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活血化瘀中药在眼科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琼瑛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在眼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5例眼部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5例,对照组患者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77.14%,组间对比差异明显,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在眼部疾病中应用疗效确切,医生要掌握活血化瘀中药的用法,正确使用,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活血化瘀中药眼部出血

    缺血性脑卒中血管评价的临床探讨

    师丽波
    5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检查方法在缺血性脑卒中血管评价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患者,分别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查、颈部血管超声(CDFI)检查、脑血管造影(DSA)检查、脑CT血管造影(CTA)检查、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检查,对比不同检测方法的血管评价情况。结果:在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的检测上,MRA的准确率最高,其次为CTA和DSA。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管评价,要从多方面衡量,如血管的清晰度等,但病变部位的准确率是主要内容,在临床的评价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针对性的选择一种最佳的检查方法。

    缺血性脑卒中血管评价经磁共振经颅多普勒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头颈部CTA和颈部血管彩超的临床应用

    纵亚利
    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头颈部CTA和颈部血管彩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给予头颈部CTA和颈部血管彩超临床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患者的颅内外颈动脉狭窄、硬化状况。结果:全部患者在检查后,头颈部CTA检查后出现异常的有30例(44.12%),颈部血管彩超出现异常的有63例(92.65%);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68例脑梗死患者在颈动脉狭窄检测中行头颈部CTA和颈部血管彩超后,对于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的病变都能够检出,并且采用颈部血管彩超检出率更高,可以作为常规的临床诊断检查方式。

    脑梗死颈动脉狭窄检测CTA血管彩超

    经尿道电切手术治疗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观察

    刘宋军李淑宏
    5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手术治疗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尿道电切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PSS评分情况、残余尿量情况和最大尿流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情况、最大尿流率情况和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IPSS评分情况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虽然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电切手术在治疗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效果。

    经尿道电切手术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观察

    美辛唑酮红古豆酯栓配合骶麻下内口切开挂线治疗复杂肛瘘的临床效果研究

    袁安斌李瑞玉吴连连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美辛唑酮红古豆酯栓配合骶麻下内口切开挂线治疗复杂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复杂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骶麻下内口切开挂线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辛唑酮红古豆酯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评分为(2.11±0.48)分,创面愈合时间为(9.63±2.7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并发症率和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水平,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辛唑酮红古豆酯栓联合骶麻下内口切开挂线治疗复杂肛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复发率,可推广使用。

    美辛唑酮红古豆酯栓内口切开挂线术复杂肛瘘

    B超在盆腔肿块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

    田欣张荣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B超在妇科盆腔肿块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盆腔肿块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B超进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探头频率为3.5兆赫兹,在耻骨联合上缘进行斜切面、横切面以及纵切面的扫查,观察患者子宫以及附件肿块的情况,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和B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子宫内膜增生符合率100.0%,炎性包块符合率100.0%,子宫肌瘤符合率100%,卵巢囊肿符合率91.7%,宫外孕符合率83.3%,葡萄胎符合率80.0%,卵巢囊性畸胎瘤符合率75.0%,误诊情况主要有:2例患者卵巢囊肿被误诊为输卵管积水,1例患者宫外孕被误诊为卵巢囊肿畸胎瘤,5例患者葡萄胎被误诊为过期流产,2例患者卵巢囊性畸胎瘤被误诊为宫外孕。结论:对于盆腔肿块患者而言,使用B超进行诊断,可以清楚的检查盆腔内的肿块,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利于患者早期进行治疗,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B超盆腔肿块临床诊断宫外孕卵巢囊肿

    集束干预策略预防ICU肠内营养期间误吸的临床研究

    陶磊朱文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ICU护理工作中应用集束干预策略预防肠内营养期间误吸的效果及对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回顾选取100例我院ICU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进行肠内营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实施集束干预策略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期间降低误吸发生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满意情况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集束干预策略下误吸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效果提高且误吸发生率仅为2%;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治疗后误吸发生率为20%,两组护理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得出集束干预策略可有效帮助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了其肠内营养期间误吸情况的发生,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耐受能力,在ICU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

    并发症肠内营养集束护理吸入性肺炎

    三种常见的避孕药具临床效果比较

    宋新红
    5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当前常见的避孕药具的避孕效果进行研究,从而探讨最为合适的避孕方式。方法:结合我站实际情况,将实验对象分为宫内节育器、使用天然乳胶橡胶避孕套组、口服避孕药组,其中宫内节育器400例,天然乳胶橡胶避孕套组150例,口服避孕药150例。采用统一临床观察的方式,并通过护理人员进行询问、核实和记录的方法,对避孕的效果、失败率等进行统计。结果:在选取的700例研究对象中,避孕失败为10例,整体药具使用效率为98.4%。其中口服避孕药组和天然乳胶橡胶避孕组失败都为3例,发生率为2.0%,使用宫内节育器组失败为4例,失败率为1%。口服避孕药组和天然乳胶橡胶避孕组的效果要低于宫内节育器组。经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研究数据来看,采用宫内节育器其安全效果要高于口服避孕与天然乳胶橡胶避孕方法,具有很高的有效性,值得在计划生育中进行推广。

    避孕药具临床效果宫内节育器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刘红桃
    58-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检查的4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斑块形态及血液动力学进行检测。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判断斑块性质、位置及狭窄处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狭窄程度。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并且具有简便、无创、经济、可重复性和快速安全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颈动脉狭窄超声诊断价值

    早期序贯经鼻空肠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唐璐张智博彭旭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早期序贯鼻空肠肠内营养方式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2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分成两组进行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经鼻胃管肠内营养。记录两组第1、7、14、28天的营养情况,包括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记录两组时间窗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腹泻、应激性溃疡及吸入性肺炎。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评定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经鼻空肠管营养组的总蛋白、前白蛋白的含量均高于经鼻胃管营养组(P<0.05)。经鼻空肠管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鼻胃管营养组(P<0.05)。两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示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组预后优于经鼻胃管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经鼻空肠肠内营养能改善重症脑出血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应激性溃疡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重症脑出血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营养状况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