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前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前哨
新闻前哨

肖曜

月刊

1003-2827

xwqs@cnhubei.com

027-86791701

430077

武汉市武昌区黄鹂路65号湖北日报社内

新闻前哨/Journal PRESS UTPOST
查看更多>>本刊为新闻刊物。研究当代新闻理论,探讨新闻传播规律,传播新闻改革信息,反映新闻战线动态,介绍新闻业务知识,展望新闻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做好典型人物报道路径分析——以楚天都市报"轮椅绣娘"系列报道为例

    李梁玉李庆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楚天都市报"轮椅绣娘"系列报道为例,从把握时代脉搏、深入现场采访、抓住人物细节、动态跟踪报道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新时代新传播格局下,主流媒体提高典型人物报道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的方式方法。

    典型人物楚天都市报轮椅绣娘

    课程思政视域下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影视专业课堂的策略

    陈小娟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遗文化传承着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自信。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影视专业课程思政,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非遗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入、内容同质化等问题,应探索持续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优化机制提升教师应用能力,构建思政育人新模式。

    课程思政非遗文化影视专业

    融合媒介 以练带学——高校戏剧影视专业大型活动实践教学思路

    刘霏仪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依托当下的融合媒介环境背景,试图探寻一条"接轨行业,服务地方"的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思路。

    戏剧影视学实践教学大型活动编创

    前沿问题驱动的传媒产业研究

    周对葵
    56-57页

    非遗价值的提升与乡村空间的优化——《乡村空间与非遗意象:武陵山片区非遗新媒体传播实证研究》读后

    罗康隆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应对所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创造并可以传承的文化事实体系。《乡村空间与非遗意象:武陵山片区非遗新媒体传播实证研究》主张以新媒体作为传播手段,力图使得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被社会广为了解并接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的产品化与市场化,深度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提升,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者脱贫致富的资源,使乡村空间得以优化。

    非遗价值乡村空间武陵山片区

    中国数字劳动研究的演化路径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石潇玥邢晓雷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00-2023年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347篇数字劳动相关论文为样本,利用CiteS-pace 对相关数据进行时空分布、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方面的文献计量分析,进而对中国数字劳动研究的演化路径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数字劳动发展趋势CiteSpace可视化

    社交游戏互动下青年童稚化行为研究——以"城市版猫捉老鼠"为例

    张蕊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结合互动仪式四要素洞察分析"城市版猫捉老鼠"游戏内涵的实践逻辑、社交互动价值及对青年童稚化行为的审思。

    互动仪式链游戏社交青年社交城市版猫捉老鼠

    网络时代青年群体"搭子"社交行为研究

    纳茹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年轻人开始在虚拟空间中感到社交疲劳。由此,他们开始尝试线下社交活动"搭子"社交。本文分析了"搭子"社交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虚拟空间青年群体社交模式"搭子"社交

    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路径

    李诗溢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正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网络技术和媒介平台的建立,不仅从形式上推动了传统单一式的面对面教学到互动式教学的转变,而且从内容上起到红色文化传播和育人的作用,有益于落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要求。本文通过梳理新媒体时代文化的传播逻辑,探究如何更好运用新媒体,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并进一步探究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如何提升红色文化育人能效。

    新媒体红色文化大思政课课程思政

    数字化赋能湖北花鼓戏保护与传承

    沈阳孙辉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着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记忆符号。花鼓戏是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遇到城市发展和数字媒介带来的新挑战,目前面临着传播和传承困境。媒体融合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网络平台上的衍生开发与传播持续升温。如何做好保护、传承、创新,让花鼓戏获得持久的文化生命力?这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湖北天门花鼓戏在数字平台上的传播现状入手,提出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传播、保护、传承湖北省花鼓戏的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传承花鼓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