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乡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乡学院学报
新乡学院学报

郭爱先

双月刊

2095-7726

xxxyzr@sohu.com

0373-3682671

453000

河南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

新乡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本质特征与制度保障

    韩晓娟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在奋斗实践中总结出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本质特征与制度保障,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形成的历史逻辑及其基本内核,深刻领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底层逻辑本质特征制度保障

    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演进与创新发展

    孙鹤芳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动力源泉。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科学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任务,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入新时代,在我国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飞跃,为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质生产力

    新发展格局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特征与发展路径

    王瑄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具有科技创新驱动、数智化转型、绿色发展等特征,是实现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着国外技术和市场封锁、地缘政治挑战以及产业转型难等问题。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支持新兴产业以深化供给侧体制改革,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增加科研投入、推动产学研结合以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可以加快畅通国内大循环;通过调整分配关系、扩大内需以激发国内市场活力,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统筹发展与安全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可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

    河南省新乡市清代地方志的两个特色

    王超
    14-1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河南省新乡市四区八县的清代地方志而言,乾隆《卫辉府志》、乾隆《原武县志》等的艺文志收入相当多的重要完整文献,乾隆《新乡县志》、乾隆《获嘉县志》等收入一些私修人物传记,保存了大量重要文献。以上两个特色虽都与中国历史文献学、方志学"常识"相悖,但也充分体现了新乡市清代地方志的资料性特点,这是清代方志编修体例未统一的反映。

    新乡清代方志完整文献私修人物传记

    新媒体环境下牧野文化品牌构建与传播路径研究

    成怡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牧野文化具有形成时间跨度大、影响范围广、内涵丰富等特点,具有很高的品牌塑造和传播价值。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牧野文化品牌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牧野文化的知名度;其二,传承历史文化,讲好牧野故事;其三,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在牧野文化品牌传播中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二是打造牧野文化景观,三是开展热点营销,四是促进人文与经济交融互动。

    新媒体牧野文化品牌构建品牌传播

    多主体参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演化博弈研究

    耿纪超刘恒王建民
    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成政府、银行、农户、私营企业、合作社、供销社多元主体互补、多维度推进的乡村建设新格局,是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以政府政策为主导,银行、农户、供销社、私营企业多主体参与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考察各参与主体博弈策略选择及组织演化的稳定性,并运用Matlab对模型分析结果进行数值模拟仿真,探究参与主体博弈演化过程及策略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最优的多主体参与博弈策略是以乡村振兴政策为主导,博弈三方均选择合作的博弈策略;博弈三方中供销社方选择合作博弈策略,银行与农户任意一方选择合作的博弈策略是次优策略;(2)供销社参与乡村振兴可以有效提升三方博弈系统合作策略的选择意向,单一的私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模式会使农户趋向选择不合作策略;(3)福利收益、政府补贴、风险收益是农户、供销方、银行博弈策略选择及转变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为乡村振兴战略多元主体合作格局的多维度顺利推进提供理论支持与思路借鉴。

    乡村振兴供销社农户私营企业演化博弈

    经济剥削的制度根源及民营经济优越性的再认识

    刘平芬熊少平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内在机理上正本清源认识剥削问题,科学理解民营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对于充分认识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从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出发,提出了O-E价值创造模型,揭示出:生产要素通过赋能劳动者参与价值创造提高劳动效能,其价值分配属于派生分配或转移分配,实现的方式具有多样化;经济领域剥削及逆剥削行为均有存在及消散的内在动力,契约、制度具备维持剥削的可能性;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下,中国民营经济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并且其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之间具有良好的契合性,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经济剥削民营经济制度契约

    贺铸徐州时期的景苏活动及对苏轼的艺术接受

    周奎生
    36-4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宋著名词人贺铸在艺术上景苏、学苏起始于徐州。在宝丰监钱官任上,贺铸寻访苏轼遗迹,拜读苏轼诗文,创作诗歌抒发景苏之情,他还仿效苏轼黄楼唱和的做法成立了徐州历史上第一个诗社。在景苏活动中,贺铸对苏轼的诗风、词风、艺术气质和创作方法都有所接受。徐州时期是贺铸诗词创作的转型期,他对苏轼的艺术接受对他后来的创作起到了指向作用,也为他成为继苏轼之后的又一兼擅豪放词和婉约词的词坛大家奠定了基础。

    贺铸徐州景苏活动艺术接受

    华中抗日根据地减租运动中对地主斗争的策略

    吴云峰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战时期华中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政策。由于一些地主采取各种手段逃避和抵制减租,根据地普遍出现了减租不彻底的现象。地主逃避和抵制减租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其一,利用监督漏洞逃避减租;其二,转变剥削方式,明减暗不减;其三,利用自身的社会地位恐吓佃户;其四,利用宗族、邻里关系拉拢欺骗佃户;其五,以小恩小惠拉拢干部群众。针对部分地主抗拒减租这一情况,根据地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确保减租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地政府督促地主彻底减租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四种:其一,完善减租政策,加强减租检查;其二,打退敌伪和顽固派的进攻,巩固根据地政权;其三,发动群众开展集体斗争;其四,教育干部站稳立场。根据地政府在领导农民开展减租运动的同时,也对运动中过火的做法进行了纠正。华中抗日根据地开展的减租运动一方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华中抗日根据地二五减租民主政府农民地主博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区块链艺术:开启"新大众文化"时代

    路炜峰蒋永青侯霍玉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块链艺术正在步入"大众文化"的历史性想象,这是大众的"主体性"身份及其"原创性"权力的内在渴望。本文从"媒体大众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从传统媒体大众文化的"受动性"到互联网新媒体"互动博弈"的发展过程,媒体中的大众文化从来没有放弃对这一身份与权力的争取努力。正在兴起的互联网区块链艺术为这一努力提供了用户大众的"主体性"及"原创性"身份品质的持续性建构机制。同时,这一"重建新世界"的机制性探索正在进入席卷全球的"艺术生活化"浪潮之中,为这一浪潮突破"生产—管理"领域"自上而下"的"层级化"壁垒提供了"革命性"契机。这一契机的深处,是处于"受动性"地位的劳动者文化向可持续性的"主体性"及其"原创性"文化权力的历史性转移。在这一意义上,互联网区块链艺术的机制性探索,正在开启一种"新大众文化"时代。

    原创性渴望区块链艺术新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