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研究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研究导刊
新闻研究导刊

耿晓东

月刊

1674-8883

Xwdk66@163.com

023-63907845

400012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

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 Journalism Research Herald
查看更多>>《新闻研究导刊》是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部刊物《新闻导刊》的基础上改版而成。该刊以传媒业界与学界的结合点,传媒理论与实践的引领点,传媒今天与明天的制高点为办刊理念,立足重庆,面向全国,集理论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是新闻工作者、新闻研究者、新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转化率的视频平台关系网络构建研究

    崔宏达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内容消费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劳动过程,劳动天然地成为平台数字劳工异化研究的焦点,而劳动之外的社会关系则被忽视.然而在短视频平台内部,数字劳工已经发生明显的层级化现象,同为数字劳工,平台内部的内容生产者可以获得大量的经济收入,而用户不仅无法获得经济收入,反而会因点赞、观看、转发、评论等行为在无形之中成为内容生产者的数字劳工.当前,用简单的"劳动—剥削"的二元视角已经不能解决短视频平台内部的数字劳动问题,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入手或许可以获取新的研究成果.文章以社会异化为理论框架,从社会性视角出发解读短视频平台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异化现象,从而回答根本性研究问题.文章主要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对 16 名来自短视频平台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分属于不同群体的平台受众进行调查,通过对收集来的经验资料的研究与分析,对短视频平台内部的社会关系异化现象进行经验性描述.研究认为,信息私有化推动着平台社会关系的异化,使用户出现分层,中间群体由此诞生;交往关系异化为交换关系,对交换中介的需求推动代行货币职权的中介因素转化率的诞生;中间群体与转化率货币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平台关系网络的异化机制.

    数字劳工社会异化信息私有平台经济转化率中间群体

    政务短视频的媒介语境调试与传播策略探析

    张晓玲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移动端重要的媒介传播载体,短视频重塑了媒介景观乃至社会生活方式,其已成为多领域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并因社交价值、公共话语价值和商业价值,跃升为政府机构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媒介.政务短视频即由国家机关认证并发布的短视频,在媒介实践中有效推动了公共话语体系的建立及传播,切实拉近政民距离,促进公共治理,彰显了社会责任,提升了管理服务效能,最大限度释放了政治功能活力.文章从政务短视频媒介实践入手,梳理政务短视频拟态环境中的四大语境——媒介情感型叙事语境(基于理性的共情表达)、情节化拓展语境(基于场景变迁中的双向价值)、多元化表达语境(基于技术的沉浸式表达)、亲民式表达语境(基于全民参与的信息共通)的表达特征.结合实际,文章提出以聚合群体认知推动情感传播激励用户,以沉浸智能传播重构话语体系引发数字共振,以平台交互实现共通价值达成合意的传播策略,共同构筑集体情感"认知防御",增强用户自主探索的流动体验,发挥合力实现数字资源跃迁和协同治理.文章旨在为政务短视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价值.

    短视频政务短视频媒介特征媒介语境传播策略

    短视频新闻发展困境与"破圈"路径探究

    张莹莹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新闻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短视频新闻以高传播效率、低制作难度、强受众参与感和广泛的信息来源,赢得受众喜爱,成为重要的新闻传播形式.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短视频新闻的特点及发展历程,探讨短视频新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三大矛盾,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破圈"路径,旨在为业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推动短视频新闻高质量发展.文章认为,目前短视频新闻发展面临三大矛盾:时长与深度的矛盾、算法分发与新闻价值的矛盾、流量与质量的矛盾.为了更好地推动短视频新闻发展,需从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努力.

    短视频新闻新闻传播传播效率受众参与感信息来源

    新闻媒体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策略探究

    马小帆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能够满足受众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碎片化观看需求,受到了大量受众青睐,受众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浏览短视频内容.但短视频平台上的新闻媒体往往因为争夺流量,打造爆款新闻,成为抢夺用户资源的数字及流量奴隶,导致新闻质量参差不齐、真实性有待考证等现象出现.新闻媒体能否牢牢抓住短视频的"风口",借助短视频的"东风",找到新闻与短视频的结合点,充分发挥短视频新闻的传播优势,以更好地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以"人民日报""四川观察"等抖音官方账号为研究对象,分析短视频新闻的特点、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相应的传播策略,旨在为新闻媒体在短视频平台的发展提供参考.文章提出,短视频新闻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全面提高短视频新闻的质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正能量内容.同时,要利用短视频的优势,强化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扩大传播覆盖面,实现跨平台传播,将短视频的优势与新闻的特点充分融合在一起,使受众主动参与到新闻传播中来,并实现各大新媒体平台的相互配合传播,从而扩展新闻的传播宽度和广度,扩大新闻的影响力.

