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出生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极早产儿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择纳入 29 例于2023 年 2 月—2023 年 9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胎龄小于 32 周的早产儿,按照抗生素使用时间分为 7 d内组(使用抗生素 6~7 d,n=12)和>7 d组(使用抗生素 8~28 d,n=17),收集生后 7、14、21、28 d的粪便标本,采用 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菌群,采用生信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t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等对 2 组临床资料、肠道菌群以及短链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 2 组极早产儿的临床特征基本一致.2 组在 28 d内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 7.0(6.0,7.0)d与 13.0(9.8,19.3)d,Z=-4.61,P<0.001.总共分析了 112 份粪便标本中的 16S rDNA和 20 份标本中的短链脂肪酸.在 7 d时,2 组菌群在门、纲、目、科、属、种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 组间Chao指数、丰度的范围评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在 14 d时,2 组菌群出现差异,>7 d组的疣微菌门相对丰度(P=0.030)、狭义梭菌属相对丰度(P=0.039)和醋酸浓度(P=0.015)均降低;在 21 d时,菌群差异持续存在,>7 d组的疣微菌门相对丰度降低(P=0.020),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P=0.048)、Shannon指数(P=0.018)升高;在 28 d时,2 组的菌群差异消失,α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d内组的自身对比,从生后 7 d到 14 d,拟杆菌门(P=0.026)、嗜热链球菌(P=0.023)和伯克霍尔德菌(P=0.026)相对丰度明显下降,α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 14 d到 28 d,各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 d组的自身对比,从 7 d到 14 d以及从 14 d到 28 d,各水平上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出生后使用抗生素 7 d内和>7 d的极早产儿的肠道菌群在 7 d时相似,由于抗生素使用时间不同,肠道菌群在生后 14 d、21 d出现统计学差异,但在生后 28 d时,2 组肠道菌群"恢复"至相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