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的治疗效果

    韩晶
    229-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包括39例子宫肌瘤患者,41例人工终止妊娠患者,45例异位妊娠患者,38例紧急避孕患者,37例其他疾病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所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总有效人数69例,总有效率为69%,观察组患者经米非司酮治疗后,有效人数89例,总有效率为89%,其中子宫肌瘤组有效率为78.95%,人工终止妊娠组有效率为90.48%,异位妊娠组有效率为96%,紧急避孕组有效率为94.44%,其他疾病组有效效率为82.3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没有差异明显。结论:米非司酮在妇产科各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药物,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米非司酮妇产科疾病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对献血者ALT水平的潜在影响

    刘惠玲辛慧娜
    231-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漳州市无偿献血者ALT异常的原因,探讨健康教育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2月130位ALT检验不合格献血者进行电话调查,针对原因给予适当的健康教育。结果:间隔期满6个月后再次献血,其中121人合格,9人不合格,合格率为93%。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降低献血者ALT水平,提高献血者二次献血的合格率,减少血液浪费。

    ALT献血者健康教育影响

    端粒酶RNA反义核酸对宫颈癌HeIa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黄丽荣邓学军
    23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端粒酶RNA反义核酸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均得到确诊,并将其设置为正义核酸组、反义核酸组,每组有患者50例,设置50例同期入院宫颈癌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错蓝法、、PCR-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吖啶橙染色法、流式细胞术对患者Hela细胞转染反义核酸进行检测,分析端粒酶RNA反义核酸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hTR组浓度为0.05时,反义核酸浓度、0.1浓度时反义核酸浓度、0.2浓度时反义核酸浓度,显著低于正义核酸组(P<0.05);hTR组浓度为0.05时反义核酸浓度、0.1浓度时反义核酸浓度、0.2浓度时反义核酸为,显著高于正义核酸组(P<0.05);hTR组细胞转染反义核酸1天细胞凋亡率变化、2天细胞转染反义核酸1天细胞凋亡率变化、3天细胞转染反义核酸1天细胞凋亡率变化,显著低于正义核酸组(P<0.05)。结论:端粒酶反义核酸能够通过特异性有效的抑制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增强细胞周期阻滞等多种途径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

    端粒酶RNA反义核酸宫颈癌Hela细胞抑制作用机理

    2种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200例的效果观察

    罗方林
    234-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两种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门诊收入的小儿哮喘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采用氧驱动雾化治疗,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雾化治疗后,两组患儿在无效例数、临床有效率、综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与空气压缩泵两种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相较之下,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起效快,疗效显著,住院时间短,促进患儿恢复,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氧驱动雾化空气压缩泵雾化小儿哮喘疗效

    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80例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唐喆任春凯杨登伦
    235-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经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止痛药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精液质量提高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较开放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且患者精液质量提高率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腹腔镜开放手术

    中药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50例

    刘茂辉
    236-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门诊及住院部5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华法林治疗,实验组患者服用活络效灵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变化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用药后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药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是临床治疗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中药活络效灵丹人工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

    中医情志护理在ICU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黄敏
    238-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ICU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于ICU的老年患者8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ICU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内容基础之上加以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例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对ICU护理服务满意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对ICU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老年病例对ICU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ICU老年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能帮助患者摆脱或缓解负性情绪的困扰,提高服务对象对ICU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十分现实和积极的推广价值。

    情志护理中医ICU老年患者应用

    180例门诊患者护理健康教育需求与护理干预措施

    李贤莉
    239-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180例门诊患者护理健康教育需求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我科就诊180例门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服务方式,研究组在其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各指标评分及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对医院就诊环境、护士职业技能、医生医治技术等指标评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与满意度,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门诊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护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探讨

    王宏凌佳蔡振荣
    240-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其动脉硬化的动态指数(AASI)和心律失常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择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120例,为全部患者行以24小时的动脉血压检测(ABPM)与动态心电图检测(DCG),并将ABPM值转化为AASI值。以AASI=49为中位数,分别将高于49与低于49的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即高数值组58例、低数值组62例。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高数值组的患者,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及左心室高电压的出现率均远远高于低数值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不同性质的心律失常中房性发生率远远超过室性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ASI高于49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尤其是房型心律失常,左心室高电压是发病的基础原因。对此,可以采取控制血压的方式来预防心律失常发作,并能降低猝死率。

    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动态指数心律失常相关性

    黄斑水肿在白内障摘出术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临床研究

    周定军
    24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白内障摘除术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症状,研究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4年期间收治白内障摘除术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出现的18例(20眼)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口服维生素B1、腺苷B12和肌苷片治疗,同时于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统计处理临床疗效。结果:白内障摘除术患者中有11例(13眼)出现黄斑水肿,发病率为4.96%;230例(154眼)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中有7例(7眼)出现黄斑水肿,发病率4.54%。经药物治疗后白内障摘除术组黄斑水肿患者痊愈7例7眼,好转3例5眼,有效率为72.7%;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组黄斑水肿患者痊愈4例4眼,好转2例2眼,有效率85.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白内障摘除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要高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与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可帮助患者恢复视力,临床效果良好。

    白内障摘除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黄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