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与硫酸镁交替湿敷治疗药物外渗的临床应用

    李琨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与硫酸镁交替湿敷对药物外渗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输液外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2%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加生理盐水稀释)配成混合液,先对输液肿胀处进行局部湿敷(每次湿敷2小时),再用50%硫酸镁对输液肿胀处进行局部湿敷(每次湿敷2小时),如此交替进行;对照组只采用50%硫酸镁对输液肿胀处进行局部湿敷(每次湿敷2小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与硫酸镁交替湿敷对输液药物外渗疗效确切,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硫酸镁药物外渗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韩树安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应用到临床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在我院实施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80例,其中40例实施了传统的阑尾切除术,为对照组;40例实施了小切口切除手术,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的美观程度、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平均手术效果。结果:研究发现,传统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手术时间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传统阑尾切除术的手术切口长度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传统阑尾切除术恢复时间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恢复时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法所产生的切口比传统的阑尾切除方法更小,并且美观,手术结束后患者能更快地恢复健康,应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小切口手术阑尾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率失常临床分析

    彭喜意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率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率失常(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率失常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联合用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有48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有2例患者治疗无效,对照组有32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有18例患者治疗无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率失常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率失常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死应用法舒地尔治疗的临床分析

    虞林发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神经内科收治的10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疗程控制为14d,判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TNF-、(hs- CRP)超敏C反应蛋白,判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IL-6、TNF-、hs- CRP水平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BI指标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法舒地尔注射液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急性脑梗死法舒地尔治疗

    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探讨

    劳崇春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思密达保留灌肠与口服锌制剂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思密达保留灌肠与口服锌制剂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平均止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远远高出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腹泻患儿给予思密达保留灌肠与口服锌制剂治疗,所需的止泻时间短,效果显著。

    思密达保留灌肠小儿腹泻锌制剂

    损伤控制理论在合并骨折多发伤中的临床应用

    董航黄枫周琦石黄培镇...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合并骨折多发伤控制处理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4月救治的98例合并骨折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另采用ISS评分对病人进行评估,通过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统计学分析,A、B、C三组年龄、损伤部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输血量、住院天数、手术部位、确定性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损伤严重度评分法有助于临床上对合并骨折多发伤患者的伤情评估、手术时机确定、治疗选择及预后判定,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骨折多发伤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损害控制伤情评估手术时机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研究

    吴继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Tibial plateau fractures,TPF)临床疗效。方法:以骨刀复位或移植联合内固定治疗TPF患者184例,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84±10)min,术中出血平均(263±84)ml;关节面复位效果均较好,临床愈合、骨性愈合达到预期,优153例、良20例、及格8例、差2例,术后12个月HSS评分(80±9)分;一部分骨折、二部分骨折、三部分骨折、四部分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例次率8%。结论:内固定治疗TPF整体效果较好,但不同患者手术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多部分骨折手术时间相对较差,出血量较大;内固定治疗TPF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但多为早期并发症。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

    五苓散加减治疗消渴病引起水肿的临床体会

    乙俊侠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五苓散加减治疗消渴病引起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90例消渴病引起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配合其他手段控制患者水肿,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采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并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水肿的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为良好。结论:通过五苓散加减治疗消渴病引起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安全有效,适合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消渴病水肿肾虚五苓散

    结肠黑变病18例临床内镜分析

    王利丽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肠黑变病(MC)是以结肠粘膜黑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肠病。随着电子结肠镜的广泛应用,MC的检出率有上升趋势【1】。本文总结我院自2008-2013年肠镜检查发现的18例M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内镜下特点,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M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能进一步判断及处理MC。

    结肠黑变病结肠镜巨噬细胞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分析

    王向辉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上半年收治的60例青光眼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分析、术后效果对临床治疗进行探究。结果:致使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原因非常多,其中以术中感染,术前既有白内障,眼压过低为主,术后2周内为患者发病时间。本次研究中患者术前既有白内障32例,术中感染11例,眼压过低10例,其它7例。在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视力与眼压均有所改善。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式,但是术后易产生白内障,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加强对围手术期危险因素的预防,对患者眼部进行检查,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从根本上提高手术质量,促进患者快速痊愈与康复。

    青光眼白内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