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西部(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西部(下旬刊)
新西部(下旬刊)

杨清玉

月刊

1009-8607

newwest2008@163.com,newwest2008@126.com

029-82195250

710065

西安市吉祥路168号豪盛时代华城8号26层

新西部(下旬刊)/Journal New West
查看更多>>本刊编辑思路仍然定位为“综合性社科类学术期刊”,数年间,在区域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研究领域,《新西部》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明清时期晋北长城军事堡寨研究

    张文瀚
    9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事堡寨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常见的军事防御型堡垒形式。文章叙述了明清以前军事堡寨的历史演变,分析了明清时期晋北长城军事堡寨的发展,探析晋北军事堡寨的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长城堡寨的城墙除了原有的军事功能,而且上升为明朝保境安民的重要象征;长城军事堡寨城墙还具有典型的方形形状特点;兵营布局在晋北军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明廷在军事堡寨内推行军屯制度,晋北长城的军事堡寨就具有了两种功能,一是军事防御的功能。二是生活生产的功能。

    晋北长城堡寨明清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塑

    沈先陈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颓势,探析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塑:早期的否定时期,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持否定的态度;初步了解时期,在遵义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批判性继承的原则,提倡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完全否定时期,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下,对传统中华文化进行彻底的否定,中华文化遭受极大的破坏;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华文化重塑进程在改革开放之后重新接续,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形成具有民族特色、民族品格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共产党中华传统文化重塑

    论水口山工人运动的斗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陈佩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释了湖南衡阳水口山工人运动斗争精神的内涵:勇敢顽强、誓死不屈;机制灵活、善于变通;攻坚克难、开拓奋进。总结了水口山工人运动斗争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启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斗争立场;树立以斗争求团结的斗争目标;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斗争本领。

    水口山工人运动斗争精神当代价值

    抗联二路军历史贡献的社会学研究

    曲凤元
    10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东北抗战重要军事组织抗联二路军在东北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做了社会学研究。从社会学角度初步探讨了抗联二路军的重要历史贡献:抗日斗争持续的时间最长,东北抗日中抗联二路军是中流砥柱,抗联二路军对于民族觉醒具有主要促进作用。在党的领导下抗联二路军对于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关键性作用:对抗战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具有深刻正确的认识,推动建立了抗战统一战线;东北抗联二路军积极开展抗日斗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日军的“北进”;入苏整训并与苏联反法西斯斗争相配合。

    东北抗联二路军历史贡献社会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建设的历史演进

    张玙
    102-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梳理探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建设的历史演进。1949-1956年,党的政治建设在社会主义过渡中探索前进;1956-1976年,党的政治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文革”中面临严重挫折;1978-2012年,党的政治建设在恢复发展和改革创新中向前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不断完善。

    政治建设党的建设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纪律

    从民主巩固论到民主解固论的过程与反思

    杨斌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叙述了民主巩固论形成的背景,介绍了国外对于民主巩固论的研究现状,认为民主被看作是“领域内唯一的游戏”(theonlygameintown),那么民主便得到了巩固,将民主看作静态固化制度。然而,伴随着近些年民主国家所出现的非民主价值倾向,以及民粹事件的高频出现,民主解固学说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说明,完成民主巩固后的国家仍可能出现其他非民主价值的事件冲击,人们必须时时警惕并且有效应对,否则有可能倒行逆施,发生民主的倒退。

    民主巩固民主解固转型范式

    弗洛姆论人的处境学说探析

    李兰兰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解析了弗洛姆现代人(产业革命以后的欧洲和美国人)的矛盾内涵,叙述了现代人的两难选择:人在获得绝对自由的同时,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加大了社会关系的隔阂,由此个人陷入无止境的孤立无援感。探析弗洛姆使现代人通往幸福的路径,以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与发展,在适应的基础上去改变现有的社会环境,以保持人具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爱己与爱人,提倡人本伦理,共同创造和谐发展的社会;规避与保持个性;爱与创造,使个人与自然达到结合的创造性活动;理想与改革,除了依赖于个人行为之外,还需要通过对社会进行改革。

    弗洛姆现代人处境对策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美国对华外交政策动因探析——1931-1932年

    杨雅婷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叙述了“九一八”事变前的国际形势,探析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美国反应的动因:第一,国务卿史汀生对日态度强硬的原因,即日俄战争后,日本和俄国所占领的东北地区成为了美国所推行自由贸易的阻碍,而打破阻碍的关键就是处理对日问题,所以,史汀生向胡佛提出和国际联盟达成合作,共同抵抗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的想法。第二,由于担心影响对日投资及复杂的国际关系,使美国在国联讨论的过程中拒绝对中日双方施压,拒绝参与任何军事行动。美国实行的不干涉政策,助长了日本军阀的侵华气焰,同时日本的侵略也使华盛顿体系土崩瓦解。

    满洲危机美国外交政策史汀生动因

    写作:不要让形式大于内容——读长篇小说《生活的路》

    杨凯武国强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长篇小说《生活的路》的解析,阐发了作者对长篇小说的认识,即不要让形式大于内容:情节引人入胜是硬道理;长篇小说应担负起时代使命和历史价值;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现实主义情节中洋溢着浪漫主义情怀;长篇小说应具有历史意义和价值。

    结构形式时代使命历史价值永恒主题

    隐合作者的差异性

    杜宁馨
    112-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释了隐含作者差异性的概念与内涵,指出隐合作者差异性存在的合理性,并从作者编码和读者解码两个角度入手,对布斯的隐合作者的相关概念提出质疑,并探讨其差异性问题,具体而言,从编码角度出发,隐合作者的差异性与作家自身经历、创作立场的变化有关,也与创作时某些无意识的心理状态有关;从解码角度而言,隐合作者的差异性与读者群体的阐释原则有关,也与阅读过程中读者视点的变化有关。除此之外,本文还在后经典的叙事语境中,试析隐合作者的差异性所体现出的作家和读者以文本为中介的叙事交流状态。

    隐合作者差异性编码解码叙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