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种不同途径应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文澜
    268-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途径应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接受区域动脉灌注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接受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水平.(2)研究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及总住院时间.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血钙、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及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2.5±2 6天、0%)、(15.8±3.4天、4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动脉灌注乌司他丁能迅速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乌司他丁急性胰腺炎疗效

    3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彭汉武
    269-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3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到2014年6月我院接诊治疗的实施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的外胆管结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人数为40例,对于A组患者手术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管胆道镜探查,B组手术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后实施胆管一期缝合,而C组患者手术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后实施T管引流,对比三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人数.结果:经过研究发现,A组和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显著短于C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生活时间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患者的腹腔引流时间显著少于B组患者(P<0.05);手术后3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过程中3种方式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各自具有优点和缺点,总体来看疗效最优的方式为胆囊管胆道探查术,但是在临床治疗上一定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肝外胆管结石引流术胆囊切除

    米非司酮治疗胎盘胎膜残留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何元春
    270-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胎盘胎膜残留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2例胎盘胎膜残留所致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为76.4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米非司酮用于胎盘胎膜残留所致产后出血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米非司酮产后出血胎盘胎膜残留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分析

    刘冠雄彭正良
    271-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6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分为介入组(35例)和静脉组(35例),本次分析对介入组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而静脉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经过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几率、再通率和死亡率情况.结果:比较介入组与静脉组记录情况,介入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静脉组,手术成功几率、再通率情况均明显优于静脉组.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明显,可以准确有效地将梗死的相关动脉开通,恢复心肌功能,对心肌梗死的治疗快速、成效显著,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面作为首选治疗方法[1].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静脉溶栓治疗

    呼吸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影响

    谢玉华胡姣
    272-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应用呼吸康复治疗后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4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102例COPD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呼吸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情况.结果:①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PEF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②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MRC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呼吸康复治疗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能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呼吸康复治疗

    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研究

    姜开明
    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老年心血管心理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诊断和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72.7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100%,较对照组的77.27%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在治疗中可加以采用.

    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效果

    支气管镜用于心胸外科患者术后肺不张治疗临床分析

    刘少能
    275-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镜用于心胸外科患者术后肺不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心胸外科术后肺不张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加用支气管镜对支气管肺泡进行灌洗和吸痰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明显比对照组68%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支气管镜用于心胸外科患者术后肺不张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清除掉阻塞呼吸道的脓栓和分泌物,加速肺不张的复原,快速减轻呼吸困难等的症状,其意义重大,值得大力推广.

    支气管镜心胸外科手术肺不张临床分析

    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唐建华
    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急诊采用胺碘酮对快速心律失常医治的疗效结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就医的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80例,全部采取应用胺碘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快速心律失常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比较好.有效率达到91.3%,不良反应3.7%.在80例患者中,只有3例出现治疗后后异常反应症状,4例无效控制病情,无效率及不良反应率近达8.7%.经过对比分析后证实这些心律失常病患的医疗结果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面对治疗快速心率失常患者时,应用胺碘酮治疗效果显著,减少副反应的发生,病患临床状况也得到缓解.因此,急诊利用胺碘酮对快速心律失常的医治效果显著,对患者病情有很大帮助.

    胺碘酮心律失常不良反应

    6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杨林
    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入院的40例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老年组首发关节炎以大关节为主(肩和膝),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晨僵时间、并发肺间质病变、骨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RF和抗CCP抗体阳性率、CRP、ESR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 05).结论:老年风湿关节炎在发病形式、合并症及实验室指标方面均不同于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应根据其临床特点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而提高ERA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

    动脉硬化与高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性研究

    杨鸿英王丕胜
    278-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动脉硬化与高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38例动脉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与观察组患者均相近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年龄、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情况,探究其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相比,血压以及年龄均无明显差异,P> 0.05,而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超敏CRP观察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压以及年龄均与动脉硬化无明显相关性,超敏CRP、同型半胱氨酸则与动脉硬化呈明显正相关,其中同型半胱氨酸相关系数最高(r=0.801,P=0.03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超敏CRP、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上升,均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血压与动脉硬化均无明显相关性,而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超敏CRP均与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呈明显正相关性.

    动脉硬化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