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乡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乡医学院学报
新乡医学院学报

李东亮

月刊

1004-7239

xxyxyxb@163.com

0373-3029086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新乡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省级刊物。设制栏目有研究性论著、研究报告、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综述等。我刊1992年在国内率先采用结构式摘要。1995年学报荣获全国高校优秀学报三等奖,河南省优秀学报一等奖,1996年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8年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9年获河南省优秀学报一等奖。2000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全国报刊索引》、《中国药学文摘》和《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对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功能的调控

    申梦阳路晨王怡裴金勇...
    701-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是细胞感知细胞质中异常存在的双链DNA的主要效应器,对于该信号通路的调节,可以通过调控细胞质内DNA识别受体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的功能来完成.近年来研究发现,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包括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甲基化、类泛素修饰等在固有免疫信号通路的调节中具有重要功能.本文就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如何通过不同的机制对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的功能及其下游的信号通路产生多种多样的影响进行阐述.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环磷酸鸟苷-腺苷合成酶信号转导固有免疫

    经腰部硬膜外阻滞肾脏交感神经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王硕王玉淼刘晴杨鑫...
    706-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腰部硬膜外阻滞肾脏交感神经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交感神经阻滞组,每组10只.3组大鼠均采用腰段硬膜外置管.置管后,心肌梗死组和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心肌梗死,假手术组大鼠仅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不结扎.心肌梗死术后,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经腰段硬膜外置管注射体积分数0.2%罗哌卡因50 μL,每隔24 h注射1次,注射持续至术后14 d;心肌梗死组大鼠经腰段硬膜外置管注射9 g·L-1氯化钠注射液50 μL,每隔24 h注射1次,注射持续至术后14 d;假手术组不注射任何药物.术后14 d,3组大鼠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和心输出量(CO);术后24 h时抽取3组大鼠颈静脉血1 mL,术后14 d时抽取3组大鼠腹主动脉血5 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E)、心肌肌钙蛋白I(cTnI)、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术后14 d,3组大鼠腹腔注射100 g·L-1水合氯醛(300 mg·kg-1)麻醉后,打开大鼠胸腔,迅速取下心脏,应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计算心肌梗死面积比例.结果 术后14 d,心肌梗死组和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EF、FS、CO显著低于假手术组,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EF、FS、CO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P<0.05).心肌梗死组和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血清中cTnI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t=68.260、15.110,P<0.05);心肌梗死组大鼠血清中cTnI水平显著高于交感神经阻滞组(f=27.920,P<0.05).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比例显著低于心肌梗死组(t=14.182,P<0.001).假手术组大鼠术后24 h与术后14 d血清中NE、IL-18、IL-1 β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大鼠术后14 d血清中NE、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术后24 h,IL-18水平显著低于术后24 h(P<0.05);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术后14 d血清中NE、IL-18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术后24 h,IL-1β水平显著高于术后24 h(P<0.05);术后24 h、14 d,心肌梗死组和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血清中NE、IL-18、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血清中NE、IL-18、IL-1 β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心肌梗死组(P<0.05).结论 经腰部硬膜外阻滞肾脏交感神经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及NE水平,改善心功能.

    心肌梗死腰部硬膜外置管肾脏交感神经阻滞心脏功能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1在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常勇生田雪钦赵雨欣宋苗苗...
    712-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1(TNFAIP8L1)在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择C57BL/6J雄性野生型(WT)小鼠和C57BL/6J雌性TNFAIP8L1+/-小鼠杂交繁殖的第2代TNFAIP8L1+/-小鼠和WT小鼠,进一步自交繁殖出第3代雄性TNFAIP8L1-/-小鼠和第3代WT雄性小鼠.分别取5只正常第3代雄性WT小鼠和5只正常第3代雄性TNFAIP8L1-/-小鼠,检测比较2种正常小鼠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2种正常小鼠肝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胞坏死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种正常小鼠肝组织髓系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Neu)、嗜酸性粒细胞(EOS)、树突状细胞(DC)、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BMNCs)所占百分比.另取5只第3代雄性WT小鼠和4只第3代雄性TNFAIP8L1-/-小鼠,采用脂多糖(LPS)/D-半乳糖胺(D-Gal)诱导制备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24 h后采取上述方法检测比较2种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水平,观察2种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胞坏死情况,并检测2种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髓系细胞亚群Neu、EOS、DC、BMDMs、BMNCs所占百分比.结果 正常WT小鼠和TNFAIP8L1-/-组小鼠肝组织中髓系细胞亚群Neu、EOS、DC、BMDMs、BMNCs百分比及血清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WT小鼠和TNFAIP8L1-/-小鼠的肝组织HE染色结果均显示肝小叶结构完整清晰,肝细胞形态正常、排列整齐,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胞坏死.急性肝损伤24 h后,TNFAIP8L1-/-小鼠肝组织髓系细胞亚群中Neu、BMNCs百分比及血清ALT水平显著高于WT小鼠(P<0.05);2组小鼠肝组织髓系细胞亚群EOS、DC、BMDMs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损伤WT小鼠肝组织中肝小叶结构模糊,肝细胞肿胀、散在空泡样脂肪变性,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急性肝损伤TNFAIP8L1-/-小鼠肝组织中肝小叶结构几乎不存在,肝细胞损伤严重且大量坏死,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TNFAIP8L1基因缺陷不影响小鼠肝组织中髓系细胞的发育和小鼠肝脏稳态.TNFAIP8L1在急性肝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制作用.TNFAIP8L1基因缺陷加重LPS/D-Gal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有可能是通过增加Neu和BMNCs浸润而招募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浸润入肝组织,从而加重肝细胞的坏死.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1急性肝损伤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新乡医学院学报》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717页

