共鸣,有效解决了电视综艺节目仅为年轻人制作的问题,扩大了受众范围.它的开播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新的节目形态,有效地解决了电视综艺类节目的创新问题.

    代际关系电视综艺节目选题策略传播效果深圳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