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型炭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型炭材料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新型炭材料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成会明

双月刊

1007-8827

tcl@sxicc.ac.cn

0351-2025254

030001

太原市165信箱

新型炭材料/Journal New Carbon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季刊)。刊载内容为有关炭材料及其分支学科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与炭材料有关的边缘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设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述、专论、学术活动信息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与炭材料的研究、制造、应用、教学有关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工程化设备通过调控纺丝温度提高中间相沥青炭纤维力学和导热性能

    叶高明石奎吴晃黄东...
    33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工程化设备,在恒定挤出量条件下,通过调控纺丝温度制备了中间相沥青炭纤维(MPCFs),探究纺丝温度对MPCFs微观结构、力学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纺丝温度由309升高至320℃,MPCFs的微观结构由石墨片层细小的褶皱劈裂辐射状结构逐步向石墨片层粗大的劈裂辐射状结构转变,拉伸强度由2.16增大到3.23 GPa,热导率由704升高到1 078 W·m-1·K-1.这主要是因为纺丝温度越高,沥青熔体黏度越小,喷丝口处挤出胀大效应越弱,沥青熔体在喷丝孔流道内形成的微晶取向得以保持,以此制备的炭纤维具有更大的晶体尺寸和更高的微晶取向.

    中间相沥青纺丝温度炭纤维高热导率力学性能

    柔性多功能Fe2O3/CC正极宿主实现高效吸附与催化多硫化物的锂硫电池

    田真薛磊磊丁红元
    345-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硫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而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电化学储能器件之一.然而,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硫导电率低是锂硫电池商业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本工作中,以Fe(NO)3·9H2O为铁源,NH4F为表面活性剂,通过简单的水热及煅烧处理制备了 Fe2O3纳米棒修饰炭布(CC)的柔性Fe2O3/CC复合材料.其中,Fe2O3中介孔的存在有利于电解质的渗透和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传输和扩散,同时其密集阵列暴露出的丰富活性位点可以实现多硫化物的高效吸附和快速转化,降低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电化学分析显示:Fe2O3/CC正极在0.1 C(1C=1 672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具有1 250 mAhg-1的高放电比容量,经100圈循环后比容量保持在789 mAh g-1.在2 C的倍率下循环1 000圈后仍能达到576 mAhg-1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为70%,明显优于对比样品.因此,Fe2C3/CC能够很好地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提高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锂硫电池Fe2O3正极材料纳米棒

    由乙烯焦油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碳质前驱体的氧化反应机理与反应动力学

    郭天瑞陈荣起高伟王艳莉...
    354-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得到优质的碳质前驱体,研究了乙烯焦油在空气中的氧化反应机理及其反应动力学,并制备出高软化点沥青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材料的包覆改性.根据热重曲线将乙烯焦油的氧化过程分成350-550、550-700和700-900 K三个阶段,并采用质谱和红外技术对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尾气成份进行在线分析以揭示乙烯焦油在空气中的氧化反应机理.根据不同反应温度下乙烯焦油与氧气的热失重曲线,整个反应过程被分为4个阶段,进一步利用Coats-Red-fern 等转化率法分析 17种常用反应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的拟合度,筛选出最适宜表达乙烯焦油与氧气的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1)在乙烯焦油的氧化过程中,芳香化合物的支链先与氧气反应生成醇类、醛类小分子化合物和含有过氧自由基的芳香化合物,然后含有过氧自由基的芳香化合物进行热缩聚反应形成分子量更大的芳香族化合物;(2)可采用四级反应模型描述乙烯焦油的前3阶段反应动力学,活化能分别为47.33、18.69和9.00kJ·mol-1;可采用三维扩散模型描述第4阶段的反应动力学,其活化能为88.37 kJ·mol-1.(3)经所制沥青包覆改性后,石墨负极循环300圈后的容量保持率由 51.54%增长为 79.07%.

    乙烯焦油氧化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碳质前驱体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