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某三甲教学医院近十年血培养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化,为血流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 202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血培养阳性患者,收集临床血液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情况.对比分析2014-2018年与2019-2023年血培养主要病原菌的耐药变化趋势.结果 2014-2023年血培养共检出11 578株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6 196株(53.5%),革兰氏阴性菌5 382株(46.5%).革兰氏阳性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 302株,37.2%)、金黄色葡萄球菌(704株,6.1%)、屎肠球菌(352株,3.0%)、粪肠球菌(208株,1.8%).革兰氏阴性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2 355株,20.3%)、肺炎克雷伯菌(1 095株,9.5%)、鲍曼不动杆菌(447株,3.9%)、铜绿假单胞菌(391株,3.4%).病原菌主要分布在综合ICU(1 702株,14.7%)、急诊重症监护室(ICU)(1 436株,12.4%)、血液内科(1 134株,9.8%)、感染性疾病科(758株,6.5%).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是85.2%、18.2%、26.0%和4.0%,对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是85.2%、12.7%、29.4%和4.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56.8%和80.4%,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5%和1.1%.与2014-2018年相比,2019-2023年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上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5.2%下降至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院血培养常见病原菌耐药形势依然严峻,应继续规范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共同遏制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