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吞咽理疗仪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护理

    张秀英
    17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吞咽理疗仪对老年脑卒中吞咽困难者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用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3月收治患脑卒中老年患者78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一般组和理疗组,每组39名患者。一般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理疗组护理方式为吞咽理疗仪加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护理后吞咽障碍评估。结果:护理后两组吞咽障碍均有所缓解并得到改善,但是理疗组的吞咽障碍评分与一般组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吞咽理疗仪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效果明显,有利于让患者吞咽困难得到改善,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提高重返社会。

    老年脑卒中吞咽理疗仪

    连续康复护理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彭丽华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连续康复护理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治疗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连续康复护理,护理时间为4个月。评价指标为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和临床神经功能缺陷量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和临床神经功能缺陷量表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护理一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康复护理三个月后观察组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和临床神经功能缺陷量表得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明综合康复疗法可明显提高偏瘫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好,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连续康复护理偏瘫脑卒中

    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李红梅
    179-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包括心理疏导在内的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患手术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病患的配合程度及满意度。结果:手术前后两组病患的心率、血压均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患配合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使病患在心理上及生理上面对手术时不再存在抗拒心理,会积极主动配合手术中的各项工作,提高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及配合度,使血压及心率明显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外科手术心理护理

    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动脉波形连续心输出量在重症监护病房的监测及护理观察

    徐红英
    180-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处于重症监护病房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各种治疗行为都要参考心功能的监测情况。以往心功能监测往往使用CVP(PCW),但是该监测方法受机械通气干扰较多,且部分患者无法使用Edwards等连续监测心排量。近年来,多采用动脉波形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严重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为此,本文对动脉波形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在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提升重症心力衰竭患者PICCO监测水平。

    严重心力衰竭动脉波形连续心输出量监测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观察

    浅谈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

    林利芳
    1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中为病人实施舒适护理措施的实际效用。方法:随机抽选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间,到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60例,通过平均分组的方式,选择其中30例病人归纳为实验组,并对改组病人采取舒适护理措施,其余病人则纳入对照组,并给予普通看护。统计病人得到护理后,手术部位痛感消退情况,并比较病人及其家属对护理模式的反馈情况。结果:根据统计资料可知,实验组病人得到护理后,手术部位的痛感消退情况显著好于对照,同时,实验组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实施手术后,为帮助病人缓释手术部位的痛感,提升病人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基层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舒适护理措施。

    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效果护患关系

    产前超声筛查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探究

    伍娅兰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产前超声筛查在基层医院的应用程序与应用效率。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检的1192名产妇,均予以产前超声筛查、引产结果、分娩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1192名产妇中,产前超声筛查发现有11例异常产妇,检出率是0.92%,以心血管畸形最为常见,占有比达45.45%。经过引产以及分娩之后发现有12例异常产妇,因此产前超声筛查程序的精准率达91.67%,漏诊率是8.33%。结论:产前超声筛查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现出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提升畸形胎儿整体检出率起着促进作用,有助于优化人口整体素质,建议推广。

    产前超声筛查基层医院应用

    10例产妇分娩期子宫破裂观察与探讨

    谭蓓蕾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分娩期子宫破裂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我县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分娩期子宫破裂产妇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产妇子宫破裂具体原因给予对症治疗。结果:1例为完全性子宫破裂,为子宫下段破裂;9例为不完全性子宫破裂,均为子宫下段肌层断裂;5例由疤痕子宫导致,1例由于阴道试产导致,2例为使用米索前列醇导致,2例为采用臀位助产导致;围产儿死亡率高达70%。结论:产妇分娩期子宫破裂危害重大,因此一定要仔细辨别破裂原因以及时有效处理,同时还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子宫破裂现象,提升围产儿生存率。

    产妇分娩期子宫破裂观察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彭书美
    18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于妊娠晚期孕产妇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影响;方法:从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羊水过少足月孕妇中选取11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行产检健康足月孕妇80例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观察对象妊娠情况、分娩方式及围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过期妊娠、妊高症及羊水污染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80.91%,同对照组19.09%比较,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过少对产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情况影响较大,并对分娩方式最终选择具有重要作用,需在产前进行有效检查,及时诊断及治疗。

    羊水过少妊娠结局分娩方式

    B超致异位妊娠误诊病例资料回顾

    伍娟
    18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B超致异位妊娠误诊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收集我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妇产科B超导致异位妊娠误诊的病例30例,究其异位妊娠误诊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异位妊娠误诊患者中,其他疾病误诊为异位妊娠共19例,其中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合并早孕误诊7例,卵巢黄体囊肿合并早孕5例,附件慢性炎症包块合并早孕5例,附件肿瘤2例;异位妊娠误诊为其他疾病共11例,其中异位妊娠流产型误诊为附件肿瘤例,误诊为附件慢性炎症5例。结论:B超诊断异位妊娠时,不可片面依赖,需结合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停经时间等,提高临床意识,从而得出正确诊断结果,若仅依赖单一检查结果,往往会导致误诊。

    B超诊断异位妊娠误诊原因分析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研究

    卢叶
    186-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降低不典型临床早剥漏诊及误诊的几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1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B超诊断。结果:15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与产后诊断相符合,占93.3%。其中有5例是监异常,有4例是胎膜早破伴血性羊水,1例死胎,2例阴道流血,2例B超异常,1例误诊。结论:医师需加强对于典型胎盘早剥的病症了解程度,提高自身B超诊断水平,降低不典型胎盘早剥误诊几率,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不典型胎盘早剥误诊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