    黄芪甲苷对卒中后抑郁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冯龙贾奎
    718-724,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诱导的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54只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黄芪甲苷组、氟西汀组、联合用药组,每组9只.空白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处理,正常饲养;假手术组大鼠麻醉后沿右侧颈部行长约2 cm纵向切口暴露颈总动脉,不予处理并缝合切口,余同空白组;其余4组大鼠首先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卒中模型,然后进行CUMS诱导制备PSD模型.造模成功后,生理盐水组大鼠每日给予生理盐水(5 mL·kg-1)灌胃,黄芪甲苷组大鼠每日给予黄芪甲苷混悬液(25.0 mg·kg-1)灌胃,氟西汀组大鼠每日给予氟西汀混悬液(12.5 mg·kg-1)灌胃,联合用药组大鼠每日给予黄芪甲苷(25.0mg.kg-)和氟西汀(12.5 mg·kg-1)混悬液灌胃,4组大鼠均每日给药1次,共4周;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大鼠不进行灌胃处理.每周测量1次体质量,并进行蔗糖偏好实验、旷场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直至实验结束.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AMPK、BDNF阳性细胞相对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AMPK、BDNF蛋白表达.结果 治疗4周后,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大鼠体质量、蔗糖偏好率、旷场实验水平运动距离、Morris水迷宫越台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生理盐水组、黄芪甲苷组、氟西汀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的体质量、蔗糖偏好率、旷场实验水平运动距离、Morris水迷宫越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黄芪甲苷组、氟西汀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的体质量、蔗糖偏好率、旷场实验水平运动距离、Morris水迷宫越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黄芪甲苷组、氟西汀组、联合用药组大鼠体质量、蔗糖偏好率、旷场实验水平运动距离、Morris水迷宫越台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区AMPK及BDNF的mRNA相对表达量、阳性细胞相对含量、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生理盐水组、黄芪甲苷组、氟西汀组、联合用药组大鼠海马区AMPK及BDNF的mRNA相对表达量、阳性细胞相对含量、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黄芪甲苷组、氟西汀组、联合用药组大鼠海马区AMPK及BDNF的mRNA相对表达量、阳性细胞相对含量、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黄芪甲苷组、氟西汀组、联合用药组大鼠海马区AMPK及BDNF的mRNA相对表达量、阳性细胞相对含量、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甲苷可改善CUMS诱导的PSD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区AMPK、BDNF表达有关.

    黄芪甲苷卒中后抑郁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张小亚梁洁莎
    725-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妇科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所建立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20例行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1比例将420例患者分为建模组(n=280)和验证组(n=140).根据术后是否发生VTE将建模组患者分为VTE组(n=42)和无VTE组(n=238).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妇科肿瘤患者发生VTE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患者发生VTE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校准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既往VTE病史、Caprini评分、临床分期、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与患者术后发生VTE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高、既往VTE病史、Caprini评分3~4分和≥5分、临床分期Ⅳ期、手术时间≥2 h、术后卧床时间≥3 d是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VTE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VTE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有较好的一致性;ROC曲线显示,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95%置信区间:0.770~0.909),区分度良好;运用验证组数据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发现,所构建的模型预测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AUC为0.857(95%置信区间:0.777~0.938),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决策曲线显示,阈值在0.18~0.80时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净收益.结论 体质量指数高、既往VTE病史、Caprini评分3~4分和≥5分、临床分期Ⅳ期、手术时间≥2 h、术后卧床时间≥3 d是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预测效能和临床适用性.

