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西部(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西部(中旬刊)
新西部(中旬刊)

月刊

新西部(中旬刊)/Journal New W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克思关于“自由”的论述

    李泽盛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关于自由的理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本文梳理了人类早期历史对自由概念的诠释,分析了马克思对自由的理解,阐释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实现自由的终极选择.

    自由马克思自由王国必然王国

    论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逻辑构架与当代价值

    王蓉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生成轨迹出发,解读了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逻辑构架,即:人的本质是逻辑起点,人的需要是客观要求,人的实践是现实基础,人的个性是价值归宿.阐释了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当代价值.指出,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逻辑构架当代价值

    马克思关于“个人”的形成历史探析

    梁举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对“个人”的形成历史进行了深度考察,得出了个人是由依附的人,经过独立的人,最终到达自由个性的人的结论.马克思关于“个人”的历史形成的理论将为民众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依附的个人独立的个人自由个性的人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的精准扶贫研究

    杨琴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主要观点,阐释了精准扶贫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提出了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即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

    马克思主义人学人的本质人的需要精准扶贫

    论列宁对俄国工农群众建设能力的认识及给予当代的启示

    魏志达
    9-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国在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社会主义建设注定无前人经验可循,因而只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前进的道路.列宁对俄国工农群众社会主义建设能力的认识主要经历了“乐观肯定——清醒认识——思想转变”的过程,这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下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新交化和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指出,我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方向的代表,他们始终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各个方面的建设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是中坚力量.当前,我们必须致力于化解工人阶级队伍之间的问题和矛盾,始终坚持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发挥工人阶级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主力军作用.

    列宁俄国工农群众建设能力认识当代启示

    毛泽东《实践论》思想探析

    赵炜
    1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释了毛泽东《实践论》的丰富内涵,分析了毛泽东《实践论》的理论品格:具有实践性、时代性、创新性.提出了毛泽东《实践论》的新时代价值意蕴: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建设;促进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

    毛泽东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内涵时代价值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与发展研究

    张莹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分析学术界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基本形成期,即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为标志;第三阶段,成熟发展时期,以一九三六年《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八年《战争和战略》和一九三九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为主要标志.

    毛泽东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毛泽东生态观的异同

    李洁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阐述了毛泽东生态观的内容,比较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毛泽东生态观的异同:两者都主张尊重和敬畏自然规律、将生态看做是个有机统一体,以及生态环保需全体人民共同参与,但在生态治理举措和生态全球治理层面,由于两者所处的国际国内背景不同而内容各异.

    习近平毛泽东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人民主体观的理论渊源和实践价值研究

    侯永琴
    18-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释了习近平人民主体观的内涵,分析了人民主体观的理论渊源,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中人民主体观的实践价值:坚持人民主体观,激发人民改革创造活力;坚持人民主体观,永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初心;坚持人民主体观念,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及路径探析

    谢金燕
    2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释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揭示了在新时代延安精神仍具有的新的时代价值,并提出了弘扬延安精神的实现路径:即创新传播手段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发挥独特优势;实现红色文化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等.这对新时代青年培育坚定红色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

    延安精神价值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