    新闻媒体短视频抖音传播策略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省级广电媒体内容建设的创新探索——以重庆广电集团2023年改革实践为例

    魏彩霞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越没钱越不能投入,越不能投入越没钱",是许多省级广电媒体难以破解的死结.2023年,面对持续多年的困境,重庆广电集团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互联网思维,以强大的决策力和行动力,采取种种有力举措,破解了这一死结,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文章分析重庆广电集团 2023 年的改革实践,发现其首先运用辩证思维,形成了低迷状况并非宿命、内容建设是发展突破口两大共识,击败了没有翻身可能的悲观论调;其次运用系统思维,明晰了阻碍自身发展的根本性障碍以及突破障碍的有效方式,进行了明晰顶层设计、调整机构设置、调整机制体制、打造人才队伍等改革调整,厘清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思路,保障了自身发展所需的结构、团队、效率和积极性、创造性;最后运用互联网思维,认为必须运用创新思维和共享经济思维破解死结,必须坚持平台思维、迭代思维、用户思维、流量思维、跨界思维,做好平台和内容.经过不懈探索,2023 年底,重庆广电集团取得显著的改革成效,不仅内容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媒体影响力、引领力、美誉度、公信力得到极大提升,而且媒体经营全面止滑提升,实现扭亏为盈,整个集团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和昂然奋发的势头.重庆广电集团的实践探索不仅对其自身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情况类似的其他省级广电媒体也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新媒体时代省级广电媒体重庆广电集团内容建设改革探索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田娇唐洁熊玥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社会需要拥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同时具备过硬政治素养、优秀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知识的新闻传播人才.如何满足新文科建设要求,培养社会所需的新闻传播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文科强调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实践应用和应对当代社会挑战的能力.理论指导实践,新闻传播理论是新闻传播人才素养的基石,但新闻传播学专业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长期一线教学观察和文献整理,尝试梳理新闻传播学理论课教学现存问题,并提出教学改革方案.研究发现,当前新闻传播学理论课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同类课程设置过多,课程内容重复;教材编写更新不及时,教材滞后于理论发展;课堂教学方式传统单一,单向输出难以满足"Z世代"大学生的信息获取需求.成果导向式教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应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和专家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为成果导向进行教学改革.首先,优化课程设置,合并知识点高度重复的理论课程,重建知识地图;其次,拓展教材体系,充分利用数字教学资源和在线教材;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本土情境,打造体验式课堂.以社会所需人才为导向改革新闻传播学专业理论课教学,不仅有利于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还可以推动传播理论本土化和国家话语体系建构.

    新文科新闻传播学理论课教学改革成果导向

    新媒体时代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研究

    李宁徐彩琴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现代化企业的经营模式逐渐发生转变,网络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期间,电子商务与企业不断融合,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电商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文章分析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市场供需情况及面临的困境,得出目前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缺乏实践经验、校企联合程度有待加深、教学方式有待创新等问题的结论.最后提出创新教学内容、采用实践型教学模式、加强校企联合、创新教学方法及注重思政引导的建议,考虑以"甘味"品牌为例展开实践研究,旨在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参考.文章基于对"甘味"品牌的研究,考虑在电商人才培养方面使用"2+1+5"的培养模式,从 2 年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到 1 年的顶岗实习,再到 5 年的工作情况分析,持续优化培养体系,健全培养模式,同时结合理论与实践,使二者相互促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体性,以快速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新媒体电子商务就业创业能力提升

    新媒体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探究

    李娜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价值逐渐显现.文章深入研究新媒体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实践,发现新媒体的出现推动了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互联网化,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以及在线课程和开放教育资源的利用;社交媒体促进了教学中的互动与合作,如高校可以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开展教学;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使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得到广泛应用,并且设计和使用多媒体教具和工具为教学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创新教学实践方面,混合式教学模式将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利用新媒体进行课堂互动和讨论,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和深层次学习;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通过新媒体技术,满足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同时支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评价能力;虚拟实验和模拟实践利用虚拟实验平台开展实验教学、模拟实践和场景化教学,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研究还发现,新媒体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教师技能提升、学习者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评估、新媒体与教育公平的关系等.文章认为,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新媒体高等教育媒介融合创新教学实践

    新媒体背景下美育文化融入社区治理的路径分析

    陈刚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美育文化作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推动美育文化在社区治理中的传播与发展,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文章选取若干将美育文化融入社区治理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这些案例中,有的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美育活动,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审美素养和社区凝聚力;有的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实现了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文章首先介绍新媒体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美育文化在社区治理中的价值.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若干将美育文化融入社区治理的成功案例,并分析其具体做法和成效.随后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新媒体在美育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包括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以及覆盖面广等.通过对比分析,文章得出新媒体在推动美育文化融入社区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结论,并提出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推动美育文化在社区治理中传播与发展的具体建议,旨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新媒体美育文化社区治理信息传播路径分析

    热点新闻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与保障对策研究

    卢艳强李逸平郭威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外一些所谓的热点新闻对大学生的价值理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课程思政对改善、重塑或纠正大学生负面或西化的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将热点新闻与专业课思政元素相匹配,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一是"思",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类型、背景、价值观与问题四个方面对热点新闻展开分析,确定与思政元素相吻合的热点新闻;二是"融",建立解读热点新闻的资源库,分析适合解释热点新闻的中华传统文化,立足多视角找准匹配素材;三是"传",从学校、专业与年级三个维度区分大学生群体,线下与线上同步开展课程思政;四是"馈",实现大学生学习效果反馈,教师深入思考学生的反馈,提高教学质量.为强化热点新闻融入课程思政的效果,文章提出合适的保障对策:建立教师合作机制,组建跨学科、跨专业教师团队,采用团队组长轮换制,实施互评互审;建立教学资源库,建立热点新闻、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思政课案例库,同时建立在线课程思政库;加强师生互动,不断提升热点新闻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引入情境教学法,运用案例教学法,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善评价体系,要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使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强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

    热点新闻课程思政大学生思政元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