    妇科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栓塞模型构建列线图模型

    25G+与27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疗效比较

    李政泽马君锴马高恩
    73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25G+与27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玻璃体积血患者50例(5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25G+组与27G+组,25G+组患者行25G+PPV治疗,27G+组患者行27G+PPV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并发症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应用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组(ETDRS)视力表标准检查流程检查2组患者的视力,Callon型非接触眼压计测2组患者的眼压,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结膜下出血范围等相关指标.结果 25G+组与27G+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视力及眼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G+组患者的玻璃体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27G+组(P<0.05).术后1 d,27G+组患者结膜下水肿出血范围显著小于25G+组(P<0.05).25G+组与27G+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ETDRS视力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2组患者ETDRS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5G+组患者眼压显著低于27G+组(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25G+组与27G+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时,25G+组出现术后一过性低眼压3例,27G+组患者未观察到低眼压.25G+组患者13眼(52.0%)在拔出巩膜穿刺套管时因出现切口渗液而行切口缝合,27G+组均未行巩膜切口缝合.2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医源性损伤.术后随访3个月,2组患者均未发现眼内感染及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25G+PPV与27G+PPV在治疗玻璃体积血中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手术安全有效.相较于25G+PPV术式,27G+PPV可显著缩小患者术后结膜下出血水肿范围更小,维持眼压稳定.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积血眼压手术时间视力

    血清硫酸吲哚酚、簇集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刘光辉杜优优孔涛
    737-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硫酸吲哚酚(IS)、簇集蛋白(Clusterin)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ACS组),另选择同期本院80名体检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CS组患者和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清IS、Clusterin水平.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ACS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n=43)、双支病变组(n=49)、多支病变组(n=28),另根据Gensini积分将ACS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n=37)、中度病变组(n=48)、重度病变组(n=35),并根据院内短期预后将ACS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85)和预后不良组(n=35)o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S、Clusterin水平对AC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ACS组患者的血清IS、Cluster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患者的血清IS、Clusterin水平依次升高(P<0.05).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患者的血清IS、Clusterin水平依次升高(P<0.05).120例AC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9.17%(35/120).单因素分析显示,ACS类型、Gensini评分、KILLIP分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IS、Clusterin与ACS患者短期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ensini评分升高、IS升高、Clusterin升高、KILLIP分级≥Ⅲ级、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为AC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IS水平预测AC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7(95%置信区间:0.529~0.946),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74.12%,准确度为73.33%,约登指数为0.455;血清Clusterin水平预测AC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AUC为0.693(95%置信区间:0.439~0.951),灵敏度为68.57%,特异度为70.59%,准确度为7.00%,约登指数为0.392;血清IS与Clusterin水平联合预测AC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AUC为0.825(95%置信区间:0.687~0.968),灵敏度为82.86%,特异度为83.53%,准确度为83.33%,约登指数为0.664.结论 血清IS、Clusterin水平升高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和短期预后不良有关,二者联合对AC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

    急性冠脉综合征硫酸吲哚酚簇集蛋白冠状动脉病变

    甲泼尼龙对行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

    谷城威齐博唐家萍霍书华...
    74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对行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9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观察组有1例术中中转开胸、2例胸腔广泛粘连、1例术前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被排除,对照组有1例胸腔广泛粘连、1例术前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被排除,本研究共纳入83例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例和42例.术前2组患者均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奈达铂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方案2周期.术后对照组患者接受抗感染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至第3天,每日静脉滴注甲泼尼龙1 mg·kg-1.比较2组患者术后炎症指标、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情况.结果 术前,2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PCT、hs-CRP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4 d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PCT、hs-CRP和IL-6水平显著低于术后1 d(P<0.05).术后1、4 d,对照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PCT、hs-CRP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4 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术后1 d(P<0.05);术后4d与术后1 d患者PCT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PCT、hs-CRP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d,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PCT、hs-CRP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0.9%(13/42)、12.2%(5/41);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298,P<0.05).观察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9.76%(4/42),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1.43%(9/4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40,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总费用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甲泼尼龙可有效降低术前行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食管癌患者术后炎症指标水平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且未增加吻合口瘘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甲泼尼龙食管癌新辅助化疗肺部感染炎症因子吻合口瘘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孔丽丽于丽君刘硕陈一依...
    750-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接受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的112例SUI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情况,依据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将术后恢复至正常排尿时间≤3 d的患者纳入快速恢复组,术后恢复至正常排尿时间>3 d的患者纳入非快速恢复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是否绝经、经阴道分娩史、分娩次数、疾病严重程度、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盆腔器官脱垂史、最大尿流率、术后尿潴留、术前膀胱残余尿量、膀胱最大容量、血红蛋白(Hb)水平、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及血小板(PLT)计数等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UI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112例SUI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时间为1~15(4.10±0.78)d,其中64例(57.14%)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时间≤3 d,48例(42.86%)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时间>3 d.非快速恢复组绝经、有经阴道分娩史、有盆腔器官脱垂史、术后尿潴留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快速恢复组,最大尿流率显著低于快速恢复组(P<0.01);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分娩次数、术前膀胱残余尿量、膀胱最大容量、Hb水平、WBC计数、RBC计数、PLT计数、疾病严重程度、合并高血压占比、合并糖尿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绝经、有经阴道分娩史、盆腔器官脱垂史、术后尿潴留及最大尿流率是SUI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SUI患者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并不理想,绝经、有经阴道分娩史、盆腔器官脱垂史、术后尿潴留及最大尿流率是SUI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压力性尿失禁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排尿功能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