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藏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藏科技
西藏科技

高志勇

月刊

1004-3403

xizangkeji@vip.163.com

0891-6824843

850001

西藏拉萨市北京中路93号

西藏科技/Journal Tibet's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由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主管主办,是全区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本刊旨在宣传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有关科技的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各领域科研成果及推广应用,宣传西藏的科技事业发展,并为政府决策部门及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科技支撑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2021年全区科技工作报告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3-10页

    2020年4月下旬拉萨两次降水过程对比分析

    普次仁旦增伦珠李慧白珍...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数据,分析了2020年4月22日至23日和2020年4月23日至25日拉萨两次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对月内出现的天气过程从环流特征、影响系统、各物理量、卫星云图、雷达以及地面要素的相应变化特征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环流形势及影响因素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点.结果表明,2场降水主要影响系统均为低涡切变和北部强冷空气南下影响的结果.中高纬槽脊、低涡切变、高空急流以及低纬度两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强度以及持续时间的不同,造成了2场过程降水强度、影响落区以及持续时间的差异.

    低涡切变拉萨雷达对比分析

    2018年6月色尼区一次冰雹过程浅析

    边玛罗布次仁旺姆达瓦泽仁扎西罗杰...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2018年6月17日西藏那曲色尼区短时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一次天气学与雷达特征分析,此次降水过程冰雹的直径达10mm.针对这次过程,文章利用Micaps的500hPa高度场、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雷达等资料进行天气学诊断分析.

    色尼区冰雹雷达

    一次那曲东南部强降水的诊断分析

    德吉白珍次仁拉姆卓玛奚凤...
    19-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路面再分析产品、卫星云图资料以及两家模式对比,对2020年6月16日夜间西藏那曲东部发生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是在500hpa欧亚中高纬为两槽一脊的大背景下发生,那曲东部受高原切变影响,出现风速上的辐合,并拥有良好的水汽条件,配合西南风输送的源源不断的水汽,是出现此次强降水的主要原因;此外还发现那曲东部拥有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高低层良好配置,物理量配合较好,有利于降水的出现;另外青海沱沱河站的西北风向的转变使那曲东部降水更为明显;还从检验预报可知,对于此次降水,GRAPES-GFS模式降水预报比EC模式降水预报更有可信度.

    强对流那曲东部GRAPES-GFS

    基于实地调研的青藏高原中西部植被类型及主要优势物种分析

    次仁拉姆德吉白珍高勇普次仁...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规律与机理,第二次青藏科考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环境效应专题科考分队于2020年8月9日至25日组织科考人员赴拉萨市周边、日喀则市和阿里地区沿线区域开展"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变化对植被环境影响"的综合科学考察,考察内容包括典型类型植被环境、优势物种和土地利用等.文章主要对青藏高原中西部植被类型及其优势物种进行分类和总结,发现青藏高原中西部的植被类型主要为高寒草甸和荒漠草原,优势物种为豆科类和禾本科类的植被.

    青藏高原植被类型优势物种

    拉萨周边及青藏公路沿线典型植被分布的调查

    胡军格桑卓玛张东东卓玛...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采用数码相机拍照、ADC相机拍照以及人工观测,对拉萨周边及青藏公路沿线的土地利用、典型类型植被环境以及植被的高度、覆盖度等进行实地观测和调研.结果显示:随着当地气候、土壤等因子的影响,各地植被分布不一;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藏北一线主要以小蒿草为主,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草地植被较为丰富.海拔2900米位于格尔木市和都兰县之间的土地干裂,主要固沙植被是多枝柽柳,但覆盖度不高.环青海湖西路一带植被覆盖良好.

    第二次青藏科学考察青藏公路典型植被

    2018—2019年西藏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系)的综合性状分析

    南志强次仁白珍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藏油3号"为对照,研究7份不同新品系的经济性状、产量性状和小区实际产量.品系126004-1,综合性状最好,生育期120d,折合产量2105.53kg/hm 2,比对照增产10.16%,提升全区区域试验.品系103409-2、123055-1、147004、114082-4、125004-1、166052-1个别性状表现突出,继续留用作为育种中间材料.

    西藏白菜型春油菜综合性状产量

    藏药紫花黄华的研究进展

    达瓦潘多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藏药紫花黄华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从而筛选出该味药材的活性成分和最佳提取溶剂,为下一步制定质量标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文章通过参考大量有关紫花黄华的研究文献和报道,首先对藏药紫花黄华在植物解剖学、显微鉴定、生物学以及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全面、系统地总结,其次利用天然药物溶剂提取法,用水、甲醇、乙醇三种溶剂制备藏药紫花黄华粉的提取液,再采用化学检识法之显色试验、荧光试验、沉淀试验以及纸色谱层析显色试验等方法鉴别该药材所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各类显色现象和沉淀现象,得出藏药紫花黄华含有黄酮类、酚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以及植物甾醇、三萜类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论 将上述结果与黄华木属和沙冬青属化学成分作对比,进而提出紫花黄华活性成分筛选的方向.

    紫花黄华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王壮壮普布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藏高原具有天然独特的地理环境,不同土壤和植被类型组成的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土壤动物的研究是现代土壤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前言,青藏高原土壤动物的研究可分为不同生态系统及时空变化下土壤动物的研究和外界因子干扰下(如放牧强度,耕作方式,高原鼠等)土壤动物的研究两个方面.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大型土壤动物主要是鞘翅目(Coleopera)和双翅目(Diptera),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有螨类(Acarid)、线虫(NEMATA)和弹尾类(Collembola),但土壤原生动物报道较少.青藏高原土壤动物的研究现主要集中在宏观形态学研究,而微观分子学方面尚未涉及,未来应开创分子生物学角度的研究,为青藏高原土壤动物的研究提供新的工作思路.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外界因子土壤动物

    欠发达地区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为例

    黄清哲郭健斌哦玛啦袁庆娟...
    40-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西藏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在农户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西藏南木林县8个乡镇220户采集农户样本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生计资本对南木林县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南木林县土地流转规模小,共计流转土地6.18hm 2,占被调查农户承包地的4.6%.(2)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差异大.不同类型农户转出土地的比例依次为:非农型>非农为主型>纯农型>农为主型,转入土地的比例依次为:农为主型>纯农型>非农为主型>非农型.(3)劳均耕地面积、户主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劳动力比例、耕地地形条件和家庭成员公务任职情况对农户的土地转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健康状况和耕地距离、市区距离,对农户的土地转出行为影响为负向显著.劳均耕地面积、农户非农业收入占比、外出务工劳动力比例和户主受教育程度对农户土地转入行为影响为负向显著,耕地灌溉条件、劳动力健康状况和农户是否拥有自有生产机械对农户转入土地行为有正向显著影响.

    土地流转农户行为影响因素生计Logistic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