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党校学报
延边州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延边党校学报

延边州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季刊

1009-9352

吉林省片延吉市天池路369号

延边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Unabian Party SchoolCHSSCD
查看更多>>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

    邹佳瑶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民族人民努力开创的伟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契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可以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奋斗,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的社会意识也会因此而得到促进.两者在理论基础、目标和实践上高度契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双向互动的关系,其内在逻辑是非常深厚的,既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和推动效果,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发展.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下研究如何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守正之道与创新之路

    李一凡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的演变是一个历史连贯又创新发展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双向互动、扬弃等动态元素,实现了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植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沃土,传承中华优秀美德、核心价值观念、崇高精神境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保持了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守了文化现代化的"守正之道".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客观实际的变迁因时而变,实现了从封建制度文明到社会主义制度文明、从农业经济文明到工业经济文明、从农业科技文明到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革新,造就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之路".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之中,质变与量变互相交织,"传承之道"与"创新之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新时代文化的繁荣.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

    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学理溯源、逻辑理路与实践价值

    齐世香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家精神内涵丰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新时代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奠定了科学家精神的学理基础,科学回答了"为什么人做学问"这一问题,秉承了客观与主观、整体与部分、真理与价值的辩证逻辑,进而超越科学精神、升华人文关怀实现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诉求.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彰显了爱国情怀与创新精神的高度融合,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科技强国

    唯物辩证法理论映射下的新质生产力

    王博雅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以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系统化配置为重要依托,在对传统生产力的扬弃中实现了生产力的能级跃升.探究唯物辩证法理论映射下的新质生产力,深刻挖掘其唯物史观科学意蕴,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学理化阐释和体系化研究.在秉持辩证思维的基础上,切实履行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充分释放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将为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新质生产力

    唯物史观视阈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韩智颖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国家发展布局中的核心战略地位.作为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工作的重要战略安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国家战略呈现出协同发展的态势.具体而言,体现在历史发展的一致性和内在逻辑的协调性.以唯物史观审视二者,有助于理清其逻辑演进,深究二者的互构基础,从而揭示二者的问题导向.

    中国式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

    论中华文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统一性

    赵异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文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高度一致性.中华文明在公有制思想、辩证法、民本理念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高度一致性.中华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有制结构、人民至上等规定的"先天"基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在实践基础上,扬弃传统文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华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百年探索及经验启示

    康美英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优良品质,也是其能够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通过持续推进自我革命来不断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进而达到建设强党、强国的目标.新的征程上,我们仍需通过持续推进自我革命来引领新的社会革命,以达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对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历程进行梳理,总结经验,以便为接下来继续推进自我革命提供参考.

    自我革命百年探索经验启示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忠诚观的三维探赜

    马璐璐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忠诚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的底色,是党员干部首要的政治美德、政治品格,承载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忠诚观的生成具有多维取径的内在逻辑,蕴含着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筑牢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忠诚观,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拥护"两个确立",坚守忠诚之本;坚定理想信念,补足忠诚之钙;增强历史自信,汲取忠诚之智;勇于担当作为,锤炼忠诚之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忠诚观

    用好红色资源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阚莹莹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好红色资源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用好红色资源对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至关重要;用好的关键在于明确红色资源的价值意蕴,在对标教育目标、摸准教育对象、遵循教育规律、挖掘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找准实践路径,系统规划,切实发挥出红色资源的最大效力.

    红色资源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困局与破局: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乡村诉源治理之路径构建

    司尚乐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乡村诉源治理是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之举.法经济学成本效益内含于乡村矛盾化解的成本费用考量,基层治理司法需求外化于乡村人民群众的情理价值表达,"无讼"法治文化彰显于乡村邻里关系的精神道德守望.目前,乡村诉源治理工作与乡村社会之间存在着数字失能、情感失真、逻辑失恰、人才失衡等诸多不敷适用之处.为进一步提高乡村诉源治理效能,需从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涵育乡村公共精神、破解情法两难困境、聚力人才引育质效等多维度探索当前诉源治理不断推进的法治化路径.

    乡村振兴诉源治理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