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王海珺

双月刊

1674-6198

yajyxb@163.net

0911-8235820

716000

延安市宝塔区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anan College of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7年,1999年6月25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正式向国际国内公开发行。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刊登哲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的科研学术论文。同时为突出地方特色,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特开设以下栏目:延安教育研究、延安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延安精神研究、陕西历史文化研究、西部开发研究、中小教育教学研究、校长论坛及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综试区德化陶瓷开展跨境电商的策略研究

    钱远玲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瓷出口作为德化的经济支柱产业,支撑着德化的经济命脉,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成本快速上涨等要素制约,德化陶瓷产业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泉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获批,为德化陶瓷发展跨境电商带来了新机遇.在分析德化陶瓷出口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跨境电商助推德化陶瓷出口转型升级的作用,提出在综试区背景下利用跨境电商助推德化陶瓷出口的对策建议,以推动德化陶瓷进一步发展国际市场,促进德化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试区跨境电商陶瓷出口

    从中国式现代化看"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陈修琪
    56-5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朗西斯·福山提出所谓"历史终结论",认为人类历史将终结于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后发国家只有效仿西方国家才能实现现代化.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剖析"历史终结论"的发生根源和理论缺陷,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历史进步特别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终结"历史终结论"的必然逻辑,对于批驳以"历史终结论"为代表的错误理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价值、理论贡献和世界意义,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终结论自由民主

    《周易》革卦思想的现代启示

    高悦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易》革卦中丰富的改革思想精髓,是对古代往圣先哲与劳动人民在长期生命活动中实践经验的智慧总结.革卦中体现出的去故革新的革之意象、顺天应人的革之精神、孚信为主的革之品质、把握时势的革之原则,展现了深刻的思想意义和丰富的价值内涵,对当下社会个体培养敢于自新、尊重规律、诚信守志、明判时机的道德修养提升都具有重要启示,同时,通过回归传统文化经典挖掘其义理本源,亦对新时代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自身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周易革卦传统文化革故鼎新

    乡村网红语言特点及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郝静葛玲
    64-6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网红"语言展示出"平民化身份"的建构过程.叙事与语境深度贴合、善于运用通感等修辞手法引人入胜,不同媒介元素配合构成其独特的语言特点.乡村网红的语言特色对于重新阐释"乡土文化"、构建乡村文化新业态,变革营销方式、拉动乡村经济发展,折射数字化代际反哺需求,推动乡村实现共富具有现实意义.未来,通过加强网络平台监管,提升语言知识素养培训,保护语言文化底色等手段,可促进乡村网红规范发展.

    乡村网红语言特点乡村振兴文化传播

    《诗经·蒹葭》中的水意象及秦人的文化心态

    吴桂辉曹悦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经·蒹葭》中的水意象不仅是主人公追寻道路上的自然障碍,更象征着制约秦人对中原礼乐文化接受的精神阻隔.秦人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一种开拓进取、务本尚实、柔韧灵活的文化精神.与强调仁义的中原文化精神相比,秦人的这种精神更符合当时的生存需要,然而不习周礼则无法跻身于诸侯之列,这使得秦人在文化选择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蒹葭》所展现的正是秦人东进过程中对中原主流文化既仰慕又抗拒的文化心态.

    水意象阻隔文化心态《蒹葭》

    雨果与余华小说的审丑表现方式比较研究

    王丽娜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克多·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领军人物,在诗歌、戏剧、小说和文艺理论方面成绩卓著,而余华是中国二十世纪先锋派新人,其创作在国内外备受好评.运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二者的审丑表现方式进行比较研究,阐释了二者相似的审丑表现和相异的审丑表现方式,不仅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进一步为中西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更广阔的研究空间,而且顺应了二十世纪以来的世界性文学批评的发展潮流.

    雨果余华审丑表现方式异同比较研究

    山西祁县渠氏家族文化内涵探析

    朱慧慧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祁县渠氏家族是明清时期极具文化底蕴的儒商巨族,一代代族人在家族教育、经商治家、公共空间建设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构成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就族人个体而言,能够修身立范;就家族来说,能够齐家治家;就社会而论,能够统一整合,长期积淀,形成了重要的地域文化景观.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下,渠氏家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凸显,在家风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借鉴作用.

    渠氏家族文化底蕴家风构建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草荒"问题研究

    赵红于伟业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皖南事变之后,陕甘宁边区陷入草料短缺的困境.将草料问题放置于战争和革命的视域之下,探析陕甘宁边区的草料短缺原因、表现及政府应对措施.草料问题的解决有益于边区的农业、畜牧业以及运盐业的稳步发展,间接使抗战摆脱了"生存之难"的困境,展现了边区政府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成功的必然性.

    陕甘宁边区草料牲畜困境

    1942年陕甘宁边区救灾工作述论——以《解放日报》为考察中心

    曹坤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2年,风旱、洪水、雹灾、山洪等自然灾害接连发生,成为陕甘宁边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威胁.面对灾害的突袭,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通过组建救灾委员会、动员社会春耕、增发农业贷款、倡导社会互助等方式,提高了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带动了边区经济发展.这些举措为今天我们加强社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经验借鉴.

    陕甘宁边区救灾工作《解放日报》

    旅游资源普查GIS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李斌陈琳敏张晓芳刘国辉...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广东省潮州市旅游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使用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属性数据库并结构化管理海量旅游资源数据,使用ArcGIS空间数据库平台按需求条件图形化表达旅游资源特征,制作旅游专题地图,提高了项目管理与科研效率,缩短了工作时间,节约了工作成本.空间数据库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共享性,便于查询、统计和空间分析,灵活快捷地展示、形成各类旅游资源图件,及时呈现空间性旅游资源分析结果,在今后的旅游资源调查中可以推广使用.

    空间数据库旅游普查GISArcGIS旅游资源网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