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探析

    马照喜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72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改良Kugel补片修补,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选取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7.51±2.67)min,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2.54±3.19)d,平均术后恢复时间(17.32±5.17)d。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切口感染、血肿和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2例阴囊积液,术后1例复发。术后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没有出现腹股沟区异物感、睾丸萎缩、腹股沟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迟钝和持续性疼痛等症状。结论:改良Kugel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彻底、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点,是理想、成熟的治疗方法。

    改良Kugel补片腹股沟疝临床效果

    D-二聚体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陈旭虞
    67-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D-二聚体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检验后,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组、脑梗死组及心绞痛组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脑梗死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5)。结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D-二聚体水平普遍升高,在该类疾病早期诊断中,可将其作为一指标。

    D-二聚体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转移性骨肿瘤临床观察

    杨红董超
    68-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3.33%高于对照组8.89%,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在转移性骨肿瘤治疗中疗效安全可靠,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唑来膦酸放疗治疗转移性骨肿瘤临床疗效

    七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体会

    黄贵成
    6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麻醉手术治疗的7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实施静脉麻醉,观察组患儿实施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无体动现象发生,对照组中有2例患儿发生体动现象;观察组患儿在麻醉时间、苏醒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应用于临床小儿麻醉中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明显缩短患儿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七氟烷小儿麻醉

    三种手术刀路治疗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临床分析

    靳江波李传禹
    7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种手术刀路治疗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患者共9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三组,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30例,尺骨鹰嘴截骨组30例以及肱三头肌舌形瓣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30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52.31±7.65min,平均出血量为136.56±15.65mL;尺骨鹰嘴截骨组手术平均时间为71.15±5.69min,平均出血量为157.63±16.35mL;肱三头肌舌型瓣组手术平均时间为53.92±4.96min,平均出血量为186.36±13.25mL,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时,可以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还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三种手术刀路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

    围绝经期功血80例临床分析

    崔云兰
    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使用妈富隆和米非司酮两种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探讨出围绝经期功血刮宫后的最佳治疗药物。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因围绝经期功血而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并将此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在刮宫术后主要采用米非司酮药物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刮宫术后采用妈富隆药物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止血时间、不良反应以及3个月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判断那种和治疗方法更有疗效。结果:观察组在48小时之内止血率是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观察组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总例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用药后3个月内月经恢复正常所占比例是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结论:使用妈富隆药物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刮宫术后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止血时间相对较短,不良反应少,恢复情况令患者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围绝经期功血妈富隆米非司酮疗效

    早期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脓毒症的临床观察

    高建辉
    72-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并脓毒症中采用早期连续血液滤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竭并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模式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连续血液滤过模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BUN、Cr、β2- MG、APACHE II评分等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除BUN指标外,观察组治疗后的Cr、β2- MG、APACHE II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有3例出现不适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有有4例出现不适症状或恢复原发状态,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并脓毒症采用早期连续血液滤过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预后结果,降低了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肾衰竭脓毒症早期连续血液滤过治疗疗效

    PKP术治疗创伤骨科老年患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何峰
    7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患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PKP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术后随访2个月。结果:术后腰背部疼痛消失34例,疼痛明显减轻2例,无骨水泥渗漏。术后行影像学检查未见椎管内占位,后凸畸形明显改善。术后伤椎前柱平均高度明显提高(P<0.05),Cobb角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术创伤小、安全、临床疗效好,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伤椎高度,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KP技术创伤骨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

    腹部B超筛查胎儿畸形50例临床分析

    曾向军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部B超用于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产前孕检的2790例孕妇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均利用腹部B超筛查,统计分析胎儿畸形情况。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腹部B超筛查显示,胎儿畸形总检出48例,检出准确率高达96%,其余2例漏诊。48例产妇中,在妊娠13周左右,检出11例(22.9%);在妊娠19-28周左右,检出21例(43.8%);在妊娠29-35周左右,检出14例(29.2%);在36-41周左右,检出2例(4.2%)。胎儿畸形类型:本组经腹部B超筛查中的48例患儿中,最常见的胎儿畸形类型为胎儿腹水12例(25%),其次为脑积水10例(20.8%),无脑儿5例(10.4%),开放性脊柱裂、脑脊膜膨出、肢体短缺、双肾积水、肛门闭锁、唇裂、心脏畸形者各3例(8.3%)。结论:腹部B超在胎儿畸形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观察胎儿畸形的部位、器官及其结构,可为临床诊断胎儿畸形,治疗宫内疾病,有效终止妊娠提供重要的指导,是一种微创、直观、经济的筛查手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腹部B超胎儿畸形筛查临床分析

    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及试剂使用评价研究

    杨惠雯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策略,并评价试剂使用效率。方法:资料选自2014年5月-2014年5月本:收治的112例病人,将其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56例。对照组病人予以传统临床生化检验措施,而实验组研究对象则予以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措施,对比与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结果,并对试剂使用状况进行客观评价。结果:实验组研究对象的异常率为3.57%,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异常率为44.64%,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同时,两组研究对象在样品的误差值、时效性以及重现性等方面的比较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是提升检验结果完整性、准确性以及时效性的重要方式,不仅能提升检验程序的操作价值,还能使之成为疾病诊治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标准,具有较高可行性。

    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试剂使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