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前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前哨
新闻前哨

肖曜

月刊

1003-2827

xwqs@cnhubei.com

027-86791701

430077

武汉市武昌区黄鹂路65号湖北日报社内

新闻前哨/Journal PRESS UTPOST
查看更多>>本刊为新闻刊物。研究当代新闻理论,探讨新闻传播规律,传播新闻改革信息,反映新闻战线动态,介绍新闻业务知识,展望新闻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央视网多模态叙事与分众化传播探析

    谭可可王家宁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社会认同的角度,扒梳央视网守正创新的特点,探究多模态叙事与分众化传播促使主流舆论社会化液态流动的实现路径,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对媒体内容生产与分众化传播提出些许对策,希冀为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新型主流媒体多模态叙事分众化传播社会认同

    影像化传播中城市品牌的情感认知和文化认同构建

    李琼王健余芳蕾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认同和情感认知是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的两个核心概念,而城市宣传片、城市纪录片、城市微电影等影像化传播方式能够在不同维度、不同层面构建起不同的情感认知和文化认同,为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提供有力支撑。如何通过影像化传播构建城市品牌的文化认同并提升情感认知,是本文探讨的重要方向。

    影像化传播城市品牌情感认知文化认同

    非遗传播中文化符号的生成与意义建构——基于春节联欢晚会的研究

    谭强杨帆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之根,在现代艺术与数字技术的浸润下,它已演变为内涵深化与外化的多元符号。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中国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一场视听盛宴,更在于守正创新地推动了非遗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本文从文化符号学视角出发,探讨非遗在春晚仪式化传播下文化符号的生成与意义建构,以期探究非遗文化符号在"编码"和"译码"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索文化符号在非遗传承中的应用和现实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符号春节联欢晚会仪式传播

    融媒时代高校新闻如何兼得"高流量"与"高质量"——以湖北日报教育科技报道为例

    韩晓玲钟文俊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媒体时代,"流量为王"还是"内容为王"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以高校新闻为例,探讨主流媒体在加速推进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坚持正确的流量观,实现高流量与高质量、正能量的同频共振。

    融合发展流量内容高质量正能量

    移动互联网国际传播策略——基于"洋网红"的分析

    詹灵筠刘畅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洋网红逐渐成为传播中国故事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了大量粉丝,对中国形象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运用头部效应、共鸣效应、长尾效应等传播学理论,加以案例和学理剖析,为进一步形成引导机制提供理论借鉴。

    中国故事洋网红意见领袖互联网短视频

    高校融媒体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秦聪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互联网+、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迅猛发展并加速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媒体的传播运行方式正处在深刻变革时期,包括校园媒体在内的整个媒体行业有机融合发展势在必行。高校需要认清融媒体发展意义,透析当前高校融媒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高校重点工作、顺应融媒体发展方向,通过深度融合破藩篱、做精内容树品牌、守好阵地齐育人、寻求技术新突破、开放合作谋发展等系列组合拳,高校融媒体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从而进一步强化主流思想在高校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高校融媒体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论融合新闻流程中的三重"分"与"合"

    盘石军杨添婷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合新闻是媒介融合在业务层面的体现,对融合新闻的理解要看到其"分"与"合"的统一,在表现形态上是"分"成多媒介多样式的新闻产品,在内容层面这些产品要"合"成一个完整的新闻故事。融合新闻流程中的"分"与"合"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采集环节的"分"素材而"合"成完整的新闻故事,这要求在信息收集时要全面反映新闻事件;二是生产传播环节的"分"产品通过多媒介"合"成完整的新闻故事,这要求各产品内容互补和各媒介形式互补,传播一个完整的新闻故事;三是在接受环节受众要多渠道接触多样化的信息,最后在头脑里整合成一个完整新闻故事。

    融合新闻新闻流程新闻故事

    《人大聚焦》:全媒体时代人大新闻节目的创新探索

    闫珣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大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广播电视台大力创新,联合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推出湖北省首档全方位、多角度反映新时期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电视栏目《人大聚焦》,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媒体变革背景、传播模式、传播价值等方面,解读"人大新闻节目创新"品牌效应的成因和内涵以及影响,以期为我国其他媒体创新人大新闻报道工作提供参考。

    人大新闻参政议政融合创新

    "四力"合一,从网络热点中抓到好新闻——对一篇报道的复盘和思考

    史强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媒体时代,各种热点层出不穷。作为党媒记者,要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淘出好新闻,除了要增强个人业务能力外,"四力"是必须坚持的遵循。本文结合长江日报相关报道,对如何在新闻生产各环节坚持"四力"做了辨析和探讨:只有将"四力"合一,党报记者才能从各种网络热点中抓到"活鱼"。

    四力网络热点舆论引领

    纸媒危机下的停刊词话语表达——近三年都市报停(休)刊词研究

    秦安兰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停(休)刊词是报社报人最后一次集体宣言,自然拥有解释停刊行为的义务。但"纸媒虽亡,媒体不死",报纸停刊并不意味着媒体的集体"阵亡"。很多报社顺势转战新媒体平台,停(休)刊词承担着挽留读者、与读者道别的重要职责。报人在其中采用回顾辉煌时代、阐释现状,展望未来的结构框架以及诉诸品格、诉诸逻辑和诉诸情感三种说服性修辞技巧,对读者感之以德、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以博取读者对报纸休刊行为的认同以及对报社的持续关注和支持。

    停(休)刊词都市报修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