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剂量舒必利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姚鹏张德伦蒋庆仪
    220-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舒必利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临床疗效及辅助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符合条件的抑郁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服用舒必利合并原抗抑郁药,对照组则只服用抗抑郁药.疗程为3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舒必利在进行抑郁症的治疗中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安全性也较高.

    低剂量舒必利抑郁症疗效

    血压指数及其应用

    王滨涛
    22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压的波动性,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波动性使得医生无法通过单次血压值评价其全天候的血压状态,因而提出血压指数的概念.旨在通过多次血压测量,通过计算,抽象出一个概念来全面评价个体的血压状态.

    高血压波动性血压指数评分正常高值血压率高血压率异常血压率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研究

    赵利敏
    224-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腰骶部CCS可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干扰,为了有效治疗腰骶部CCS,则应深入研究该病的发病原因、诱发因素,病理生理改变情况等,并分析现有的腰骶部CCS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腰骶部CCS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发病原因,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及竖脊肌修复再生情况,发现腰骶部CCS的具体发病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核实,诊断金标准未达成统一共识,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腰骶部研究

    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探讨

    储小凤汤永勤
    225-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湿热敷加安普贴预防PICC所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行PICC穿刺104例置管患者予温水湿热敷加安普贴敷贴,结果:湿热敷加安普贴可有效预防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结论:使用湿热敷加安普贴预防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方便

    PICC机械性静脉炎湿热敷安普贴

    我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朱春丽
    226-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我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将本研究收治的各科室的处方10000张中对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数量、所占比例、使用情况、品种个数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率为31.79%,其中五官科门诊使用糖皮质激素所占比例为81%,皮肤科的总的使用率是34%,儿科的使用率为15%,部分处方存在误用滥用等现象.结论:加强糖皮质激素药物的监控和使用,提高医院医生对糖皮质激素的认识,减少因误用或滥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不良后果,严谨用药,提倡合理适量用药.

    糖皮质激素用药情况用药分析

    临时起搏器功能障碍动态心电图分析

    蒋勇向芝青安俊华田君华...
    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测对于植入临时起搏器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接收的68例植入临时起搏器的患者,分别给予每位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测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病患的起搏器功能,了解起搏器功能异常情况和两种检测方法对病患起搏器功能异常及心律异常的检测率.结果:68例患者中,常规心电图检测出1例感知异常和12例自身心律失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出感知异常10例,起搏功能异常10例,自身心律失常64例,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5例.两种检测方式差异明显(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病患的起搏器功能与心律失常情况,能够发现常规心电图未能发现的问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临时起搏器动态心电图功能障碍心律失常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效果初评

    陈建林
    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任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将中效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在睡前给予对照组的患者,与此同时,每天早晨对照组的患者要进行格列美脲的口服.甘精胰岛素在睡前给予观察组的患者,开始时治疗剂量为10U,每天早晨观察组的患者也要进行格列美脲的口服,对两个病例小组的血糖控制水平和低血糖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将其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接受治疗后的对照组患者分别进行对比,数据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 05).通过观察发现,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 2%和17.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 05).结论:对于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而言,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的治疗方法效果更为显著.

    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老年糖尿病

    急性脑梗塞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表达的水平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崔奕
    230-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表达的差异及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确诊为急性脑梗塞的患者100例,对照组50例,观察入院时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的表达水平和脑梗塞的情况,根据脑梗塞面积、是否存在意识障碍以及疾病是否好转,再次比较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的表达水平.结果:入院时脑梗塞组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脑梗塞组的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高于非大面积脑梗塞组(P<0.05);有意识障碍组患者的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表达水平之间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组(P<0.05);死亡组的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高于好转组(P<0 05).结论:急性脑梗塞组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增加,脑梗塞面积越大、预后越差,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越高.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有可能成为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急性脑梗塞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预后相关性

    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哮喘的效果观察

    李航
    231-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吸入糖皮质激素与茶碱联合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3-2015.03期间进行治疗的114例哮喘患者,运用计算机取样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7例患者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β2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治疗组57例患者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4.74%(54/57)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4.21%(48/57),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ACT(哮喘控制评分)、PEFR(风流速变异率)、FEV1(1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与茶碱联合治疗哮喘的疗效更加突出,抗炎效果更强,更适用于临床治疗的推广、应用.

    吸入糖皮质激素茶碱哮喘

    CT对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价值

    王彩云
    23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T对腹膜后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囊状淋巴管瘤9例,其中5例仅MSCT平扫,4例行腹部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MS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9个病例MSCT均表现为腹膜后囊性病变,其中单房囊性1例,多房囊性8例,囊壁厚1~2mm,1例多房者含少量脂肪,4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患者,病灶囊壁及间隔动脉期呈轻到中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其中8例沿组织间隙蔓延呈“塑形样”改变;2例见“血管穿行征”.结论:CT可以清晰显示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的发生部位及累及范围,对本病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腹膜后淋巴管瘤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