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动的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该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英语中有句谚语说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导致这种差异并有重要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展程度不一.因此,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并不确定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