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泪道穿线联合插管治疗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60例的临床分析

    贺竞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泪道穿线联合插管治疗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泪道穿线联合插管治疗),对照组(30例,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道穿线联合插管治疗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能有效扩张泪道,改善溢泪症状,促进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泪道穿线联合插管治疗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效果

    医学小常识

    15-15页

    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5例临床疗效观察

    张余权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78±2.43,对照组为13.89±2.76,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84±1.89,对照组为13.21±2.3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34.25±12.13,对照组为35.12±13.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64.32±15.32,对照组为50.32±16.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4%,对照组为83.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患者神经功能。

    依达拉奉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

    医学小常识

    17-17页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比较

    李淼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通过髋关节置换术以及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患有骨质疏松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70例,其中有35例患者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有35例患者进行了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在术后针对髋关节功能和视觉模糊疼痛感的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要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中的出血量的结果相比,均没有差异性;观察组中患者在进行手术后髋关节功能和视觉模糊疼痛感的评分结果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能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高龄骨质疏松手术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何建鹏黄楠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二甲双胍片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选取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疗程为12周。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糖尿病健康宣传教育以及体育锻炼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下降程度也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二甲双胍片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二甲双胍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含莫西沙星三联疗法和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二线治疗的比较

    陈衡生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含莫西沙星三联疗法和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二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经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失败的Hp感染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根除成功率为95例95.00%,对照组根除成功率为84例84.00%,两组根除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均有皮疹、恶心、上腹不适等不良反应情况,其中观察皮疹1例,恶心1例,上腹不适2例,对照组皮疹3例,恶心2例,上腹不适4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莫西沙星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Hp根除二线疗法。

    含莫西沙星含左氧氟沙星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探讨

    李勇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共计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中西医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氨基水杨酸及支持对症治疗。中西医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逆黄芪汤,由我院煎药房煎出,每剂煎2包,100ml,每日早8点及下午4点服用100ml。比较(1)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Sutherland DAI评分差异。(2)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差异。(3)中西医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时痊愈、有效及无效例数及总治疗有效率差异。结果:中西医组和对照组治疗前Sutherland D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和对照组治疗后Sutherland DA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时总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贫血症状,降低肠道内炎症程度。

    中西医溃疡性结肠炎疗效

    分析临床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现象及预防对策

    陈泽凡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现象与预防措施。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抽取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不合理用药预防措施,观察组采取不合理用药预防措施,对两组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处方进行分析,探讨发生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现象的原因,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对比。结果:观察组发生药物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溶媒容量不足、药品剂量问题等用药配伍不合理问题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找到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可减少不合理静脉用药发生,减少医疗纠纷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不合理静脉用药配伍预防对策

    医学小常识

    25-25页