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吴永平

月刊

2096-3882

xzmcxb@xzmc.edu.cn

0516-85748483

221002

徐州市淮海西路84号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Xuzhou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医学基础研究、临床实验研究、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方面的论著、综述,也刊登临床方法学、经验介绍方面的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生素对极早产儿肠道菌群的早期影响

    宁涛朱绿柳彭淞张宇涵...
    837-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出生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极早产儿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择纳入 29 例于2023 年 2 月—2023 年 9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胎龄小于 32 周的早产儿,按照抗生素使用时间分为 7 d内组(使用抗生素 6~7 d,n=12)和>7 d组(使用抗生素 8~28 d,n=17),收集生后 7、14、21、28 d的粪便标本,采用 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菌群,采用生信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t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等对 2 组临床资料、肠道菌群以及短链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 2 组极早产儿的临床特征基本一致.2 组在 28 d内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 7.0(6.0,7.0)d与 13.0(9.8,19.3)d,Z=-4.61,P<0.001.总共分析了 112 份粪便标本中的 16S rDNA和 20 份标本中的短链脂肪酸.在 7 d时,2 组菌群在门、纲、目、科、属、种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 组间Chao指数、丰度的范围评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在 14 d时,2 组菌群出现差异,>7 d组的疣微菌门相对丰度(P=0.030)、狭义梭菌属相对丰度(P=0.039)和醋酸浓度(P=0.015)均降低;在 21 d时,菌群差异持续存在,>7 d组的疣微菌门相对丰度降低(P=0.020),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P=0.048)、Shannon指数(P=0.018)升高;在 28 d时,2 组的菌群差异消失,α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d内组的自身对比,从生后 7 d到 14 d,拟杆菌门(P=0.026)、嗜热链球菌(P=0.023)和伯克霍尔德菌(P=0.026)相对丰度明显下降,α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 14 d到 28 d,各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 d组的自身对比,从 7 d到 14 d以及从 14 d到 28 d,各水平上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出生后使用抗生素 7 d内和>7 d的极早产儿的肠道菌群在 7 d时相似,由于抗生素使用时间不同,肠道菌群在生后 14 d、21 d出现统计学差异,但在生后 28 d时,2 组肠道菌群"恢复"至相似水平.

    极早产儿肠道菌群菌群失调抗生素短链脂肪酸高通量测序

    105例儿童肝衰竭的临床特征分析

    陈蕾蕾郑玉灿胡国瑞张建霞...
    84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儿童肝衰竭的临床特征,为该病的诊断、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 年2 月—2023 年2 月在南京市儿童医院确诊为肝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5 例肝衰竭患儿中,年龄 0.09~14.92 岁、中位数 21 个月,男 67 例、女 38 例,急性及亚急性肝衰竭占 82.8%.病因依次为遗传代谢性疾病24 例(22.9%)、感染因素 12 例(11.4%)、胆道疾病 10 例(9.5%)等,但仍有 34.3%病因不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纳差、发热、黄疸.主要并发症是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感染.存活组与死亡组的年龄、白蛋白、血氨、有否肝性脑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儿儿童终末期肝病模型(PELD)/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低于 28 d死亡组,血小板计数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遗传代谢、感染、胆道疾病为儿童肝衰竭常见病因,遗传代谢性疾病是儿童肝衰竭最主要病因,肝豆状核变性最为常见,MELD/PELD评分可以预测肝衰竭的预后.临床特征分析及MELD/PELD评分有助于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儿童肝衰竭遗传代谢性疾病感染胆道畸形

    胎龄<32周早产儿行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王增芹刘松林王军
    848-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胎龄<32 周早产儿机械通气(MV)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VAP发生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对徐州市妇幼保健院 2019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间收治的 305 例胎龄<32 周、行MV的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并发VAP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 305 例MV早产儿中并发VAP的发生率为11.8%;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出生体重、败血症、新生儿肺出血、产前24 h内使用抗生素、气管插管次数≥2 次均是胎龄<32 周早产儿MV并发VAP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危险因素作为预测指标,构建胎龄<32 周早产儿MV并发VAP的预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胎龄<32 周早产儿MV并发VA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769;Bootstrap 自抽样法内部检验的一致性指数为0.769,该列线图模型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与理想参考线贴合较好.结论 低出生体重、败血症、新生儿肺出血、产前24 h内使用抗生素、气管插管次数≥2 次均是胎龄<32 周早产儿MV并发VAP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胎龄<32 周早产儿MV并发VAP的风险具有良好预测效能.

    早产儿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低出生体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刘彤慧张静路鑫赵秦妍...
    853-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全球最常见的老年病之一,发病率持续上升,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2)是一种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性去乙酰化酶,参与多条生化通路,包括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等.本文对SIRT2的生物学特性和其在AD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阐述,重点介绍了SIRT2的结构、功能,SIRT2对AD典型病理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影响,并总结了SIRT2介导的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和自噬在AD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AD开发新的治疗路径.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标志物作用机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