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藏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藏科技
西藏科技

高志勇

月刊

1004-3403

xizangkeji@vip.163.com

0891-6824843

850001

西藏拉萨市北京中路93号

西藏科技/Journal Tibet's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由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主管主办,是全区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本刊旨在宣传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有关科技的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各领域科研成果及推广应用,宣传西藏的科技事业发展,并为政府决策部门及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藏科技统计工作现状及对策

    3-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基层统计人员的角度,讲述了西藏科技统计工作的内容,分析了西藏科技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为以后更好地开展西藏科技统计工作打下基础.

    西藏科技统计对策

    油菜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油4号”油菜幼苗为试材,研究在0%(对照)、4%、8%、12%以及16% PEG-6000(W/V)不同渗透压胁迫下油菜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变化量.并研究4%、12% PEG-6000胁迫5d后复水的不同生理反应.通过相关的研究结果看到,PEG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中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后期重度胁迫下部分苗的枯萎死亡,可溶性糖的含量的变化在第5d后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叶绿素含量4%、8%、12%的处理下,总体呈缓慢上升的趋势,16% PEG胁迫处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的活性均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胁迫处理后复水,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不断下降.

    油菜干旱胁迫复水生理指标

    浅谈通过调控叶绿素提高日喀则青稞产量的措施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物的产量主要来自光合作用的产物,日喀则青稞生育期具备良好的光照条件,而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和日喀则的现状、讨论影响叶绿素的相关因子,以期获得提高日喀则青稞产量的关键影响因素.

    日喀则青稞产量叶绿素措施

    当雄县阿热湿地种子植物组成及其地理区系特征

    11-1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藏拉萨市当雄县阿热湿地作为研究地点,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该湿地种子植物科、属组成和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阿热湿地共记录了129种种子植物,隶属32科,85属,分别占西藏种子植物科、属和种总数的15.38%、6.63%、2.03%.该湿地种子植物科的组成中,菊科、莎草科、豆科为优势科;中型属和单种属是组成本区种子植物的主体.该湿地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结果显示,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广布的科占优势,占本区总科数的75.00%;在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北温带和世界广布的属占优势,分别占本区总属数的35.29%和22.35%.

    西藏阿热湿地种子植物分布区系科属组成

    双拱三膜半地下式阴阳棚日光温室设计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室种植通过提高环境温度,加速植物光合作用、缩短生长周期,进而提高经济效益.由于温室建造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在大规模推广温室种植时,为确保透光率、合理利用土地,就必须依据当地太阳光照射情况严格计算温室间距.在西藏推广温室过程中,人们往往过于追求温室室温,忽略这一问题,造成温室间距过大、土地冗余严重,无法带来预期经济效益.文章结合西藏气候特点,在双拱双膜日光温室的基础上增加一层薄膜覆盖,通过半地下式及阴棚的结构设计,提高温室的土地利用率和夜间保温效果,满足人们在藏北地区冬季生产蔬菜的需求.

    阴阳棚双拱多层覆盖半地下式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及对策研究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国家不断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改革,对环境监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得到更高的环境监测质量,加强环境监测各方面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环境监测中,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并没有足够的落实力度.一些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认识不足,导致环境监测数据出现一定的偏差.文章主要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和对策进行了论述.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对策

    不同处理方式对高原地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影响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响西藏高原地区高锰酸盐指数值测定的因素很多.文章从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不同处理条件入手,考虑到水样的酸度、滴定速度、校正系数K值、滴定终点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水浴加热过程中加热温度控制90℃、加热时间35min为最优处理条件.同时要保证样酸度适宜、滴定速度恰当、校正系数K值在0.96001.0000之间、滴定终点在30s内不褪色且颜色保持一致,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西藏高原高锰酸盐指数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准确性

    科技扶贫研究的演进脉络及前沿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扶贫是关乎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梳理其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前沿趋势,以期助力科技扶贫研究.以知网数据库中检索的1985年-2019年的有关科技扶贫的文献作为样本,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共现突现等进行分析,探究其研究现状及演进趋势.研究发现其学者及机构间合作联系较少,其研究近年来围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展开,今后应加强学术联系,实质性探究科技创新对于精准扶贫的效用,不断扩充和延伸科技扶贫的内涵及应用.

    科技科技扶贫Citespace

    略谈馆藏唐卡的保护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西藏博物馆馆藏唐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唐卡的材质、装裱方法、常见病害以及科学的唐卡保护办法,为唐卡这一西藏地区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唐卡病害保护

    ENVI遥感影像制作解译及分析——以林芝县为例

    34-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遥感影像处理是通过利用一系列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图像融合、投影变换、图像镶嵌、特征提取、分类以及各种专题处理的过程与方法.文章结合林芝县地区的遥感影像,主要介绍如何利用ENVI软件进行遥感影像的影像融合、影像镶嵌、影像分类及分类后处理.

    遥感林芝地区土地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