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党校学报
延边州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延边党校学报

延边州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季刊

1009-9352

吉林省片延吉市天池路369号

延边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Unabian Party SchoolCHSSCD
查看更多>>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探究

    李玉晶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这是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要求.精准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涵义,认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探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体制机制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林令阳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专门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的价值意蕴包含传统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精髓、时代特征.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钉钉子精神,它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和"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的需要.

    钉钉子精神科学内涵价值意蕴改革落实

    海南自贸港政策创新经验研究

    史立丽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南自贸港作为中国首个自由贸易港,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创新,包括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跨境资本自由流动、人才引进,以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这些政策措施不仅推动了海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还为中国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尤其是加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总结海南自贸港的建设经验,本文为拟申办自由贸易区的地区提供了若干启示,强调因地制宜的政策创新路径和区域功能分工的重要性,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创新区域开放布局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历史脉络和实践途径

    雒丽陈林杰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条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建党一百多年以来的四个主要历史时期的研究,挖掘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梳理其历史脉络,深刻体会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发展中其理论与实践的阶段性特征和紧密联系.在加快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要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综合性农业合作社、培养乡土特色人才、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四大方面来具体展开实践.

    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基础历史脉络实践途径

    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叙事——基于"第二个结合"的阐发

    于阿专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5000 多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既有过立足于古代深厚农耕文明土壤上坚定的文化自信,也有过在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贫瘠土地上滋生出的文化自卑."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精准把握,更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为我们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叙事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叙事语境、叙事内容、叙事方式三个维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叙事逻辑,有助于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核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愿景.

    文化自信"第二个结合"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当代叙事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姚思羽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孕育而成的,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和促进民族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各民族长期的生产生活、交往交流中形成的,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之源、文化之基,为民族发展工作提供了重要的逻辑依托和价值归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统一战线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探索

    刘嘉芯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现代化,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现代化;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可以将广大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助推作用.如今,爱国统一战线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成为"新时代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构建,积极探索统一战线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统一战线中国式现代化路径

    正确政绩观的理论溯源及价值遵循

    张蕾王晶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树立正确政绩观无论对于党员干部个人成长还是对于党的整个事业发展而言都至关重要.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怎样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要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可见,梳理正确政绩观的理论溯源,阐释"树立正确政绩观"的价值遵循,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五对关系",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政绩观理论溯源价值遵循

    加强基层党建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李蕴琦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党建在新时代乡村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应聚焦于党建引领下的乡村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着力于凝聚民意、整合资源、激发活力等方面.强化基层党建需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激发党员群众的内生动力,同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以满足乡村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需求,形成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乡村振兴新模式,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而全力奋斗.

    基层党建乡村全面振兴组织引领社会治理

    地方红色文化赋能党史学习教育探究

    刘天竹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辛历程中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地方红色文化作为红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因具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党史教育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探索地方红色文化赋能党史教育新路径,有利于充实党史教学库,丰富党史教育大课堂,增强党史教育吸引力,对实现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方红色文化党史学习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