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党校学报
延边州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延边党校学报

延边州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季刊

1009-9352

吉林省片延吉市天池路369号

延边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Unabian Party SchoolCHSSCD
查看更多>>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红色基因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度融合

    徐巧玲杨爱杰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基因源于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革命历史,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中的历史凝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在长期交往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是国家认同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二者具有内在耦合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推进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应从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产业、注重打造宣传队伍、全面弘扬中国精神四个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红色基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合

    延边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

    刘艳苹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延边州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吉林省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行了积极部署与规划.

    延边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

    试论"第二个结合"如何可能的逻辑理路及实践路径

    李维维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晰"第二个结合"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之基,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大理论契机.这一内在逻辑理路何以可能主要体现在二者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文化禀性,以及相通的理念内核.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必然要求实现两者的融洽结合."第二个结合"的感性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普遍性与特殊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群众掌握理论与理论掌握群众这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中实现感性世界中的实践.

    "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关照现实的四维探析

    于琪琪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深入探索和实践现代化建设.我们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成功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蕴含着对"四个之问"的现实关照.中国式现代化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不断回答中国之问,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关照;站在胸怀天下的高度不断回答世界之问,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关照;站在人民至上高度不断回答人民之问,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关照;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不断回答时代之问,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关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坚守住现代化发展的"中国式"方向,为人类现代化建设开辟新形态,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四个之问"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内涵、哲学底蕴与世界意义

    易雨欣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中国正在从文明古国向文化强国进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关联着中国14亿人文化血脉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内涵可以从历史向度、现代化向度、文化向度、世界向度等四个向度来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底蕴体现在,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具有整体性特征、遵循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包括,它有助于推动中国文明观国际话语权构建、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树立新典范.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独特内涵哲学底蕴世界意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多维探究

    池永慧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斗争精神永不过时,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和鲜明风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必须要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历史、价值和现实维度有机结合的必然结果;是应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形势新挑战、防范和化解风险,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新时代要大力发扬斗争精神,以伟大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历史维度价值维度现实维度

    素养、思维、能力:地方复合型党政领导干部培养

    郭旭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复合型党政领导干部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从素养、思维、能力三个维度,分析复合型党政领导干部培养的重点方向,提出地方复合型党政领导干部要重点培养三个方面基本素养、七种重要思维和九种核心能力,旨在为推动地方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有力参考.

    素养思维能力复合型党政领导干部

    走向整体性治理:乡村治理复合碎片化的破解路径研究

    王钱坤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存在着治理理念的碎片化、治理主体的碎片化、治理信息的碎片化和治理过程碎片化的复合困境,这种复合碎片化困境制约着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深刻认识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并探索其破解之道,是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亟需面对的课题.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统合治理理念,坚持公共利益至上的价值导向,整合乡村治理主体,强化多元主体的联动共治,通过技术赋能,强化多元主体的信息共享以及重构治理过程,实现乡村治理过程的系统再造是破解我国乡村治理复合碎片化的路径选择.

    乡村治理复合碎片化整体性治理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价值表达

    俞科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造,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新征程上继续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影响,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要充分发挥文化在增进认同、传递价值上的优势,依托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中国人民精神风貌、中国实践生动写照作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价值表达,在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中提升思想引领力和文明感召力,为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持久的文化力量.

    人类文明新形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价值

    新质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黎沁怡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生产力在科技创新引领下出现的新质态,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对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需要,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通过新质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新质生产力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能够加快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解决文化产业当前面临的供需错位和价值失衡难题,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